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为啥离开南科大 朱清时:港科大三教授系报酬原因离开南科大
核心提示: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回答"前几天港科大三位教授写公开信批评你和南科大"时表示,港科大三教授说得非常片面,称他们掩盖了很多真相,比如:他们怎么走的?实际上和他们向深圳市要的报酬有关。
本报讯(记者周亦楣)昨日凌晨,南科大学生家长在博客上发布公开信《南科大学生家长对港科大三位教授的回应》,支持南科大和朱清时。朱清时在看过公开信后表示,现在南科大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家长们能站出来写公开信,与南科大同甘共苦,他很受鼓舞。对于港科大三位教授的质疑和批评,他也一一做了回应。
港科大三教授批南科大
家长的公开信回应的是港科大三位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6月16日,三教授在媒体上发布联名公开信《要改革不要口号》,直指南科大现存的问题包括:"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绝不是高教改革核心;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教改实验班"是为口号服务的人质;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无制度设计不足谈改革等。
据悉,这三位教授曾是援建南科大的重要成员。南科大开学后,三位教授因办学理念与朱清时产生差异,先后离开了南科大。
学生家长称"落井下石"
昨日,联系本报记者的李姓家长表示,港科大三位教授写那篇文章,是针对南科大的"大字报","在最困难之时落井下石"。家长们在QQ群中商议酝酿好多天,为了保护孩子和南科大,不得不以公开信的方式表达对南科大的支持。
家长们公开信中说,去行政化是朱校长一直推进的一项改革,但是遭遇到重重阻力,三位教授认为"去行政化"只是哗众取宠的口号,那是教授们不了解国情,并无视南科大的努力,我们认为教授们如此评价南科大似乎更有哗众取宠之嫌。而且学生们"绝不是南科大和朱校长获取自主招生和自授学位权的‘人质’"。
■ 对话·家长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与南科大一位李姓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她表示,自己参与了公开信的执笔,这封公开信代表了全班大多数家长的意见。
"三位教授落井下石"
家长称3名教授离开南科大是不负责任
新京报:家长是怎么想到要写这封信的?
家长:6月16日,三位教授的文章出来之后,第二天,我们就在QQ群里讨论这件事儿。
新京报:这封信是谁起草的?经过家长的全体讨论吗?
家长:全体倒没有,但加入QQ群里的大部分家长都参与讨论了。大约有二十多位。其中,八九位家长轮流执笔,每人负责一部分。所以你看到,这封信中文字风格并不一样。我们在群里讨论了好几天,直到今天凌晨才发到网上的。
新京报:今天上午我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表示并不知情。
家长:孩子都不知道。我们不想惊动孩子,希望他们安安静静地读书。我们家长承担的压力很大。孩子毕业后拿南科大的文凭,没有真才实学,怎么行?我们更希望能给孩子们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打扰。
新京报:你能理解港科大三位教授的观点吗?
家长:我能理解他们的观点。因为这些老师没在内地全职工作过,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国情。他们在不了解内地教学的情况下,这样说并不妥。
新京报:QQ群里家长怎么讨论的?
家长:家长认为,第一,这么有名的教授怎么说出清朝遗老遗少说的话,好像是张"大字报"。第二,他们当年离开南科大是不负责任的。孩子是你招来的,不能因为理念不合,出现纷争就退出了。但是我们不要指责他们,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可在这个时候,在南科大最困难的时候,为什么要落井下石呢?
新京报:港科大教授在信中提到,南科大的口号喊得很响,但计划和规划并不完善。你们怎么看?
家长:现在的南科大是一个探路者,是个改革者,不是简单的办学校。探路就需要机会,一旦机会成熟就一路前行,遇到困难就解决。本报记者周亦楣
调查 你如何看待三位离职教授对南科大的批评? 1.你如何看待三位离职教授对南科大的批评? 是中肯的意见,南科大除了口号之外,缺乏踏实的工作 是合理的批评,南科大急于求成,对学生不负责任 是吹毛求疵,南科大的改革太难不应轻松否定 是大字报式的批判,上纲上线而且掺杂个人情绪 说不清 2.
你如何看待朱清时校长和家长们对三位教授的回应? 有理有力,可见南科大校方和家长一起推进教改的决心 缺乏实质内容,没有正面回应三位教授的批评 埋头踏实做事最好,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说不清 3.
你对南科大的未来是否有信心? 有信心,对朱清时校长和坚定的学生和家长们有信心 有信心,有当地政府支持,外部条件具备,南科大需要的只是时间 没信心,南科大各项条件都还没具备却已经开始招生,急功近利 没信心,没有看到南科大的精心筹备,只看到理念和口号 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