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俄语原唱】“喀秋莎”战前已研发成功 为何苏军炮兵反对列装
(温馨提示:本文约1600字,配图8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说起二战时期苏联军队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估计少不了下面三种:T-34坦克、“波波莎”冲锋枪和“喀秋莎”火箭炮,其中“喀秋莎”以猛烈的火力、大面积的杀伤范围、强烈的破坏效果和心理震撼力而威震战场,更因为其柔美动人的绰号伴随着同名歌曲的优美旋律而名扬天下,而德军官兵则心存恐惧地称其为“斯大林管风琴”。
有很多资料显示,“喀秋莎”火箭炮是于1939年服役的,既然这种威力强悍的武器早在苏德战争爆发两年前就已经装备苏军部队了,为什么不在战争初期就大规模投入作战,阻止德军的进攻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喀秋莎”火箭炮于1939年服役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在战争爆发前仍处于部队试用和改进测试阶段,并未正式服役。
■ 苏军BM-13-16型火箭炮,是“喀秋莎”的代表型号。
“喀秋莎”火箭炮的研发始于1938年,但是苏军火箭武器的开发要更早。苏联在1933年成立了火箭研究所,该所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火箭武器。由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到1938年时仅在航空火箭弹的开发上取得了成果,研制成功82毫米、132毫米两种口径的航空火箭弹,并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首次使用。
■ 挂载RS-82型航空火箭弹的苏军伊-153战斗机。
在1937到1939年的大清洗中,火箭研究所的领导和技术骨干遭到逮捕,锒铛入狱,余下的技术人员在巨大的压力下继续工作,在所谓“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背景下提出将航空火箭弹装在地面发射架上,进而制成车载型火箭炮的设想,没想到居然取得了成功。1938年10月,车载型火箭炮开始试制,于1939年8月投入大规模试射,到同年12月陆续发射各型火箭弹223发,通过了靶场实弹测试。
■ 苏军火箭炮进行火箭弹试射的场面,“喀秋莎”早在1939年就通过了靶场试射。
然而,在对于是否量产并大规模列装火箭炮的问题上,苏军高层存在分歧,而最大的反对意见居然来自炮兵部队!早期火箭炮虽然射击效果惊人,但是存在装填缓慢,精度不佳,射程近,火力持续性差的问题,以BM-8-12型火箭炮(12条发射轨,发射82毫米火箭弹)为例,完成一次装填需要50分钟,能射出24枚8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900米,更大口径的132毫米火箭弹射程也不过8740米,而在相同的时间内传统榴弹炮可以射击95~150发炮弹,射程也高于火箭炮,因此炮兵部队最初并不看好这种新型武器。
■ 苏军炮兵正为“喀秋莎”装填火箭弹,装填时间长是这种武器的缺陷之一。
此后,火箭炮的研发仍旧在缓慢推进,并秘密装备少数部队进行试用,并未进行量产和大规模列装。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总共才有40辆火箭炮,甚至还没有组建成建制的火箭炮部队!而且,由于火箭炮项目属于高度绝密,因此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直接掌握,只有最高层的授权才能使用!绝大多数苏军官兵,包括很多高级指挥员并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存在,即便知道也没有权力调用。
■ 描绘“喀秋莎”火箭炮进行射击的画作,这种武器在战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
在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的严峻形势下,苏军在利佩茨克匆忙组建了第一个试验性的火箭炮连,由炮兵大尉伊万·弗廖罗夫指挥,开赴前线,于1941年7月14日在维帖布斯克地区的奥尔沙实施是首次火箭炮实战射击,通过两次齐射严重破坏了奥尔沙火车站及附近的桥梁,摧毁数列军列和大量物资,给德军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遭受火箭炮打击的是德军第17装甲师,该师在此后三天内都未能恢复作战能力。
■ 苏军“喀秋莎”火炮群进行齐射的壮观场面,其火力压制效果非常显著。
火箭炮的首次实战成功令苏军意识到这种武器的价值,开始着手量产和大规模列装。1941年8月8日,斯大林亲自下令在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建制下组建8个特别火箭炮团,每团编有三营九连,共计36辆火箭炮,同时组建独立火箭炮营,每营12辆火箭炮。
到1941年12月底,苏军火箭炮部队已经扩大至8个团、35个独立营和2个独立连,共计554辆火箭炮。到1942年底,苏军火箭炮的数量已经增加到3200余辆,到战争结束时更是达到约10000辆!
通过上述“喀秋莎”火箭炮的开发、装备和投入实战的历史可知,在1941年6月战争爆发时,苏军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火箭炮用于打击德国入侵者,即便在莫斯科战役时期,苏军的火箭炮部队依然规模不大,加上工厂疏散的影响,火箭炮的量产实际上是在1942年才展开的。
■ 表现“喀秋莎”火箭炮在前线作战的彩绘。这种武器威力很大,但不能决定战争胜负。
还有必要说明的是,“喀秋莎”火箭炮虽然打击效果出色,但终究只是一种战术武器,有可能决定某场战斗的结果,却无法改变“巴巴罗萨”行动和“台风”行动的战略态势。毕竟战争的胜负绝不是某一件武器所能决定,更取决于交战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