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钱松岩 【名家绘画】钱松岩《越大夫归隐图》赏析
钱松岩(1899.9~1985.9),当代画家。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
钱松岩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钱松岩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为其出版个人画集(辑)17集(辑),理论著作1集,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
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或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华国锋、胡耀邦、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赠给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国要人收藏。钱松岩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钱松岩《越大夫归隐图》,作于1945年,正值画家46岁壮年。9月,抗战结束,百废待新,10月,无锡师范复校,钱松岩任教语文、图画。该幅画作取义于《太史公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漾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怀者也。
后年,襄老而听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从这里看出范蠡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高深的知识修养。
一生不追求做官仕途,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是为了通过不断奋斗,去实践人生理想的追求。而这些品格,也正是钱老一生所信奉和追求的。钱松岩五十年代中期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而在此之前,则以追摹古人画风为主。
该画承接明代文、沈清淡雅致的文人画风格,无论是远处的山峰,以及远山下的茅舍,还是近处掩映于树丛中的茅屋,以及正在交谈的隐士,都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与他后期粗犷豪放的笔触形成极大的反差,也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这位一代大师在临摹古画方面所下的深功和取得的成绩。
画面内容丰富,烟柳、苍松翠柏、修竹、险峰近渚、茅舍、隐士、江上渔人、远帆等等物象集于画幅之中,几乎集合了所有山水画的元素于一体,细看会发现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如左下角处隐藏于茅屋之中的乌篷船,中间茅舍之中高士满架的书籍,以及极目远望,湖上的征帆,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于此幅作品的用心投入,画面右上角的常跋,书风娟秀流畅,又金石气十足。
钱松岩的书法来自篆、隶、魏碑等,古朴厚重。他曾说,“国画在技巧上的发展,和书法不能分割,即是把书法精神渗透在作画技法表现中去,而成为世界上独特的民族风格。”钱松岩这种对传统的敬畏和传承的决心,才造就了他自成一格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