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胜诗选 李元胜:重庆诗歌创作没有派别
昨日,“我想和你虚度时光———醇色之李元胜作品赏析分享会”在南坪举行,重庆多位播音主持界人士伴随音乐朗诵起了重庆著名诗人、2014年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的诗歌。主办方之一“醇色声音雕塑艺术工作室”创始人麦恬表示,这次分享会前后筹备时间有一个多月,一来是想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知道李元胜和他的作品,二来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大家在诗歌鉴赏方面的素养。
李元胜本人也来到现场,在和主持人的交流以及活动后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他谈起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今年的写作。他笑言,今年的作品大多创作于获奖前,之后反而没怎么写诗了,“这些诗歌多数还没发表,也是挑的这些新作参加的这个活动”。再次谈及获奖,李元胜表示,能为重庆拿到这个荣誉感到很欣慰。
不同季节创作的诗歌风格有一定差异
李元胜说,对他而言获奖并不会激励他的创作进度,他每年有着一定的创作高潮期,“今年的作品大多写于春天。”李元胜也告诉记者,不同季节写出来的作品风格会有一定差异,“冬天的诗会安静一些,春夏季节写的会热烈一点,但季节不是主导。”
谈起重庆诗歌创作,李元胜表示,重庆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基本没有派别,“很多独立写作的诗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学原则,我也属于独立诗人。”
大多数读者的解读都在预料之中
李元胜表示,诗歌是一种很难求得共同理解的艺术形式,每个人的阅读经验、教育水平和人生遭遇,都会让他(她)在读诗时得到不同的结论和感受,“就我而言,我觉得(好诗)首先还是要打动人,要能够传递你对世界的看法,对当代人的复杂心理经验有一种提取,能够让大家有共鸣。”
李元胜告诉记者,一首诗就像一个晶体,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样子,诗人的写作初衷和读者理解的实现之间有巨大的空间。尽管如此,李元胜还是表示,他很少受到读者理解的启发,“毕竟创作一首诗的时候作者经过了反复推敲,有的甚至回旋几年才回味过来,作者花的心思还是要多些,所以大多数读者的解读都是在诗人的意料之中。”本栏稿件由重庆晚报记者 周裕昶 采写
“乌青体”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极端探索
前段时间,以“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等诗句走红的诗人乌青再次在网络上受到非议。说起这个话题,李元胜说:“‘乌青体’不是他开创的,中国有一批诗人都在尝试放弃写作的意义,在放弃过程中找到一种意味,我觉得这是诗歌艺术的一种非常极端的探索。
”李元胜认为,这样的诗句要放在一定的语境里才有意义,“单独读这个作品的时候会觉得毫无意义很搞笑,这是这个作品的娱乐功能,但是如果把它和之前你读过的所有关于白云的那种泛滥抒情诗放在一起,那我就觉得它代表了一种反抗,就是对那种泛滥的抒情的反抗行动。所以我觉得单独看‘乌青体’可能没有意义,但他们的探索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