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的小岛 在庄士敦的影响下溥仪的变化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评阅意见评阅成绩评阅教师:2014年月日 在庄士敦的影响下溥仪的变化摘要:溥仪的第八位老师——庄士敦,一个对东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苏格兰老夫子。庄士敦并不仅教授规定内容,还想让他成为具有英国绅士风度有进取心的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在接受导师充满诱惑力的说教以及耳闻欧洲具有传奇色彩陌生新奇的生活方式后,渐渐认为庄士敦的一切都是最优秀的,并学习他的生活方式,对自身及生活环境进行全新改造。关键词:溥仪、庄士敦、西方教育、崇洋、改变正文:在我看来,溥仪的前半生是凄惨的,虽然他是皇帝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束缚在紫禁城的城墙内,是什么原因挡住了他在亲人呵护下快乐成长的脚步,把溥仪捆在了伪满王朝之中?据溥仪在自传《我的上半生》中第一章第三节“慈禧太后的决定”所叙述的,一道圣旨,他的命运在此转折。
大致内容是“钦奉懿旨:醇亲王载沣著授为摄政王,钦此。又面承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钦此。
承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钦此。”即日夜里慈禧便派人接溥仪进宫,载沣年迈的母亲因受不了失去孙子不能再见的刺激,再次发疯。三岁的溥仪被迫离开至亲,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便注定失去温暖幸福的童年生活,只因帮慈禧满足一己私欲,这对他不公平。
在这冰冷的深宫中封建祖制的匡扶下,一个缺乏真心疼爱的小孩内心会是怎样的抑郁与无奈,这样的环境下身心无法健康的发展,以至于后来他任性做出随意处罚宫女太监等一系列在当时局外人人看来是暴虐的行为,谁知他从小内心就如深海一样冰凉,缺乏父母爱的关怀,只能怪怨他生活在一个冰冷残忍的环境中,这也是命运的选择。
随着年龄增长,小溥仪到了该接受教育的时候了,此后,毓庆宫里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直到1918年11底,他一共经历了7位老夫子的教导,教学内容无非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四书五经伦理道德等一些常规知识,教学方式也大同小异。
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溥仪幼时的心灵鸡汤——陈宝琛,当时溥仪很敬佩他,无论是谈吐行为还是生活方式都深深地被这个封建传统的老夫子影响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小溥仪多少也被灌输了些许封建思想,像以前的小皇帝一样,学着礼教,学着如何仿效圣祖做一名好皇帝,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方式,时代更替着,人非物是。
溥仪在位期间并不太平,中国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经济亦或是社会文化等方面比起西方先进国家都略输一筹,接受西方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强大王国的必要之举,在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历史的选择。
在溥仪12岁那年,也就是1917年7月,张勋发起的复辟闹剧12天收场,一些重臣建议溥仪应接受西方教育西方先进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巩固地位,让服于天下,虽然当时朝中仍有一些完全被封建思想腐蚀的人反对,招聘外教的步伐并未被影响。
1918年11月底,李鸿章次子李经迈便推荐自己在出国考察途中结交的友人——英国苏格兰人庄士敦出任帝师,庄士敦在大学期间攻读古典文学,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曾在香港英殖民地政府任职,后又被派往英国的租借地威海卫的最高行政长官。
在1919年3月,庄士敦与政府签订合同出任帝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外教,也是第一例以合同形式成为帝师的人。
3月4日被召进紫禁城毓庆宫。这位外国来的老师与前七位中国先生在教学方式和风格是否有着天壤之别?相信在第一次见面时,溥仪就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握手礼与中方的鞠躬礼,使气氛陷入尴尬,继而四目相对。
大约四十岁的洋师傅的蓝眼金发西事服装及他的腔调、行为已经勾住了少年溥仪的好奇心。在授课时,溥仪很专注,早期溥仪专注的不是所教的内容,而是庄士敦的一言一行,每当讲到外国文化生活的时候,溥仪便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这位外教也是越来越崇拜、敬爱。
从小生活在虚伪而冰冷的环境中,固步在华丽乏味的紫禁城的溥仪,对外界生活充满向往与好奇。此后,庄士敦不仅教授合同中规定的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等,还想调教溥仪成为一名有理想有英国绅士风度的青年皇帝。
溥仪对西方文化的过度痴迷的崇洋行为引起了封建守旧派的不满,于是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庄士敦,由于溥仪的宠爱及庄士敦是英国大使的地位,他们并未对庄做出任何制裁。
五个月后,庄觉得溥仪一人读书太孤单,便提出找伴读的建议,朝中举荐溥杰遭到了庄的反对,庄建议让载涛之子溥佳伴读,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守旧派的不满,最后协商决定,溥佳伴读英文,溥杰伴读汉文。
有了小伙伴之后,溥仪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热情高涨。溥仪开始喜欢庄士敦口中外国的一切。庄士敦的出现给溥仪带来了什么与样的影响?溥仪在庄士敦先生的教导下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庄士敦发现每次上课的时候,溥仪都舍近求远回头看挂在墙上的大钟,而不看桌上的小洋钟,便产生了疑问,询问后方知溥仪是因为看不清小钟。庄士敦上奏慈禧及老太妃们提议请西医为溥仪检查眼睛,无疑,遭到了反对。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