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对高斯的评价】《间谍桥》上之二 阿贝尔:曾经的“间谍之王”
阿贝尔的全名是鲁道夫·伊万诺维奇·阿贝尔。1903年出生于英国纽卡斯尔,父母都是俄籍日耳曼裔人。1921年,阿贝尔随父母回到苏俄,1925年加入了红军,随后被招入当时的国家政治保卫局(也称“格别乌”,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开始了情报生涯。
战绩
1939年二战爆发,阿贝尔受命渗透进入德军。他辗转通过各种关系,潜伏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情报局,甚至盖世太保内部。阿贝尔充分利用纳粹给予的权力与信任,以及纳粹德国情报部门内部的互相倾轧,获取了大量核心机密,其中甚至包括党卫军头子希姆莱的代表同美国间谍头子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谈内容。
更传奇的是,二战期间,阿贝尔被纳粹授予过“铁十字”勋章,也被克里姆林宫授予过“苏联英雄”称号,在间谍史上,这也是罕见的。有人甚至说,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的主角施季里茨的原型,就是阿贝尔。
谍网
1952年,纽约的法尔顿街第252号搬进了一个新住户,名叫埃米尔·戈德富斯,职业是画家和艺术摄影师。这位戈德富斯先生,就是阿贝尔。
1946年,阿贝尔使用了一个已故立陶宛移民的身份,从法国抵达加拿大。1948年11月15日,他在纽约港登岸。阿贝尔这一次的任务,是接手针对美国原子弹工程的谍报网。自上世纪40年代起,苏联的情报机构就在参与英国和美国核武器项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中招募间谍,刺探情报。加入这个谍报网的,有英国的克劳斯·福克斯,美国的罗森贝格夫妇,以及大卫·格林格拉斯等人。
阿贝尔的身份,就是整个谍报网的控制者。他的任务就是招募、操控类似罗森贝格这样的“鼹鼠”,收集情报并向上级传送。而且因为接触的情报“下线”多数是他国公民,阿贝尔自己也必须隐姓埋名,甚至要在敌国生活数年才被上级启用。交换情报时,他们也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比如伪装的间谍道具、不为人知的邮箱或储物柜,非常隐秘地进行。
阿贝尔传送情报的方式,就是一枚5美分的硬币。这种特制的硬币是中空的,可以装下微缩胶卷或者精心处理过的密码情报。密码情报以5个一组的数字组成,情报员译码所用的密码本也是一对一的,只有情报员和他的上线才知道。所以即使硬币被查获,密码曝光,反谍报人员也难以破解。但就是这枚“看上去很美”的硬币,把阿贝尔送上了联邦调查局的案头。
副手
1952年,苏联刺探美国核情报的间谍网陷入动荡。先是格林格拉斯向联邦调查局自首,随后罗森贝格夫妇被捕,次年双双被处以死刑。其后负责为谍报网递送情报的另一对夫妇也身份暴露,只能逃往苏联。阿贝尔向上级求援,莫斯科给他派来的副手,是雷诺·赫哈伦中校。
和习惯了小心谨慎的阿贝尔不同,赫哈伦大大咧咧,到任之后错误连连。他不光嗜酒如命,还把当做身份掩护的家庭关系闹得很僵。这些对执行潜伏任务的情报人员来说已经是大忌了。而赫哈伦最大的一个疏漏,就是不小心花掉了一枚装着缩微胶卷的空心5美分硬币,这枚硬币后来被联邦调查局所获得,他们由此推测,就在硬币被发现的布鲁克林地区周围,有一个间谍。这也就成了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空心镍币悬案”的缘起。
事败
1957年,因为挪用公款的事情败露,担心被调回莫斯科受处分,赫哈伦在巴黎向美国大使馆自首。他不仅把自己所知的阿贝尔情报网运作情况和盘托出,还泄露了5美分硬币的秘密。但就连赫哈伦也不知道阿贝尔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住在布鲁克林。
在纽约,联邦调查局为了“空心镍币案”,已经花了4年多的时间,包围圈也一直向阿贝尔身边靠近。但直到赫哈伦的供词出现,以及阿贝尔情报网曝光,他们才最终锁定,那个画家埃米尔·戈德富斯就是苏联间谍。1957年6月21日,联邦调查局的人员涌进了阿贝尔在布鲁克林暂住的一家旅馆。不过,阿贝尔毕竟是资深间谍,连拘捕他的美国特工们也想不到,他在接受盘问时,就在众人眼皮底下,毁掉了手边的密码本和缩微胶卷。
1957年11月15日,阿贝尔因间谍罪被判30年监禁。4年多之后的1962年2月10日,在连接西柏林和波茨坦的格利尼克大桥上,苏联用鲍尔斯将阿贝尔交换了回来。回到苏联后,为了表彰阿贝尔,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授予他列宁勋章,并命名其为苏联英雄。阿贝尔被克格勃一直留用,军衔为少将。1971年11月15日,阿贝尔因肺癌病逝于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