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意思是说: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要告诉我们,真正会说话并不仅仅是指雄辩滔滔、口讷”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要告诉我们,真正会说话并不仅仅是指雄辩滔滔、口若悬河、逻辑性强,而是要该露则露,该藏则藏。
也就是说,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者不是不会说话,不是木讷,而是深知说话之难,谨言慎语而已。在我国历史上,“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者不乏存在。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庄王,确乃智慧之士,他登基之后,出奇的安静,并未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举,整整三年,无任何功绩。手下大臣,楚国百姓甚为不满。一天,他手下一个谋士就对他说:“山上有一只大鸟,立于石上,三年之内,不动不飞,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吗?”楚庄王笑着回答说:“三年不飞,是为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果然,没过多久,楚庄王改革内政,废除十条旧法,颁布九则新规,废除四项职衔,杀掉五位大臣,从此国力强盛,成就了一番霸业。真是“无为无不为”,楚庄王三年不动作,是为观察形势,积蓄实力,审时度势,一击致命,正所谓“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与楚庄王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商鞅也是一个“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人。商鞅原本是卫国人,在别的国家不得志,于是跑到秦国去见秦孝公。为了弄清秦孝公的心理,商鞅不敢一见面就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试探性的进行交谈,前两次,商鞅给秦孝公讲儒家的帝王之道。
秦孝公听得大感其烦,昏昏欲睡。这样,在第三次会谈时,商鞅才抛出变法以富国强兵的主张。这一下把孝公抓住了,两人谈了三天三夜,也不觉疲劳,秦孝公当即任命他为变法的官员,进行变法。
与楚庄王和商鞅有同样智慧的还有清朝著名大臣张廷玉。张廷玉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位极人臣而不衰,究其成功的秘诀,不外乎“千言万语,不如一默”八个字,和“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一个意思。
在具体谈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想到另一句话:“在社会上,人不怕不聪明,只怕太聪明,更怕装聪明,尤其怕卖弄聪明。”然而不幸的是天道忌巧,有些人看起来聪明,然而命运却不佳,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人机巧,世人所恶,反不如拙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