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普查大师黄汲清院士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仁寿人,构造地质.大地构造.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主持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的技术领导工作期间,发现了大庆油田;建立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奠定了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基础;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提出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并建立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仁寿人,构造地质、大地构造、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

主持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的技术领导工作期间,发现了大庆油田;建立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奠定了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基础;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提出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并建立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主编了首张全国性的地质图等。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8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技历程

黄汲清于1904年3月30日出生,他的祖父和父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曾在父亲主办的青岗场同化小学接受启蒙教育。1917年,他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波及四川,他参加了学生运动,从中受到爱国教育。

1921年中学毕业,去北京准备考大学。他与同学搭轮船出四川路经汉口,遭到把持海关大权的英殖民者粗暴搜查和训斥。这屈辱的一幕,给他留下难忘的记忆。同年夏,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开始了地质生涯。

他对各种地质现象深感兴趣,经常去北京西山进行野外实习。望着千奇百怪的地质现象,他异常激动:“地大物博的中国,该有多少宝藏需要发掘!”这成为激励他学习和工作的动力。1927年,他用英文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处女作《北京西山之寒武纪及奥陶纪层》。

1928年,黄汲清由北京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同年秋,他被派调查辽东、辽西煤田地质。1929年春,他与青年地质学家赵亚曾一起,从西安出发,经宝鸡、越秦岭、进四川,风餐露宿,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和矿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同年秋,当他到达四川叙永时,传来赵亚曾在云南昭通惨遭土匪枪杀的噩耗。在那个年代,军阀割据,盗匪横行,做一名地质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黄汲清却忍着悲痛,迎着风险,孤身一人继续下云南,入贵州。通过整理野外收集的资料,于1930~1932年,陆续发表了《秦岭山及四川地质研究》(与赵亚曾合著)、《中国南部二叠纪珊瑚化石》等6部有影响的专著。他的才华和勤奋引起地质界的广泛注意。

1932年夏,接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他赴瑞士留学,先在伯尔尼大学学习半年,后在浓霞台大学地质系E.阿尔冈指导下深造。1935年,他以法文写成《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区之地质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1935年秋,黄汲清离开瑞士,先赴德国访问和地质旅行,后经英国,重点考察苏格兰高地,再转赴美国,重点考察石油地质。

1936年初,他回国被任命为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后,便十分重视油气的考察和研究。20世纪30~40年代,他多次组织队伍并亲自参加四川盆地石油普查的野外工作,发现和协助勘探隆昌圣灯山气田,组织领导了威远地区地质构造详查,以一流调查成果为1964年发现威远气田奠定了基础。

1937年4月,黄汲清代理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曾遴选、孙健初与聘请的美国专家韦勒和萨顿组成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共同开展陕、甘、青地区石油普查工作。试探队野外考察报告《中国西北甘肃和青海省地质考察报告》中“甘肃西北部有石油存在”的结论,揭开了老君庙油田发现的序幕。

自1941~1943年,他先后到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进行广泛的调查。他与杨钟健等撰写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明确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生油假说,与潘钟祥先生异地而几乎同时在石油地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

他根据搜集的资料,于1943年底至1945年初,写出代表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开创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先例,首次划分中国及邻区的构造单元,并阐述其特点,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简称多旋回说)。

1946年,他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时年44岁,是地学界最年轻的院士。1947~1948年,主编1/100万国际分幅的中国地质图(共14幅)和全国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

1948年夏,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访问,并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会后赴瑞典、丹麦和瑞士进行地质考察,年底转赴美国,专门考察石油地质。1949年6月,他离开美国乘船抵达香港。这时上海已经解放,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电邀黄汲清去主持台大地质系。黄置之不理,毅然回到重庆北碚。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万里、刘伯承、邓小平先后接见黄汲清,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和为新中国服务的立场,希望他继续从事地质工作,将离散在西南地区的地质人员集合起来。1950年初,黄汲清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他很快筹建了西南地质调查所,并被任命为所长。同年,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他兼任委员。1952年秋,地质部西南地质局成立,他被任命为局长,领导和组织了西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1954年春调入地质部,与谢家荣共同主持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简称普委)的技术领导工作。

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担任地学部副主任。1957年,调入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大地构造研究室主任。

1958年,任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58~1959年,主持编制1/3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1961~1965年,地质科学研究院组织大批人员在黄汲清和王晓青、郭文魁几位专家指导下,编制一整套全国性地质图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江西干校劳动,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从干校返回单位后,他立刻投入工作。于1974年与同事合作发表了《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一文。1975~1980年,他指导编制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该说明书获1977~198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并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分别由日本和西德出版。1979年,他代表地质部参加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100周年纪念会。

1980年,他作为团长,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1981年以来,他致力于将国外先进地质理论与多旋回说相结合来研究全球构造,同时还致力于国际交流和培养研究生。

1982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同年,因发现大庆油田及编制全国一套地质图件,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一书获二等奖。1984年初,应日本4个大学的邀请,赴日讲学,介绍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主要成就以及多旋回说的理论和应用。

同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主持在科学会堂召开了黄汲清、李春昱80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庆祝会,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及著名科学家方毅、钱昌照、周培源、孙大光、唐克、武衡、裴丽生等到会祝贺,并表彰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在他已是80多岁高龄时,又查阅了国内外数百篇文献、资料,写出了《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提出了自己的创见。

黄汲清在国际上为我国赢得了声誉。1980年,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这是迄今为止,该校第一次授予中国科学家的荣誉学位。在该校教授会上一致通过的证书上写着:“鉴于黄汲清教授在研究地壳活动陆块间变形及其找矿意义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鉴于他在中国地质勘探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5年,美洲地质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苏联科学院选举黄汲清为外籍院士。

创新成就

70年的地质生涯,黄汲清共发表了250余篇文章,20部专著,在地质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建立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二叠纪地层在20世纪30年代初是国际上地层研究中的薄弱一环。黄汲清依据中国的情况于1932年发表《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专著,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为三部分,由上而下详细阐述了岩性特点和所含的不同种属化石。

这是我国第一部断带地层学专著,奠定了中国二叠纪地层研究的基础。1933年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美国地质学家C.舒可特(Schwhert)的世界二叠纪地层总结中就采用了黄汲清的这项研究成果。此后20年内,中国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部面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地质界称黄汲清为“黄二叠”,以赞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黄汲清奠定了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他于1945年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文,首次用历史分析法阐述了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特征及演化,从而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几个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地槽褶皱带,如中朝地块、扬子地台等。

他还将地台和褶皱系进一步做了划分,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范围、特征,形成时间以及成矿特点,并进一步按主要构造型式,形成的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

这三种构造型式分布于三个地区,显示为不同的三大地质块体。这一成果超越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单元划分思路,是一项重要创新。在书中,他还首先指出印支运动的重要性。

他还在书中专门论述了大地构造与矿产的关系,首次提出太平洋成矿带的概念,并将该带进一步分为内带、外带和中间带,为我国研究成矿规律和寻找所需矿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黄汲清的这一著作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国际著名的板块构造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都城秋穗称赞该书 “是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在该书出版后积累的大量新资料基础上,黄汲清与同事合作又出版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等专著和一系列论文。1982年他以在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43年,在他领衔完成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里,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即油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生油,二是能储油,三是要有地层盖住,油气跑不掉,即生、储、盖组合。黄汲清从大地构造学说的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含油气区的地质情况,认为多旋回构造作用使中国的大中型盆地的发育呈现明显的多旋回和多级演化性,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多期性、多层性。

在谈到这一理论的意义时,黄汲清说:“‘陆相生油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关系重大。

如果准噶尔盆地和酒泉盆地,即中国西部的陆相盆地,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那么,中国东部的陆相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和松辽盆地,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油田。

”这就从理论上突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束缚。他认定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并形成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油田,这在西部已经得到证实。依据同样道理,中国东部应该也可以找到陆相地层油田。当时他指了几个重点,一个是四川,一个是鄂尔多斯,一个是华北(现在的渤海湾),一个是松辽,把这四个地区作为重点地区来搞。

黄汲清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20世纪4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H.史蒂勒(Stille)教授的单旋回说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但黄汲清在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资料后有了新的发现,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提出了多旋回说的原始概念。

经过不断积累和深入研究,多旋回说逐步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黄汲清初步提出中国深断裂的类型。后来又进一步分为切割地壳的壳断裂、切割地球岩石圈的岩石圈断裂和切通岩石圈深入到软流圈的超岩石圈断裂,并指出各种深断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

到60年代,黄汲清又对多旋回进行了划分。在这个时期,他还提出了地槽与地台相互转化的概念。70~80年代,黄汲清在大量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板块学说研究中国大地构造,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使多旋回说更加成熟完善,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地质学界广泛流行。

70年代,板块学说传入中国之后,黄汲清根据中国实际资料提出,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并建立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70年代末,首次将中国的板块界线标绘在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上,与同事撰写的《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专著,被国外译成日、英文。

在我国地质科研、教学、生产中具有广泛影响,被称为建国后构造地质学一部最重要的经典著作。80年代,他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青藏高原及邻区国内外地质资料,用中、英文发表了《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一书,在国际地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该书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黄汲清的陆相生油论和多旋回说对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事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1954年全国普委成立,在地质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他与谢家荣先生具体主持负责石油资源普查工作。1955年3月,在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由黄汲清院士提出在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华北、柴达木、塔里木和准噶尔7个盆地布置石油普查队的建议,被大会采纳,并经地质部批准执行。

1957年3月,在第三次普查会议上,他展示了自己编制的《中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并作了报告,指出“在四、五年内,将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四大地区作为重点是正确的,江汉盆地也应包括在内”,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制定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工作蓝图。

提出区域远景和油区远景评价的一般准则。此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的发现及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都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和部署的正确。由于陆相生油论和多旋回说在石油地质的应用,以及他在石油地质的具体工作和发现大庆油田等做出的突出贡献,黄汲清和李四光等其他地质学家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于1982年共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黄汲清尤为重视中国西部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多次向国家提出重要建议。

1984年黄汲清在第三次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座谈会上作了长篇报告,对含油远景和重点勘探区的布置等重要问题作了全面阐述,通过以后的勘探,他的设想得到了验证。1986年83岁的黄汲清又到大庆考察,向有关方面提出了深部找油的具体建议,1989年在他指出的部位钻出了工业油流。

在进行实地勘探的同时,黄汲清还开拓了中国地质图类的编制工作。他主编了首次张全国性的地质图,使之成为地质学家研究亚洲地质必读的图件。此后,他又参与或指导编制了多种地质图,并与有关专家及编图人员因“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这项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院士风范

黄汲清为人耿直,治学严谨,工作勤奋,待人坦诚。他的这些品格和作风,使他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培养人才上的成功。他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地质业务骨干和有科学成就的学者。他所领导的大地构造研究室曾不断进行野外练兵,从观察、记录到野外资料整理,他都一一示范讲解,不仅以自己的严谨治学精神感染大家,还教会年轻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野外实践本领。

他说:“跑野外,不是游山玩水,是个苦差事,边走路边观察,还要边思考。”他要求在野外要做到四勤:勤用腿、勤用眼、勤动手和勤动脑,也就是勤跑、勤看、勤想和勤记,被人称之为“野外四勤守则”。

为了编好全国第一张大地构造图,他组织全室业务学习,从如何读图开始,到学习展示的各国图件,以及美国与欧洲彼此有哪些不同以及各自的特色。黄汲清领导下的大地构造研究,容不得依据不足即忙于下结论的轻率作风。他曾说:“结论要建立在大量可靠的实际资料基础上,不能用三块砖盖大楼。

”他特别强调事实的重要性,每次汇报野外工作,他都要首先核查原始资料,他强调:“搞科学,首先要回答‘是什么’,第二步才是‘为什么’,是黑是白还没搞清楚,就大谈为什么是黑的或为什么是白的,岂不自欺欺人?”

黄汲清一生治学严谨,工作勤奋。他曾语重心长谈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科学的道路更是如此。一个人一生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埋怨环境,不屈服于困难,认准目标,一直往前。挫折是暂时的,成就是永存的。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暗花明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