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2019-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讨论,先从太平天国时期讲起.你可能会疑惑,现代史的开端不是鸦片战争嘛,为什么要从太平天国讲起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观念的转变,中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第一次面临了来自西方的压力,但是当时的帝国统治者并没有理解这个事情,在他们看来, 英国打过来跟葛尔丹打过来,没有本质区别,虽然是一场近代意义的战争,但是帝国对其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古代战争.而正是天平天国时期,让帝国意识到了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太平天国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带来了新的世界秩序的关联.英国人往中国输入鸦片,导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讨论,先从太平天国时期讲起。你可能会疑惑,现代史的开端不是鸦片战争嘛,为什么要从太平天国讲起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观念的转变,中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第一次面临了来自西方的压力,但是当时的帝国统治者并没有理解这个事情,在他们看来, 英国打过来跟葛尔丹打过来,没有本质区别,虽然是一场近代意义的战争,但是帝国对其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古代战争。

而正是天平天国时期,让帝国意识到了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太平天国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带来了新的世界秩序的关联。英国人往中国输入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只是鸦片战争的表层起因,后面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国际秩序的变迁。

之前我们说过,美洲和日本白银供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明朝经济乃至国运的兴衰,这样一种影响,在清朝仍在继续。能出现康乾盛世,其外部原因就是当时的世界白银供给很充足。

但是到了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大规模出口,这对大清来说问题还不算大,但是没多久,发生了法国大革命,这与中国也产生了关联。法国大革命之后,很快入侵西班牙,而美洲白银都是来自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所以世界白银供给马上严重受挫。好不容易等到法国大革命结束,拉丁美洲又开始了独立运动,一系列的战争导致白银生产还是迟迟恢复不起来。

很显然,这些动荡导致从1790年到1830年代,全世界的金银产量减少了减少了大约50%,白银流入中国的数量也骤然减少。但是当局者看不清这个源头,大清把白银大规模短缺归因于鸦片大规模外流,最终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我们都很熟悉,一方面割地赔款,一方面改造了外贸秩序,从广州作为唯一的外贸港口,改成了五口通商。而让大清想象不到的是,正是由于五口通商,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

太平天国的是从广西发动起来的。原先只有广州通商的时候,出口品就得千里迢迢运往广州,而运输中最困难的就是翻越南岭的一段路,这段路养活了一大批广西籍搬运工。五口通商以后,货物就不必往广州运输了。于是大批广西籍搬运工就失业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经济既萧条,大清的人口也膨胀到了临界点。正好赶上两广地区又是基督教比较早传入的地区,基督教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动员和组织机制。

这些因素全部加在一起,太平天国起义就在1851年从广西发动起来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大清最富庶的地区,一直坚持到1864年。

太平天国时期的大清内部变化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大清发现曾经叱咤风云的八旗军队,要对付天平天国已经不顶用了。皇帝只好硬着头皮启用汉族官员,过去是绝不能起用他们的,担心他们有异心。但是现在也没办法了,于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一批晚晴中兴名臣就在这个过程中走上了历史舞台。

大名鼎鼎的湘军、淮军就是他们几个练起来的。但是练兵要钱,朝廷这会也没钱给他们了。虽然没给钱,但是朝廷给了政策,允许他们征收厘金充当军费。这是什么钱,就是各个省之间运送商品时的过境税。几位重臣就是靠厘金的支撑训练出了可用的军队。

大清允许地方督抚们通过厘金来筹军费,这带来了一个后果,地方财政对于中央的依赖性变小了。

中国自从宋朝进入平民社会后,帝国朝廷一直是采取一种强干若枝的政策。财政和军权收归中央,地方要受制于中央,以此来确保帝国的统一。这种政策使得大宋到大清这九百多年的历史中,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

中央控制力的下降不仅仅体现在财政方面,也体现在人事和军事方面。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朝廷不得不允许地方督抚们便宜行事,可以自行任免和奖惩地方各级的军政官员,这就逐渐培植出了庞大的地方势力集团。

与太平天国打仗时,人们又发现冷兵器完全搞不定了,必须用热兵器。李鸿章从洋人手里买了不少洋枪、洋炮,最终用这些轰倒了南京城墙,灭掉了太平天国,中国从此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要用热兵器的话,你要是能有自己的生产那是最好的,至少你也得自己修理,才能顺畅的应用。生产和修理热兵器这种事,需要比较复杂的生产分工才能做得到。这种复杂的分工,在草原地区的脆弱环境下是支撑不起来的,只有中原才能做到。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起义给清朝内部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一方面,在大一统将近八九百年之后,帝国从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几十年后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早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另一方面,这种强枝弱干,又正好与满汉差异叠合在一起。鸦片战争以前,大清的治理智慧极为高超,汉满蒙回藏各个群体起着彼此完全无法代替的功能。但是太平天国之后,财政秩序、军事秩序、人才秩序,甚至精神秩序,全方位地转由中原汉人主导了,帝国内部的均衡被打破了。

对帝国来说,这就很麻烦了。过去的帝国又均衡,满蒙这个群体又吃饭又干活,有一些特殊地位可以为人所容忍。但现在帝国失衡了,满蒙群体有光吃饭不干活的嫌疑了,他们的特殊地位逐渐就不为汉人所容忍了。对于满蒙这个群体来说,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危险,于是就会做一些自保的努力,呈现在政策上就是,越来越保守。

对于一部分汉人来说,你们不仅是光吃饭不干活,还对我们拯救帝国的努力不断的拖后腿,那索性推翻了算了。于是,革命的理念就在这个时候隐隐地埋下了种子。

太平天国时期的大清对外变化

太平天国时期,大清对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清对于世界的理解出现了巨大的变迁。大清开始努力融入国际条约体系。国际条约体系就是西方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国际关系形式。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场战争的结果让大清大吃一惊,不得不重新理解世界。火烧圆明园意味着首都都被别人给攻占了,在过去,首都都被敌人占领了,意味着就要亡国了。但是大清万万没有想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居然没有打算灭亡大清,而是要跟大清签订条约,只要条约签订了,两国就按照约定退兵了,这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搞法。

大清由此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世界秩序,就是前面所说的国际条约体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国际条约来确定的,缔约的国家彼此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

签订条约之后,大清发现过去的六部衙门都没办法作为处理这种条约的部门,于是又设置了一个全新的部门,叫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就是咱们在电视剧里时不时会听到的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事务。

中国由此开始了努力融入现代世界的进程,总理衙门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太平天国时期是中国真正开始认识世界,努力推动自己进行转型的起点。但是太平天国时期也给中国埋下了一系列困局的种子,它们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在现代转型中必须克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