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铁甲舰 [真实甲午]从蚊子船到铁甲舰 从镇守到远航
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大家都知道,海军是军舰与专业水手的结合。军舰是海军最主要的装备,也是海军最重要的标志。从海军诞生时起,军舰发展先后经历了划桨、桨帆、风帆、蒸汽和核动力等几个阶段。在北洋海军时代,世界海军舰船发展正处在蒸汽时代的开始阶段。
1875年,刚经历了“蕞尔小国”挑战冲击的清政府决定要买外国军舰。这次北京挑选的中间人,是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这时倡议购舰的李鸿章急于购买的是威力巨大的铁甲舰。但受内忧外患的困扰,清政府没钱了。
于是,在赫德的建议下,人们的眼光落在了一种小型军舰上,人们把它看做是大型军舰的克星。这就是造型短而寛,没有桅杆,但安装有前膛巨炮的伦道尔炮艇。这种炮艇实际上就是“水炮台”,根本不是用来出海作战的。但它可以移动,可以加强濒海地带的对海防御。
这种炮艇当时被翻译为“根驳”船。英国人对它高度赞赏,因为其舰载火炮已经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大武器。由于它体积小但舰炮威力大,故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蚊子船”。李鸿章看上了它。1877年第一批买了4艘;隔了两年又买了4艘。国内造船厂也开始仿造。各省先后买进蚊子船的多达13艘。
但是大家谁都不知道,以建造1艘铁甲舰的钱造10艘蚊子船,这种投入产出之比可以说是一种误导。因为中国保卫海上安全最为需要的,是可浪战于外洋的大型铁甲舰。而不是机动性能差、单薄古怪的蚊子船。用这种舰艇装备的海军,只能依托沿岸陆地进行防御作战。它完不成在海上保卫国土安全的使命。可以说购买蚊子船花费不少,但吃亏不浅。这是中国人在建设海军进程中缴纳的一笔学费。
在与洋人打交道中,中国人聪明起来。一方面要买最先进的军舰、买铁甲舰;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购舰权始终自己掌握,防止“阿斯本舰队”卷土重来。铁甲梦难圆,但一定要圆。因为那个年代的铁甲舰象征着国家海上实力,是衡量一支海军的标准。沈葆桢在临终前的遗言中,仍念念不忘买铁甲舰。1880年12月,在李鸿章推动下,中国终于向德国船厂订购了两艘铁甲舰。但4年后完工之时中法开战。德国以中立为由拒绝交船。
1885年11月8号,从德国开回后停泊在大沽口外的定、镇两舰,降下了德国商旗,黄龙旗升上了桅杆,这飘扬的旗帜向世界宣布,中国有了世界一流的铁甲舰。李鸿章随即分别向英德两国各订购了两艘更为先进的巡洋舰。它们和铁甲舰共同成了北洋海军的主战舰艇阵容。
从购买蚊子船到定镇两艘铁甲舰入列,一支买来的舰队已经初见端倪。这支有25艘各型舰艇的北洋舰队,它的编队中只有两艘练习舰是福州船政国产自造,其余都来自英国和德国。我们仔细看舰队各舰艇的命名,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1881年以前入列者,其名字都以“镇”字加上方位组成,如“镇东”;1882年以后入列者则多有“远”字在其中。这“镇”之守义,与“远”之经略,其中的反差是否也代表了此时中国海军的发展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