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出自 《道德经》的智慧·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2019-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一句这么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真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最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像不善于言辞一样.人越纯朴.越简单越好.也就是说真正聪明有本事的人,平时看着像个很笨的人,也不善于讲话,带着一点憨.一点痴.但从本质上他却深藏智慧,所谓的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种人.不逞能显露自己,不自认为聪明,不是故意装傻,也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小事迷糊大事清晰.老子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告诉了我们一种生活态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一句这么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意思是:真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最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像不善于言辞一样。

人越纯朴、越简单越好。也就是说真正聪明有本事的人,平时看着像个很笨的人,也不善于讲话,带着一点憨、一点痴。但从本质上他却深藏智慧,所谓的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种人。不逞能显露自己,不自认为聪明,不是故意装傻,也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小事迷糊大事清晰。老子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告诉了我们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人处事的大方略。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出自 《道德经》的智慧·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个小国朝拜中国,给皇帝贡奉了三个活灵活现的小金人,并让皇帝猜哪个最有价值。黄帝就让人又称重量又比较工艺的就是看不出哪个最有价值,后来有个大臣想到了,用三根稻草分别塞进三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稻草从一只耳朵塞进去从另一个耳朵里出来了;第二个稻草从耳朵里塞进去从嘴巴里出来了;第三个从耳朵塞进去后就到了肚子里,再也没出来。皇帝顿时悟到真正有价值的是第三个小金人。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出自 《道德经》的智慧·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也就是说真正有能力的、值得信任的人,是会倾听会思考,而不一定是会说的人。

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善于倾听,舍弃不必要的过多的语言,听得多说得少,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智慧,生活中我们往往是不会太喜欢滔滔不绝的人的,即使这个人真有本事,也可能会因为言多必失,破坏人们对他的好印象。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出自 《道德经》的智慧·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上面的故事说明了老子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一种人生态度,接下来的故事将告诉我们老子这句话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

这是个汉代公孙弘不作辩解的故事。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家贫,所以,后来贵为丞相的时候,依然习惯生活十分简朴,衣食住行非常简朴,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说他这么高俸禄还只盖普通棉被,是故意想骗取简朴清廉的美名,属于使诈沽名钓誉。

汉武帝就问公孙弘是不是事实,公孙弘说:“汲黯说的没错,他和我最要好,最了解我,他今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我,正是直指要害,我位列三公却只盖普通棉被,生活水准和老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清廉骗名誉,汲黯忠心耿耿,才告诉陛下的”。

汉武帝听了这一番话,没有责罚公孙弘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质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部承认,这是何等的一种智慧!公孙弘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赏,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和同僚留下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好印象。

有了这个好印象,那么公孙弘就不用去为自己辩解,这不是政治野心,对皇帝同僚没什么威胁,不过是个人对清名的爱好而已,无伤大雅。他用不辩与反赞化解了一个本来不利的状况反而获得了美名。

我们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有时难免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对此,如果我们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忙于解释和辩解,处理不好,往往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更大的不安和麻烦。相反,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沉住气,不去忙于解释,显得“笨拙”、“木纳”一些,反而能更容易的化解各种危难于无形。

有时候,人在公众场合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无言反而会使对方摸不着边际,高深莫测,使其慑服;有时候,聪明者只是庸俗的智慧,而愚痴者却自有睿智。一个肚里有货的人不需要太多语言,而没头脑的人才会滔滔不绝弄巧成拙。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境界、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技巧一个至简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