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圣痕】卡夫卡与世界的分歧

2019-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捷克作家毫无疑问是卡夫卡,许多人阅读过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和<城堡>,而这位二十世纪初期的文豪也早就成了捷克及其首都布拉格的一张文化名片.人们印象中的卡夫卡,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忧心忡忡的.有着深邃思想和荒诞讽刺的作家,但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寻找卡夫卡--他属于我们每个时代>(下文简称<寻找卡夫卡>)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实而普通的人.<寻找卡夫卡--他属于我们每个时代>[捷]拉德克·马利 著 蕾

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捷克作家毫无疑问是卡夫卡,许多人阅读过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和《城堡》,而这位二十世纪初期的文豪也早就成了捷克及其首都布拉格的一张文化名片。人们印象中的卡夫卡,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忧心忡忡的、有着深邃思想和荒诞讽刺的作家,但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寻找卡夫卡——他属于我们每个时代》(下文简称《寻找卡夫卡》)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实而普通的人。

《寻找卡夫卡——他属于我们每个时代》[捷]拉德克·马利 著 蕾娜塔·富契科娃 绘 卢盈江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寻找卡夫卡》书封面的一句话点出了全书的主旨:“卡夫卡与世界存在着分歧,而这个世界也对卡夫卡存在着误解。”毫无疑问,人们对卡夫卡是有刻板印象的,许多喜爱文学、稍微阅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对卡夫卡的印象有三:其一,卡夫卡生于捷克布拉格,用德语写作,他的作品不多,在作家创作最成熟、最好的年纪41岁英年早逝;其二,在他最著名的小说里,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与父亲不合,工作不顺,与女人纠缠不清,书中随后幽默地写道,“要是再看他写作的内容和方式,你就会发现,他的麻烦远不止这三个”。

作为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波西米亚的犹太人,卡夫卡幼年时布拉格正处于文化和语言的十字路口,从政治上看,捷克当时属于奥匈帝国,德国是官方语言,但他家乡人民大多是希望独立的;从文化上看,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飞速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融合等原因,卡夫卡小说中有许多难解的形象和隐喻,书中解释,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卡夫卡的小说中有激烈的情感和戏剧性,而“作家本人似乎也并不打算让我们完全读懂”。

卡夫卡对布拉格的感情是复杂的,许多故事的发生地并没有写明是哪座城市,但分明又像是布拉格。他笔下的布拉格是座忧郁而压抑的城市,或者说,并不是布拉格,而是城市和社会生活本身让他感到压抑。卡夫卡曾写道:“这里原是我的中学,它后面那栋楼是大学,再往左走一些就是我的办公室。我的整个人生都局限在了这个角落里。”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开始了写作。

蕾娜塔·富契科娃 绘

他的作品一部分得以出版,并震惊世人,还有手稿被烧毁。代表作《判决》是他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花了八个小时通宵一口气写成的,他写得腿也僵了,背也疼了,心脏也隐隐作痛,但内心却处在极度的欢乐之中,他确定了文学就是他一生的挚爱。然而作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家的独生子,继承家业并不是他的理想,却是他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便造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无法理解。

“许多人认为卡夫卡是一位忧郁的怪人,一个除了做自己不喜欢的办公室工作之外一心扑在写作上的呆子,这样的想象滋生了很多关于卡夫卡本人的流言。”事实上卡夫卡热爱运动和健身,是个游泳健将,他喜欢旅行,爱好广泛,常去电影院看电影,还喜欢阅读科技新闻,尤其是航空类新知识。与许多艺术家不同,卡夫卡的生活习惯甚至极其健康,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也不喝茶。

卡夫卡的性格也并不孤僻,他朋友不少,而且在朋友面前,他也能谈笑风生,敞开心扉。其中有一位密友是非常特殊的,他不但是卡夫卡从大学就在一起的知心朋友,两人还时常结伴出行,交流文学观点,互相朗读分享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违背”了卡夫卡的遗嘱,将卡夫卡希望烧毁的手稿付梓出版,卡夫卡的许多名作都在其中。

这位好友便是《卡夫卡传》的作者马克斯·布罗德。如果没有他,读者不会看到这些经典之作,恐怕卡夫卡本人也无法位列文学大师之席。布罗德在1966年出版的作品《布拉格的圈子》中讲到了包括卡夫卡和自己在内的,由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等组成了艺术圈。

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描述了职场对人的压抑,用评论界的话来说就是现代化城市中“人的异化”问题。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葛婉娜女士告诉笔者,这本书适合于对卡夫卡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对生活有些困惑,或是感到孤独和压抑的人们,通过读这本书,他们会觉得有许多共鸣。

书中就写到了这点,我们容易将这些感觉和卡夫卡本人以及他日常赖以谋生的工作联系起来,长篇小说《审判》的主人公银行职员K,在许多方面都很像作者本人。葛婉娜女士在读这本书之前也认为卡夫卡就像他笔下的人物那样,但其实并不是那样,也正是因为这样塑造人物的想象力,才让卡夫卡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然而实际上,在工伤事务保险局一路升职到保险局主任秘书的卡夫卡在工作中非常能干,兢兢业业,深受同事爱戴,并没有小说中人物与社会的那种格格不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更是卡夫卡的伟大之处,他可能写出了每一个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但内心痛苦的普通人,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却没有勇气冲出日常生活。

捷信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维他·葩普赛克先生看来,读者眼中的卡夫卡似乎是位悲观的作家,但卡夫卡实际拥有了多重的幽默。卡夫卡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唯一理由是工作耽误了写作的时间,仅此而已。

卡夫卡作品的超前之处也正在于此,他超越时代,在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他的小说中许多场景令人似曾相识,因为他“用大量篇幅准确描绘了不再理解世界的现代人身处其中的疏离感”。葩普赛克先生认为,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是欧洲社会正在系统化、机械性的时段,这与我们当下的时代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陈梦溪)

书乡专访

任卫东:卡夫卡内心孤独却平易近人

(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卡夫卡研究专家)

书乡:您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对卡夫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任卫东:大家觉得卡夫卡真的难懂。但我认为这是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的,很多是中学的语文教学造成的。我们总希望从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个特别清晰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这妨碍了大家去阅读卡夫卡,因为卡夫卡的多意性和开放性是不可能有唯一答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途径去理解卡夫卡,找到自己希望找到的东西就可以了。

书乡: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卡夫卡属于我们每个时代”,卡夫卡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意义是什么?他的作品为何会有这种超越时代的特性?

任卫东:二十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动荡,整个文明经历着巨大的危机,现代工业、资本主义、殖民主义都在剧烈地发展,时代为卡夫卡的创作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他对这些剧烈变化是比所有人都敏锐的。但是卡夫卡的作品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恰恰相反,他的作品抽掉了所有的某个时代的、某个国家的具体内容,他的作品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所以他的作品到现在还对我们有现实意义,可能有些感受我们自己表达不出来,但卡夫卡已经替我们说出来了。

书乡:卡夫卡病重时为什么嘱咐朋友把自己的手稿销毁?

任卫东:卡夫卡对自己的作品是一贯矛盾的态度,他是个羞耻感很强的人,所以生前虽然有作品发表,但他一直不太愿意发表,都是他的朋友们在强迫他去出版的。另一方面他也有文学上的傲气,他自己说过,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我就是文学。

他对作品的要求非常高,他在病重时只要还能拿笔,都在修改作品。我觉得他很害怕身后作品会被大家诟病和嘲笑,所以他说自己的作品都不值得一读。但他选择布罗德作为遗嘱执行人又体现了他的纠结,因为卡夫卡在谈销毁手稿这件事时,布罗德很明确地告诉卡夫卡自己不会满足他这个愿望。所以我认为卡夫卡写遗嘱的时候是知道布罗德不会真的销毁自己的作品的。

书乡:卡夫卡的真实性格到底是什么样的?

任卫东:卡夫卡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他内心非常孤独,但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并不是很怪异的。他的中小学同学就回忆说,如果你邀请他去参加活动,他一定会去参加,他不会败任何人的兴,但他绝对不会主动做什么。同事印象中他很平易近人,很体贴,会为别人着想。

他也很在意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他每次出来都会把自己打扮得风度翩翩。他一方面会跟朋友抱怨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好玩的是,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孤独,孤独是他创作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所以他对孤独是一半享受一半难受。

书乡:如果读者对卡夫卡存在一些误解,那您觉得会是什么样的误解?

任卫东:卡夫卡的小说很多人会觉得太个人化,都是他主观的心理感受。但是我觉得,不是的。有评论家说过,整个二十世纪的作家,不管他们意识到没有,都受过卡夫卡的影响。如果卡夫卡的作品只是主观表达,那么他不会有这么广泛的读者群。

卡夫卡虽然是个内向的人,但他并不是不关心周围世界,他只是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些距离,这个距离能够让他更好地观察、冷静地思考他所处的世界。这也是所有严肃作家与时代和现实的关系,没有这个距离是没办法进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