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颖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实施教改 从容应对“零投档”

2017-1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大学教改的核心议题包括:■按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大类招生■新生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实施导师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实施严格的淘汰-- 本报首席记者 李雪林 1990年的新生婴儿约2354万人,到了2000年,新生婴儿为1379万人,全国十年间新生婴儿下降近一千万; 小学生源在1996年达到1.36亿人的最高峰,之后逐年递减,到去年已下降为约1亿人; 全国范围内的高考生源自2008年突破千万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0年高考考生报名人数锐减至

上海大学教改的核心议题包括:■按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大类招生■新生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实施导师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实施严格的淘汰…… 本报首席记者 李雪林 1990年的新生婴儿约2354万人,到了2000年,新生婴儿为1379万人,全国十年间新生婴儿下降近一千万; 小学生源在1996年达到1.

36亿人的最高峰,之后逐年递减,到去年已下降为约1亿人; 全国范围内的高考生源自2008年突破千万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0年高考考生报名人数锐减至957万,2011年继续下滑至933万。

去年,上海考生有7万多人,而今年只有6.1万人,创了历史新低; 2011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增加了28%——全球高校瞄准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源地 …… “2011年,对中国高校来说,狼真的来了!

拐点来临,谁会是首先被淘汰者?”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在分析了这些数据后,颇为忧患。

高考考生持续下降,留学潮升温,由此带来的生源危机正在考验中国高校的办学能力。 “中国高校如今的处境就仿佛1979年的国企,必须改革,否则,高校破产将不再是传说。”这是叶志明对眼下局势的一个判断。

作为上海最大的市属高校,上海大学的教学改革3年前就开始酝酿,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将全面实施。 这个暑假,上海大学的很多老师都在为这场全新的教学改革做最后的准备。 1 大学的困境:进口“计划经济”,出口“市场经济” “服从调剂”这个志愿选项的存在,让一些本该淘汰的专业生源充盈。

专业是“活”了,可学生从进大学起就处在弱势。 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在招生。 湖南考生小胡今年报考上海大学,和报考其他高校的同学不一样,她只需要填一个学科大类。

上海大学今年实施招生改革,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被分为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个类别,并在三大类下开设三个基础班。 小胡如愿被录取到上海大学的经管类专业。

和其他今年进入三大类以及三个基础班学习的学生一样,小胡在第一学年无专业身份,在大类平台上接受一年的通识和基础培养后,接受类内专业分流。分流的程序是:依照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并参考个人综合表现和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填报志愿的顺序进入各专业。

目前,按大类招生的高校已有不少,但通行的规则是学生被录取后带着专业身份进入大学,一年之后选专业也只能在所在学院范围里进行。

相比之下,上大的改革,动作幅度就很大:全校的专业只分文科、理科、经管三类。对学生来说,在一个大类里选专业,自由度显然要大得多。可对各个专业来说,竞争就大了。 作为校领导,叶志明心里有个“长期困扰但一直无解的问题”:学校某专业常年招生300人——为什么就不是200人或400人呢? 后来,学校做了一个招生测算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可以知道全校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比如,某个专业接纳300名学生入学,能否承担相应的培养任务。

但这样的测算是从专业承担力的角度出发。叶志明说,这其实就是“因人设庙”,因为志愿填报表上有“服从调剂”选项的存在,有些专业明显该淘汰了,可却因为能招到被调剂的学生,所以不愁生源。

“服从调剂”反倒救活了一部分本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要淘汰的专业,因此使得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处于就业的劣势状态。 “根据在岗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来确定招生人数,这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烙印的制度不打破,很难有办学上的原动力。

”叶志明认为,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就业已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但入口即招生环节,却完全是计划经济的,办学过程很大部分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入口与出口根本无法对接,这也许又是造成人才培养问题的瓶颈之一。

上大的改革思路是,在入口与办学过程中引入符合市场规则的竞争机制。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院系专业的发展甚至去留。对于一些少人问津的专业、就业市场不景气的专业甚至不适合市场或社会发展的专业,上海大学将引入淘汰机制。

给各院系增加危机感,激发办学积极性,这样才能逐步改变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僵化状态。 为了配合一年后的分流,学校将充分调研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去向、薪资、专业对口率等信息,做到信息透明系统,帮助学生理性选择未来要学习的专业。

但是一些教师也很担心。比如历史学这样的专业,即使学生再有兴趣,也可能迫于就业而转投热门,但这样的基础专业岂能被淘汰?叶志明的回答是,一些国家需要的专业或一些基础学科,可能较为“冷门”,学校会启动“经济杠杆”,通过设置全额奖学金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入读。

2 课程换血:一半课程关停,一些课程转型 大学的教育,就是把依靠老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毕业时能无师自通的人。

按大类招生对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大曾经在2007届学生毕业3年后,做过一个回访,让他们回过头来再看大学的课程,并对改进专业教学提出意见。“培养主动学习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和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学生课堂参与不够” 赫然列在意见的最前列。

叶志明分析,现行的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选修课和公共基础必修课,但选修课没有形成培养“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课程模块,课程分布具有随意性和非均衡性,缺少系统目标。

作为另一项上大改革的核心举措,学校即将实施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大类基础课等。目前学校已征集了核心通识课程283门、新生研讨课258门。

上大还将突破原有院、系的框架,打通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现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改革与整合。 在新学期,上大的一周课时将降到二十几个学时甚至于更少,把更多的时间留在课外。

原来教学计划中带X编号的课程300多门,仅留下来66门归入通识课程类,一半左右课程基本上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造;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体育》、《军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将面临着全新的改变。

以《高等数学》为例,今年秋季将改为《微积分》,课程名称变了,内涵就改变了。按照上大的“三学期制”的安排,第一学期学“一元函数微分学”,第二学期学“一元函数积分学”,第三学期学“级数与微分方程”。

一学年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学完了,如果学生觉得不够,还有专业需要,以后可再去学“多元函数微积分”,也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问题。 负责《高等数学》教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国外大学数学教材都称之为《微积分》,而不是《高等数学》,现在反过来看是有道理的。

“先把数学的整个结构向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有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知道将来有需要时还可以学什么,不需要可以不学。

”但是这个“不学”,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知道,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和了解宏观基础上的不学。 《计算机文化》在大学里也是备受诟病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抱怨,这门课教了半天都在讲最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属于高中生水平。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这些早就不是需要花心思的知识。而此次教学改革后,计算机课程将形成针对理工科和人文学科不同的体系。计算机文化课的老师将被要求跟上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比如去了解和研究苹果公司的产品,为学生学习提供优秀的网络服务。

上大最近还在大一学生中搞了一个调研,发现去年入学的5900多名新生中,拥有电脑的比例将近94%。5000多名学生中只有50多台台式电脑,剩下全是手提电脑。

学校正在考虑针对大多数学生都拥有电脑情况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或者云计算服务的问题。针对没有电脑的同学,学校将提供租赁服务。 “大学的教育,就是把依靠老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毕业时不需要老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无师自通的人。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说,当学生感觉自己的知识匮乏,向学校提出要求再加开一门课来解决,这样的本科生是不合格的。什么知识都指望课堂上学,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学生毕业后遇到新问题,仍需要老师教,老师不教他就不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3 危机意识来袭,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新设的课程是对老师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那种拿一本教材从头念到尾的日子,以后不再有了。

上大理学院教授姜颖将在新学期开学后给新生上一门《改变世界的物理学》。暑假里,他正在紧张备课。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上去很高深,但我会告诉学生:相对论跟每部车里的GPS导航休戚相关,没有相对论,就做不出GPS导航。

巨磁电阻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的发现,几年前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学生可能会问,它跟现在有什么联系,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没有这个发现,大容量的U盘、移动硬盘不会有,如今热卖的iPod、iPhone、iPad等苹果公司产品也都不会有。

”姜颖有意识地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属于一个全新的课程系列——新生研讨课。目前全校有223名教授申报上这门课,其中包括2名院士,傅家慕院士将主讲《环境的挑战和机遇》、刘元方院士主讲《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生研讨课上,教授们可以“放开讲”,讲正在思考的问题、最熟悉的领域,让新生与教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教授、名师、大师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有时,“一个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教授们清楚,这门课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培养学生发问、好奇、探索、兴趣,即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实现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授们在一次次的研讨中逐步厘清了这门课的特征:传递知识要准确,但答案是开放的;是“小题大做”式的,为学生开拓视野,不是密集知识传授的;多为案例教学方式,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真正体现大学教育与中学的不同。

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姜颖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姜颖说,这其实是提醒每一位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在科研一线,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进展,“不能再拿一本教材从头念到尾。” 当老师这些年,姜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前成绩很好,为什么上了大学就放松了,最后毕业的时候成绩还很差? “这是因为他们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姜颖说,他以后上课不会给学生指定教材,只列举主要参考书,学生上他的课需要查阅很多教科书和工具书,才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他希望用“问题”牵引学生主动学习。 “开学后,老师会把研究生的上课方式前移到本科生阶段来,实施完全精英化的教学。”上海大学一位年轻的文科教师悄悄告诉记者,即将开课的老师这个暑假压力都很大。

因为一年级学生接触到的老师和听到的课,将影响他们的抉择,而他们的抉择又决定着专业的命运。“如果学生未来不选你的专业,不仅仅是面子难堪,可能会下岗。” 事实也如此。

今年开始,该校公共管理专业将不再招收本科生,学校正逐步关停这个专业。关停的原因不是专业本身不受市场青睐,而是师资存在问题,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目前,上大后勤集团正在对几十个小教室进行改造,使之符合新生研讨课的教学需求。

而担任通识课程的老师,眼下都忙着编写新课程的讲义。9月开学以后,学生在很多课上将拿到的是讲义,而不是原来传统的教材。 “学生越来越少,高校抢生源以后肯定会越演越烈,而‘抢’学生的砝码最终还是办学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

”叶志明这样描述未来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特征:学生始终有机会获得最好的教师传授学业与人生指导,把自学作为一种追求和时尚;建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与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年轻学子有机会接触最新成就、前沿学术和科学方法;资深教授乐于讲授基础课,青年教师擅长讲授专业选修课,实验课程已不局限于大纲要求;强调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未来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和需要。

相关链接 “零投档”加剧高校危机感 2011年高招结束后,人们认识到一个新名词——“零投档”。 今年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文科43所、理科25所院校计划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情况。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省份。

北京市二本经过一次补录之后仍剩余469个计划,多所高校未完成高招名额,因此向二本线下20分以上的未录取考生重新征集志愿。 江西省二本文理221所院校降分录取,降分幅度达20分的文史类院校有22所,其中4所省内民办高校降分超过20分。

考生数逐年下降,出国深造的学生逐年增多,高校正在遭遇的生源危机,对部分高职学院的冲击最大。 去年,北京市很多民办高职学院都没完成招生计划,部分民办学校只完成招生计划的三分之一。而2009年,北京市97所民办院校中,只有40所全日制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