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与田黄 寿山石乌鸦皮田黄:皮相之美与价值
我们所知的田黄种类,黑皮田、灰皮田、银包金、金包银、枇杷黄等,都是根据田黄石皮的颜色进行划分命名的,在“石皮、筋格、萝卜丝纹”的田黄三大特征中,石皮可以说是寿山田黄“皮相之美”最直观的表现。我们今天谈到的田黄珍品石种——乌鸦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艺人在雕刻时,借助田黄的皮色进行创作已属于业内常态,以田黄的皮为重点进行的薄意雕,也是目前田黄作品的主要存在方式。
当年薄意大师郭懋介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归纳出田黄薄意“借色法”的艺术创作理论,强调了皮色对于线条营造、画面构图的突出作用,这种针对石皮创作的理论建构极具意义,业界从艺者亦效法甚多,当中技艺高超的艺人,对于皮色的运用甚至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形成
但在研究田黄的皮色之前,一个显而易见的困惑是:田黄中的黄色素,是如何由皮至肉直抵石心的呢?如果是因年深月久的浸润,那为何皮与肉的颜色却呈现出差别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据当地的石农讲,田黄的诞生过程充满了大自然“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意,这种现象既是偶然生成,也依着特定的规律与“工序”:
第一道工序:石头从各个颜色的土层中汲取养分,比如黄土养成黄田,黑土养成黑田,砂砾溪水中则有白田。
第二道工序:由于水流的作用或者地壳的变动,深埋土层的石头,再次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环境,而这环境中的土层与原先大异,就造成了银包金或乌鸦皮等肉皮迥异现象的产生。
乌鸦皮田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种类
乌鸦皮田黄根据石心的颜色,大致分为两种:白心乌鸦皮、黄心乌鸦皮;前者白心其实偏黄白;后者是乌鸦皮田黄中的“大势”,是石友们钟爱、追逐的对象。
但是乌鸦皮的种类还有一种划分,这种划分与它的皮有关。不过大家可能感到奇怪,一种黑皮还能有几种分法?
个中因由是:每一种乌鸦皮皮色的层次不一样,层层叠叠,幻化出多样的美感,这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依皮相的层叠与色泽,乌鸦皮田黄可分有乌黄皮、乌白皮、乌黄白皮等。当然它们的共性是最外面都有一层“乌皮”。
区别
寿山石中最能与乌鸦皮混淆的,就是一种叫作金狮峰的独石。
这两类石头的差异,首先在“身份”,田黄属“田坑”,金狮峰属“山坑”,相比于田石的温润细腻,金狮峰大概属于“糙汉子”,不仅质感粗粝,还含着白砂丁。
其次是“质地”,金狮峰多杂纹、粗纹,用光是照不透的;跟手电一照就“通透”、萝卜丝隐约飘逸的田黄自然相差许多。
石种由于品相的相近容易混同,但还存在着一种恶劣的现象,就是运用人工造假手段,用药水浸泡制成“假田”进行非法牟利,由于部分人的利欲熏心,被欺骗的藏家、艺人不在少数。
那么像这种情况,该如何炼就火眼金睛以辨真假呢?
首先,药水浸泡的田黄皮,看上去是很不自然的,石皮、石肉中间的颜色没有过渡,不符合自然规律,皮与肉像硬“粘贴”在一起的两个世界的东西。
据寿山当地石农讲,用来做假田黄的材质通常是“高山类”的,不法商家们首先用药水把整个石头浸泡成黄色,再于皮色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来“以假乱真”。
价值
在如今的市场上,乌鸦皮田黄的存量比其它种类的田黄更稀有,艺人若能获得一枚乌鸦皮,可算是极其的幸运,在动手雕刻前,必然要细细思量雕刻的方案,对创作主题、方向更要进行多方讨论、沟通,千思万虑方下“刀笔”,就怕辜负了佳石!
乌鸦皮之美,美不只在于“皮相”,更在于雕刻家于皮相之上构造的绝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