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的歇后语 家长学校执勤 难道没有“越俎代庖”?
孩子入学,家长遭殃。不少地方小学,老师给家长排值日表,让家长轮流值日的事情引起了网友们广泛的讨论。
孩子开了学,给孩子报了名。家长们便开始了为学校打工的日子。每天给孩子布置作业、辅导作业、批改作业,定期要去学校打扫教室卫生一周,放学时间轮流安全值班一周。表面上看,一片祥和,事实上,家长也有很多无奈。无所事事的家长倒是无所谓,上班的家长就不好过了。单位的工作被耽搁了还要被问责。配合学校教育下一代无可厚非,可是这样的教育模式真的哭了家长们。
学校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让孩子劳动,怎么来发展孩子的劳动教育?不发展孩子的劳动教育,怎么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
学校为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维护校门口秩序,安排家长执勤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不能成为学校逾越家校关系的边界,学校应当承担起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安排保安、行政人员承担执勤工作,而不是转嫁给家长。只有学校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把任务转嫁给家长,才能建设更和谐的家校关系,才能赢得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理解和信任。
家长固然有配合学校开展工作的义务,但是这种义务更多集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学生上学期间的护导及安保,更应该是校方的责任。学校应该谨守权责边界,切勿以“家校共建”为由绑架家长,让家长承担无限教育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曾形象把家庭和学校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在教育孩子上,老师和家长应“守土有疆,各尽其责”,而非互相推卸或越俎代庖。以“打扫教室”来说,如果是小学低年级孩子,劳动能力还不足以把教室整理好,偶尔有热心的家长能够到场进行示范,对孩子们是一种陪伴、教导,这未尝不可,但如果高年级还是如此,显然就逾越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