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在诗歌界的地位 百万人口活跃百位诗人——中国诗歌界的“潜江现象”观察

2018-03-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云上潜江报道 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小城,常年活跃着百余位诗人.原<人民文学>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韩作荣说,作为一个省直管市,潜江诗人如此密集,创作质量如此均衡,在全国都较为罕见.他称之为诗歌界的"潜江现象".24日至26日,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等30余名诗人.评论家齐聚潜江,参加"潜江诗群"研讨会暨首届章华台诗会,探讨中国诗歌界的"潜江现象".为平凡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我的母亲,一个人立在遥远的/被死亡点燃的/村庄/那种天真

云上潜江报道 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小城,常年活跃着百余位诗人。原《人民文学》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韩作荣说,作为一个省直管市,潜江诗人如此密集,创作质量如此均衡,在全国都较为罕见。他称之为诗歌界的“潜江现象”。

24日至26日,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等30余名诗人、评论家齐聚潜江,参加“潜江诗群”研讨会暨首届章华台诗会,探讨中国诗歌界的“潜江现象”。

为平凡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我的母亲,一个人立在遥远的/被死亡点燃的/村庄/那种天真和原始/火光一样映现/在我的脸庞”。今年4月,潜江80后女诗人黍不语接到朋友通过微信发来的图片,她的诗歌《春日想到母亲》,被悬挂在武汉地铁2号线积玉桥站。和黍不语一样,大头鸭鸭、湖北青蛙等10余名潜江诗人的诗歌,在武汉地铁沿线被千千万万的人阅读。

黍不语说,她从2012年才开始拿笔写诗。有一次,一个诗歌微信公号发出她的一首小诗,很快有了2万阅读量。通过诗歌和全国诗友交流,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少年时,在家务农的潜江60后诗人杨汉年读到荷马、歌德、拜伦等国外诗人的作品,引发写诗兴趣。1993年,杨汉年到海口谋生,在一个采石场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在异乡,写诗成为他唯一的慰藉。13年后,他回到潜江,发现潜江的诗歌圈子依然火热,于是再也不舍得离开家乡。“写诗不能解决生计问题,却在精神上支持我面对生活。”杨汉年写诗近30年,创作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他开了一家杂货铺,一边维持生计,一边写诗。

1980年代末,郭红云是潜江诗坛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几年间,他在《青年文学》《诗歌报》《星星》诗刊等专业文学、诗歌报刊发表诗歌200余首,随后戛然封笔。20年后,面对堂妹溺水身亡的惨剧,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重新提笔写诗。他说:“写诗是为了给自己的回忆留下一丝线索。”

在潜江,虽然诗人们的职业不同,生活际遇迥然,但他们把对诗歌的热爱,注入到平凡的生活之中,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前行力量。

在冬夜里逛马路探讨诗歌

“那个时候,我们一帮写诗的年轻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在寒冷的冬夜,大家都舍不得回家,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探讨诗歌。”潜江市网络新闻中心总编辑、诗人梁文涛没有想到,原本一个诗歌爱好者的文学圈子,会演变成为今天的“潜江诗群”,引发中国诗歌界的关注。

1988年,梁文涛干着放录像的活儿,秀夫在镇中学教外语,柳宗宣在技校里当老师,郭红云在镇财管所上班,湖北青蛙在酒厂当工人,杨汉年在家务农……职业不同,性格迥异,因为诗歌,大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和兄弟。

为了探讨诗歌,曾经有一次,一名17岁的诗歌爱好者,骑车跑了10公里路,慕名拜访当时在城关中学教书的让青;郭红云、杨汉年甚至骑着摩托车一路奔波50公里,从潜江最北的竹根滩跑到最南的张金镇,找到诗友秀夫交流切磋。

那时候,潜江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初步统计有“黑羽毛”“楚风”“江汉雨”“天涯路”“第三者”“同桌”“江汉平原诗群”等30多个。

1993年,正式复刊的《潜江日报》,在文学副刊“章华台”每年春季开辟“三月诗会”专版,全力推介潜江本土诗人作品,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成为潜江诗人成长的摇篮。

潜江市作协主席、诗人黄明山,潜江日报社记者、诗人秀夫等人还记得,无论教师、职员、生意人,抑或是农民,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话诗,甚至开展诗歌讲坛。1990年代,诗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活跃,个体成就日益显现,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潜江诗人在全国诗歌界的影响逐渐扩大,于坚、韩东、杨黎、张执浩等著名诗人陆续莅临潜江,与潜江诗人进行交流,潜江写诗的氛围更加浓郁。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称,潜江诗歌诗人多,作品多,水平高。潜江诗歌情系人与自然,关注江汉平原乡土人情和四季风物,风格各异,一人一面。梁必文认为,潜江诗歌氛围的形成,黄明山和让青起到了源头性的作用。

潜江诗潮后浪推前浪

互联网的兴起,潜江诗人再次掀起了创作热潮。

2003年,诗人、批评家刘洁岷,诗人陆陈蔚与潜江诗人大头鸭鸭、梁文涛、湖北青蛙、佳虹、雪鹰、佳北等一起出资创办《新汉诗》民刊。潜江诗人组成的“营盘”与潜江主办地标识,让潜江诗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传播。

在潜江,一些90后、00后也加入写诗行列。1992年出生的王威洋,被形容诗写得像“一匹野马飞奔过来”。王威洋关注江汉平原的历史风俗,创作的系列组诗《民间记忆》令诗友们惊艳。

“写诗可以把生活中的情绪和思考表达出来,是件挺酷的事。”阿志的想法得到其他90后诗人殷书梅、阿花、灰狗、路人丁、韩梅慕容公子的一致赞同。小雯是潜江第一个00后诗人,诗友评价她的诗歌已初具自我思考与个性。

而平果、三槐等“老酒换新瓶”的60后诗人,重拾诗歌,具有一泻千里之势。

据统计,潜江写新诗的人数达700余人。近年来,潜江诗人出版诗集100余部,每年在《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歌报》《诗选刊》等全国专业文学、诗歌报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30余名诗人在全国诗歌赛中获奖,有数名诗人入选国内多种诗歌年度选本。潜江许多诗人跻身国内优秀诗人行列,在省内、全国乃至海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潜江现象”引发中国诗歌界的关注,不断有诗评家推介潜江诗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诗评家荣光启,撰写了《论“潜江诗群”的崛起》等系列文章,在国内诗坛引起反响;诗人刘洁岷与潜江诗人渊源颇深,在提升诗群写作水准与传播作品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4日至26日,中国诗歌界的目光聚焦潜江,霍俊明、张桃洲、雷平阳、陈先发等30多位著名诗人、诗评家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湖北作家协会、潜江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潜江诗群”研讨会暨首届章华台诗会,围绕“潜江诗群”展开研讨,探讨诗的个人性和群体性,新诗的代际、流派与群体等话题。

《诗刊》杂志社副主编、诗人李少君认为,潜江诗人具有各自鲜明的写作特点,江汉平原的土地特性让他们的诗蕴含力量和持续性,并因此受到诗歌界的广泛关注。

吉狄马加认为,这是一个写诗的最好时代。任何一个诗群的形成,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流派的形成。“潜江诗群”作为重要的诗歌现象、文学现象,应该引起重视。“潜江诗群”的崛起,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培植。他鼓励诗人们用灵魂书写诗歌,保持鲜明的创作个性,充分表现诗歌内容、技艺上的高水平追求。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东辉介绍,潜江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抓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近几年来,潜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的投入达20多亿,每年有650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文化艺术事业,“潜江诗群”正是扶持对象之一。(潜江日报记者 关伯煜 通讯员 王本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