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张学忙自杀 自杀大桥:武汉自杀大桥之谜 缘何自杀选上此桥?
9月11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长江二桥自1995年通车后,不过17年时间,前来此桥自杀的人数,很快就超过了比她年长38岁的武汉长江大桥,已达上百起,其中成功三十余起。成了"自杀大桥"。自杀者最集中的时段是2002年5月4日至8日,短短五天内,武汉长江二桥上竟发生4起自杀未遂事件。今年一共有5次跳桥事件,其中一次乘人不备跳了下去 ,其余四次自杀未遂,一般跳桥的以债务纠纷和情感纠纷为主。
看到这个新闻,我自己都觉得有了一种忧郁感。自杀与大桥根本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就算是长江二桥多次发生自杀事故,我们也不能轻易给它戴上一个所谓的"自杀大桥"的封号,进行人为的渲染和情绪蛊惑。
不要小看这个"自杀大桥"的封号,当它在媒体上得到传播,成为公共舆论符号的时候,就会释放某种负面心理暗示、不良的社会化误导,无声无息中,对于正面、积极、慷慨等正面价值观,形成一种消耗、吞噬,让人们忽视正面,更容易选择不良、压抑和消极。造成意想不到的精神伤害。
最典型的就是容易引发 "维特效应", 因为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翁维特的自杀,曾在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而且,这种宣传越是广泛,随后的自杀者就越多"。比如在媒体报道了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新闻之后,那一年全世界的自杀率是增长了10%。
联系到今天的"长江二桥成自杀大桥", "工作和情感都不如意,小伙三次自杀都未遂",还有自杀细节等。想不开的人多选择长江二桥当做"自杀大桥",与媒体这种负面渲染与推波,不无关系。表面看是一种负面蛊惑,背后却是新闻人文温度不够高、悲悯情怀匮乏。
当下,媒体和公共舆论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喜欢"噱头效应",喜欢制造另类和边缘价值,甚至对一些明显存在假恶丑等的新闻也照样炒作。如此一来,媒体热度和传播力增加了,却给社会造成了潜在伤害和负面精神教唆,这应该就是一种媒体失责。应该引起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关注。
写到这里,想到了美国《纽约时报》86届普利策新闻奖,是一张关于"9?11"事件的照片。照片上只有一套茶具,上面覆满了因世贸大楼倒塌而覆盖的厚厚灰尘。但它给读者的感受仍然是相当震撼的。《纽约时报》刊发此照片时,手中还有一张"更有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照片——世贸大楼倒塌瞬间,很多人从大楼上往下坠,但是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这张照片最后被弃用。
——少一些噱头和血腥,多一些人文与厚重;少一些炒作与偏激,多一些尊重与精神呵护。这种发自内心的体恤和悲悯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再说了,虽然长江二桥有过自杀现象,恐怕它所发挥的便捷的交通功效,要比"自杀功效"要重要得多。媒体更应该注重正面宣传,强调生命责任,提升生命敬畏感和责任感,远比这种"自杀大桥"的媒体概括和升华,更有价值和意生命生活意义!(文/耿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