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压在女娲身上 揭秘藏在后宫一个秘密:纣王为何给女娲写诗?
小说《封神演义》中,商纣七年女娲宫上香事件,应该是纣王以及商汤帝国的拐点。这位天赋神力的君王,因到女娲宫上香,见娘娘造像气度非凡,便心生非分之想,遥写轻薄情诗一首,邀请这位上古正神来寝宫一叙。女娲得知震怒,便召来轩辕坟狐妖,誓要将商汤六百年基业一并销毁。
值得一提的是,纣王贪得女娲美貌,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进香回宫之后,仍然念念不忘。且看《封神演义》小说如何描述,“只因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瞧他对于美色的吃相,真和《水浒传》里那位不学无术的高衙内见了林娘子,仿佛一般模样。显然,这是害了比较严重的单相思嘛。读罢使人忍俊不禁,纣王似乎也是一位专情的顽主啊。
但纣王真是一位专情的顽主吗?应该说,是,也不是。
我们再看纣王后续的表现,自从获得由狐妖所化的苏妲己,日夜笙歌不绝,数十年如一日地专宠,早已将当初魂牵梦萦的女娲抛之脑后。换言之,纣王专情的对象,不是女娲,而是美人。
那么,纣王堂堂一国之君,格局为何如此狭小,放着江山社稷不顾,偏偏对于美色有如此执着的追求?表面上看,是天性使然,但从本质上说,却是纣王长期的空虚寂寞所带来的质变。
此时,有人估计要跳将出来了。不对啊,按理说,帝胄之家,六院三宫应属常事,又何来空虚寂寞之说?
其实,在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远不如现代,生活资料也相对比较贫乏,享乐主义并不太风行。而作为帝国(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为部落)的领袖,为了立威,也为了立德,往往要起一定的表率,尤其在伴侣选择上,会专门挑选一些品德贤淑、性情温柔或者有一定家族背景的女子填盈后宫。当然,这些女人容貌未必上佳。譬如我们熟知的黄帝,便娶嫫母为妻。这个贤内助,就是历史上出名的丑女。
正因如此,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纣王对于自己后宫佳丽是这样评价的,“每见六院三宫,真如土饭尘羹,不堪谛视”。这颇令人联想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由周星驰先生扮演的唐寅守着“貌美如花”的八房姨太,却写下一纸辛酸,“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既视感跃然欲出。
在这样的基调下,我们再看小说里纣王的后宫组成。“后宫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后妃。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
这里后宫千人,看起来好像很多,其实多数组成是丫鬟女佣,形象气质未必上佳,也没有过多学识,而作为三宫后妃之首的姜氏、黄氏、杨氏,有个共同特点极有意思,即是“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先前我们提及,类似贤良淑德等词,未必是褒义词,尤其在以颜值作为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这就好比现在相亲,搭线阿婆如果只提姑娘性格好,那潜台词估计就是长相差。
纣王后宫佳丽,样貌未必上佳,性格在他看来也未必好。也就是较多无趣。我们便以坐镇后宫姜氏为例。
小说第七回有这样一段,当时纣王新得了妲己,十分欢喜,便请正宫前来一并笙歌,并领妲己歌舞一曲。姜皇后又是什么反应?“正眼也不看,但以眼看鼻,鼻叩于心”。也就是摆脸色。当然,皇后摆脸色倒不是因为吃醋,而是心中蓄有一番道理。
果然,纣王见皇后脸色不对,忧其身体抱恙,关切地问询何故。却见皇后一本正经道,“(圣上)聿修厥德,亲师保,远女色,立纲持红,毋事宴游,毋沉湎於酒,毋怠荒於色,日勤正事,弗自满假;庶几天心可回,百姓可安,天下可望太平矣”。
本来想跟人家说说小情话,未想劈头盖脸地来了一番大道理。纣王内心活动可想而知,诚如小说描述,“这贱人不识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她取乐玩赏,反她言三语四,许多说话。若不是正宫,用金瓜击死,方消我恨,好懊恼人也!”
当然,以皇后为代表的后宫无趣,想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纣王这种荷尔蒙本就旺盛的男人,常年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生活,内分泌紊乱并导致心理失衡,是迟早的事。
更让纣王觉得压抑不堪的,是姜氏的身份。原来,姜氏乃姜桓楚之女,“其父镇东鲁(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伐纣的周文王,甚至还在之上),乃二百镇诸侯之首,官居极品,位压三公”。显然,这是一段帝胄之家典型的政治婚姻。纣王还是东宫太子时,其父帝乙就定下了这门亲事。同姜氏交往,纣王即便后来已然登基,无形中可以感受到先王犹如鬼魅般的影子以及当年所施加的政治压力,这也让他胸如压石,顺不出一口气。
令纣王抓狂的是,他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后宫,还有朝堂之上。每每他提出要在后宫中扩招编制的时候,便会引来属臣们的群情激奋。譬如在小说第一回中,纣王曾试探性地释放风声,“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可以预料的是,朝臣们的集体反应,“君有道,止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
简单讲,群臣们拿先贤告诫纣王,要以民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当然,这种八股文似的教条主义,无形中就会形成君臣对立,在纣王的脑袋里固化出一个思想定式,他们是一伙的,自己是落单的另一伙。在后宫、朝臣轮番地道德规范轰炸下,纣王俨然成了一个精神病晚期患者。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信手可拈。以《封神演义》成书的年代为例,明朝嘉靖、万历等帝,正是因和群臣理念不合,时常被道德绑架,挣扎无果之后索性不再挣扎,久闭宫门不出。所不同的是,小说里纣王性格中的暴力元素要多一些。他似乎要反抗了。
正因如此,我们回想纣王女娲宫写诗的情形,其实便是一种累积压力下的情感宣泄。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抗世俗的道德主义。他在寻求自己的小确幸。本来,宣泄一下也就算了,未想他得罪的是女娲,这位上古正神心眼并不太大,并开始了精确报复。
她的棋子妲己,带着女神的复仇之刃,用自己妖娆身姿以及款款耳语,一下子击垮了纣王心中早已寻思抵触的道德规范。失去了道德底线的纣王,有如一匹脱缰之马,做出诸多荒唐事来,看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