马钰诗词全集 杜文:一件拨开历史迷雾的金代刻马钰诗词梅瓶
杜文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一件拨开历史迷雾的金代刻马钰诗词梅瓶
杜 文
2009年11月18日,中国道教协会在户县重阳宫主办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灵柩安奉大典”,隆重安奉了文革期间散落的王重阳灵骨, 到会各界一致认为,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道教和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真派推崇的“天人合一、万类平等、以人为本”等思想,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马钰身为王重阳弟子“全真七子”之首和第二代掌教,因为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相关影视剧热播被公众熟知。其实王重阳和马钰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随着各界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不少与他们相关的史迹、文物也逐步得以明晰,一件刻写马钰诗词的金代梅瓶也得以明晰。
1983年,凤翔曾发现一组窖藏瓷器,当地文博部门考证,瓷器可能是北宋末年庙宇毁弃时被埋藏的,从瓷器造型和工艺风格上看,当属宋代晚期产品。这组瓷器最早由沐子撰文《陕西凤翔出土的唐、宋、金、元瓷器》,发表于《文博》1986年第2期,介绍1983年10月凤翔县曲湾公社杏树沟大队桑园村发现窖藏瓷器,系村民取土时在地表下两米深处发现,出土了一件瓷执壶和三件梅瓶。
其中的刻牡丹纹执壶通高28.8厘米,壶流残缺;三件为梅瓶,其中一件刻诗词梅瓶高38.5厘米(图1),腹部刻《瑞鹧鸪》词,内容推崇出世隐逸,具有一定道教色彩,另两件梅瓶分别刻缠枝花卉纹、装饰水波纹的“风花雪月”文字。
图1 凤翔窖藏出土金代刻马钰《瑞鹧鸪》梅瓶
这批窖藏瓷器地方特色及时代特征明显,“风花雪月”款亦属金代北方磁州窑系瓷器上流行的文字装饰。近年笔者协助禚振西女士进行陕西古瓷窑调查时,在凤翔青渠上、下窑村发现了大规模的古代烧瓷遗址,但窑址受山地滑坡和村庄占压,保存情况不够完好,在下窑村拍摄到一件与曲湾窖藏刻词梅瓶文字和胎釉特征近似的梅瓶底足(图2),也促使我们对曲湾窖藏年代和诗词内容重加思考。
2009年凤翔县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渠窑址亦获调查发布,普查部门介绍青渠上窑窑址是宝鸡地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址,窑址面积约 5万平方米,对研究宝鸡瓷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图2 凤翔青渠窑址所见金代刻诗梅瓶标本
凤翔曲湾窖藏刻词梅瓶以往发表的录文和句读多有不同。《瑞鹧鸪》原为七言律诗,因唐人用来歌唱遂成词调。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中间两联例用对偶,另有一些字数不同的变格。经查阅资料,凤翔梅瓶刻词实际是马钰在金代大定年间创作《十报恩(本名瑞鹧鸪)》其后的一首《述怀》,收录于马钰《洞玄金玉集》卷之七。
把凤翔刻词梅瓶与马钰原诗比较,括号内文字为原诗不同之处:“利名场上没盈(萦)索(牵),人我丛中绝焰(艳)烟。致(举)意游山山岭上,与(兴)心乐水水云边。行(按词牌多书一字,原诗无此字)往来飘逸孤如鹤,去往安闲静侣(似)禅(蝉),捣(据)此逍遥能有机(几),从交(教)人道活神仙”。因为梅瓶刻词存在民间俗字和工匠错讹,尚需进一步辨清文字,但刻词母本为马钰所作《述怀》无疑。
马钰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富,号“马半州”,弱冠能诗。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到宁海传道,遂与妻孙氏师事之,马钰成为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此后他抛弃家业皈依王重阳修行,其妻子也入道并更名孙不二。
大定十年王重阳逝后,马钰与同门师弟曾长期居于终南山刘蒋村为师傅守墓,至今户县祖庵王重阳墓前有一棵葱郁的银杏树当地传为马钰手植。马钰作为全真教第二代掌教,主张“以清净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著”为修真宗旨,以唱词、诗歌、文章等形式宣传教义,吸引了众多的社会底层道众加入,其受教范围之广、创作诗词数量之大,在全真七子中是最突出的,以他为首的“全真七子”带动了全真教的传播。
马钰的主要传教经历在陕西、甘肃陇右地区,他曾在诗词中有“誓不山东,缘在关西”之语。马钰主要著作《洞玄金玉集》多为与陕西、甘肃东部道友唱和诗词,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马钰曾至甘肃华亭、陇州传教,大定二十一年返归山东,卒于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图3 明正德七年马钰刻像
直到元、明时期全真教与马钰仍被陕西民间推崇, 2009年西安文物部门在普查中,在户县甘河镇甘河村遇仙宫发现了三尊明代正德年间雕刻的全真教人物石像,为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与马钰(图3)和孙不二。遇仙宫乃是金元道士为纪念吕祖点化王重阳的仙迹而建。
遇仙桥在遇仙宫近旁,始建于元初,是陕西省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石拱桥,相传为王重阳遇仙人点化之地,桥基保留的龙首石雕极其精美。位于户县祖庵镇的重阳宫为全真教祖庭,此地原名刘蒋村,因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曾在此结庵修行,后又埋骨于此,全真教大兴于世后,遂改名曰“祖庵镇”,重阳宫亦保留大量全真教碑刻与相关文物,七真殿也保存几件明代人物刻像,与遇仙宫出土明正德刻像风格近似,亦应为明代雕刻的马钰等七真,重阳宫碑林亦称“祖庵碑林”,其中的重阳真人与七真上仙碑上也保留有马钰形象(图4)。
图4 户县重阳宫保存的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上线刻的马钰形象(头梳三髻者)
拨开历史的迷雾,凤翔出土梅瓶刻写的实际是金大定十年至二十三年之间马钰创作的一首劝化世俗诗词,被凤翔民间流传并刻写在瓷器上,其烧造上限应为金大定年间。这件金代梅瓶堪称涉及全真教的珍贵文物,也是罕见的马钰诗词存世载体,证明了金代全真教在陕西西部民间获得传播,其文史价值的重要性也因此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