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刘忠军:自体输血可节约大量血液
“献血并不是缓解用血紧张的唯一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自体血回输,可以节约大量临床用血。”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血荒”的看法。
针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血荒”问题,多数人都认为应鼓励群众献血。刘忠军认为,除了号召大家献血,还应根据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只有献血这一个解决办法。
“在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做得更好的话,能够避免很多人无谓的献血。比如,手术的自体血回输。”刘忠军介绍说,现在有一种输血方式,叫做“自体输血”,可以减少血库用血。
自体输血常用的有两大类:一类是在手术之前,把病人的血液先采集一部分,在手术过程当中病人需要输血时,将这部分血液回输给患者。另一类是自体血回输,把在手术当中病人所失掉的血液,用一个过滤装置进行清洗、过滤,留下携带氧气最主要的结构——红血球,把它重新回输到病人身体当中。同样可以避免异体血的输入。
刘忠军以北医三院为例,算了一笔节约用血的帐:
2010年,北医三院骨科全年的手术量大约是6000多例,其中,需要输血的手术大约有4000例。如果采用常规的输血方式,这4000例病人都需输异体血。而事实上,有3000例的手术选择了自体血回输,即用自己的血,无需消耗异体血。保守估计,每人平均输400毫升的血,那么就节约了120万毫升的血。
“我们只是一家医院的一个科室,再加上其他医院的科室,这个量更大。如果三级医院都可以做到目前的这个状态,可以节约的血液量将是非常巨大的。然而很可惜,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医院在使用自体血回输。”刘忠军说,其实,这项技术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对设备也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但推广情况的确“非常令人遗憾”。
他建议,医院应调整观念,普及自体血回输,尽可能地减少血液的消耗,也为百姓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输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