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新华社 碧桂园主席杨国强资助汶川1700师生广东复课
这是灾后人数最多的一次异地复课。同时,也是媒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灾区重建贡献力量的一次有益尝试。
5月下旬,正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采访的杨得志,得知汶川县1.4万余多名学生无处上课的情况后,立即四处求助,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新闻出版报》社长姜军闻讯后积极协调,在新华社高级记者聂晓阳的帮助下,与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取得联系。
这个消息引起了杨国强的高度关注。他一方面委托这些热心的媒体人与汶川保持联系,弄清具体情况;同时,他于6月1日写信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示愿意再捐出1亿元,帮助灾区的孩子。6月2日深夜,汪洋批示:“善举!充分显示了我省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省长黄华华继而也批示:“这是大好事,应予支持。”
在四川灾区交通和通信条件十分不便的情况下,杨得志与汶川县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双方的情况和有关细节,并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及时的汇报和沟通。
6月18日,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王家勤、汶川县副县长王蕾、汶川县桑坪中学校长陈俊良、《中国校园导刊》杂志总编辑杨得志、新华社高级记者聂晓阳分别从成都、北京赶到广东,与前来机场迎接的碧桂园副总裁陈华紧紧握手。之后他们立即召开对接会,紧急洽谈解决具体问题。
经过商议,很快达成共识——汶川县桑坪中学1700名师生将整体搬迁进广东碧桂园下属学校,师生们所有学习、食宿等费用一律由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个人负担。
王蕾提出,由于学校原址重建已不太可能,选址建设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异地复课的学生可能需要在广东过渡两三年,才有可能返回家乡。这些师生每年需花费3700万元,3年则超过1亿元。但是,陈华表示,“汶川新的学校一天没建好,我们就要继续让孩子们在碧桂园读书生活,哪怕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
随后,王蕾一行参观了用于安置复课的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管理,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王蕾特别告诉大家:桑坪中学这1700名师生中,95%以上是羌族,因此,这个善举,对整个羌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正是一些热心的媒体人在京、川、粤三地的积极联动,促成了这个善举。对此,陈华说:“你们媒体是大媒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