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美术 杨东平带走 杨东平: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走向“小而美”?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出现的大变局,可以用三个“大”来概括。一是学龄儿童的大幅度减少,十年来减少了四分之一。二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三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大规模的“撤点并校”,按照效率优先、集中规模办学的思路,撤销了大量农村的村小、教学点。
由此,农村教育出现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情况和复杂问题,出现了城满、乡弱、村空,上学难、上学远、上学贵等问题,出现校车事故、新的流失辍学等等。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三类特别值得关注的学校,就是城区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乡镇的寄宿制学校以及乡镇以下的村小、教学点——小规模学校。这三类学校的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分别加以解决。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终止了农村撤点并校政策,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该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以教学点为例,1995年有19.36万个,2010年只剩6.54万个,最近这两年经过恢复,农村教学点达到8.76万个。
几年前,我们在有关部门开会,提出建设小规模教学的时候,有关部门还不以为然,现在,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已经成为了朝野共识。最近几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农村教育、实行底部攻坚,乡村教师扶持计划等政策,要求底部攻坚,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基本、补短板,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扶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扶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11月28日,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各地要结合人口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布局,将民办学校纳入本地区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据我所知,这是在中央文件里第一次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概念,过去提的都是村小、办学点,说明“小规模学校”的概念进入了国家的政策体系。
关于小规模学校的建设,我们需要确立新的认识。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小规模学校将会长期存在,不是一个过渡形态,不是随着教育现代化将要消失的落后形态。农村小规模学校满足了农村后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由于小规模学校过于分散和偏僻,所以小规模学校的改造和提升非常困难,是三类农村学校中面临困难最大的学校。
正因为如此,我们最需要给予它关注,协力探讨改善它的办法。不难看到,随着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学校大多是一二百人的小规模学校,这是一个基本趋势。由于地理条件和环境所限,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存在小规模学校,因为有儿童的地方就要给他提供教育。因此,无论在瑞士的雪山顶,还是澳大利亚的牧场,还是美国的西部,在农村和地广人稀的地带都存在着小规模学校,所以这并不是注定要消失的落后的形态。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看到,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上,小班小校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德国、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小学的学生定额就是150人左右,规模很小,一条街上有两三个学校。台湾地区20年前开始的教育现代化运动,明确地把“实现小班小校”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在大陆,这个概念至今还没有提出来。相反,我们还是不断扩大学校规模,一个小学几千人,一个中学一两万人,是完全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因此,需要改变的是大规模学校而不是小规模学校。
今天我们谈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是一种救急的行为,体现了底部攻坚的价值;而且体现了前瞻性,具有一种教育的创新性。因为,只有在小班小校的状态下,我们才有可能进行人性化的教育,有可能实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都是小班小校的原因。在农村的环境中,我们最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社区化、生活化和乡土化,这些都是城市的应试教育所缺乏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必然要走向有根的教育、有机的教育、绿色的教育,这种改变很可能首先从农村开始,从小规模学校开始。
如果我们真的在农村建立了一批具有现代性的小规模学校,它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进而推广到城市,开展一场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教育现代化运动!
当前的突出的问题,还是农村的学校“小而弱”、“小而差”。大多数农村小学,除了语文和数学,其他的课程的开设率都非常的低。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全国115所小学的调查,品德、美术、音乐的开设率为70.
8% ,英语为60.4%、科学为56.3%、体育为52.1%、综合实践活动29.2%、、信息技术29.2%、地方课程的开设率25.0%。也就是说,有40%以上的农村学校没有能力开设英语、科学、体育、信息等等方面的学科。
但是,对于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必须要有“因地制宜”的概念。中国农村的情况非常复杂,绝对不能一刀切,不能用一个口号取代实际的工作。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院应国家住建部的要求,对中国农村民居所做的调查,把农村的类型划分成了十二种类型。
地理属性包括东中西部的发展区位、与城市的距离和关系等中观的发展区位,山区、丘陵、平原、海拔等地形因素。经济属性包括所在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村庄的发达程度,种植、养殖、林业、渔业等农业类型,工业、商贸、旅游、专业服务等非农产业类型。
社会属性包括民族类型、历史文化(是否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历史文化名村、有无历史建筑或景观)、人口流动状况(流入地、流出地、流入流出基本平衡)。空间属性包括村庄规模(大于500户、200-500户、100-200户、不足100户)、村庄类型(只有一个居民点的集中居住、散点居住、混合型)等等。
每一种农村都要做出因地制宜的规划,进行差异化的对待。他们在不同地区的调查,各地农民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并不一样,在山区、牧区,要求的主要是保障基本需求,改善教学设施,要有饮用水、厕所和厨房等等,否则其他都谈不上。而平原地区学校可以适当撤并,重点在提高教育质量。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政府发力。需要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模式创新、倾斜性的教师配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改善。在今天的会场上,来了多个地方政府的领导,包括阆中市、甘肃平凉市教育局、广元利州区教育局、湖北巴东县教育局等等,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社会合力。同时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长地通力合作。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特别分散,在政府支持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辅助。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长形成合力。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自身努力。通过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来提升教育质量,包括互联网 、培养全科教师、开展复式教学、使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建立学生主体课堂等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自组织,自己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协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利州区已经先行一步,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我们看到最近媒体上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改善的案例和报道很多,也有很多相关的政策讨论,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很多地区,我们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原本摇摇欲坠、奄奄一息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重新起死回生。在江西上栗县,通过对农村学校的改造,进城学习的农村学生全部回流,解决了城区大班额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学生都达到300人左右,有效地稳固了农村教育。
可见,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并不是梦想和空谈,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美好梦想的实现。路在脚下,行动改变生存。
(本文系杨东平老师在第一届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上的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