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林形意拳侠 为形意拳技艺开创新局面鼓与呼——李瑞林
历史文化,底垫着和衬托着社会的进步。有文有史,史是文的背景;文史兼顾,相得益彰。文增加了史的风采,有一种"活"起来的动感。这里的"史"不是定论,而是史料,留待后人研究的珍贵史料,待后人总结社会的进步过程,做与评说。
有人说,研究中华文化(形意拳)史,分纯学术派、民间派两种。友人王爱英有论点,笔者认同,在为其大作《沽水春澜》所做的《序》中有言:
搜集史料,编撰史书,过去有史官,现在有社科院、高校、史志办等诸多机构,无论过去的史官,还是今天的业内的工作者,做起"史"来名正言顺。令我惊讶的是,竟有体制外的人,在没有分文的经费,也不拿官差俸禄,居然也甘愿担当此种枯烦的重任,介人武门轶史的编撰、整理工作,不停顿地奔波于民间的角落,抠饬犄角旮旯,钩沉既往,且有根有据。超凡地付出,积功德之为令人敬佩。却被忽略,也让人产生太不公平的感觉。
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史料,会牵涉到诸方面,处理起来很麻烦,有可能费力不讨好。民间人的视野写史有自己的特点和优长,努力搜索被正史省略的一切,至少弥补r正史那种宏大叙事的缺漏,角落的盲点,弱势的草民,以及无暇顾及的细节。这无疑丰富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民间或私家版本的典籍、史料,五花八门,恰好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鲁迅认为"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涂饰太厚"。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只读正史是不行的。
不论官修的历史,还是民间人士编写史,都无法完全复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历史是无法克隆或备份的。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只能通过史料,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
我们拒绝遗忘,也拒绝粉饰,真实地记述对历史才有意义。"史家着体,褒贬互用,为万世之劝诫。真实,是历史记录者的职责,编写的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
以上序言的节录,基本反映出了笔者对武术史料的认知以及整理"武术史"的宗旨。
寻根武术国术精粹不能丢
多有报刊杂志记者采访我,认为我对中华武术,尤其是形意拳的研究,是实打实地"硬拼"。为了还原完整的传承史,我寻觅着蛛丝马迹,独自一人跑遍多个省市,访谈过数百位"武林人士",专心致志,搜集整理史料13年,精编、出版了60余万字的武术史专著《形意拳侠》,对形意拳文化产生磁力。也已经成为我的晚年事业。
我不是习武人。与形意拳结缘是在2002年元月,我按"50岁一刀切"的厂内规定下岗了。在自谋生路的过程中,我在家乡汉沽偶然发现了一张有李存义签名,署名"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毕业证书。由于年代久远,毕业证书破损严重,只有依稀可辩的寥寥几字。
我意识到,如此残破不堪的一张毕业证书,却还被后人精心保存,一定有缘由,尤其是"武士会"三字,令我产生强烈的寻根究底的兴趣。找到多位习武老人一探究竟,还跑去档案馆查阅老报纸,获知被尘封的历史后,难抑心内的激动,通过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刊物,向社会发声,揭开以"传习中国固有之武术,锻炼国民之体魄"为宗旨的"中华武士会"成立的历史真相。
也发现,在近代武术史中,有些事情的说法不一,究竟哪种说法是事实?形意拳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客观还原历史?我下定决心,走访历史事件当事人,做抢救性口述史记录,从此我走上寻根民间武术史的人生路。
在13年时间里,我三次修编、出版《形意拳侠》一书,一是因武术是国粹,强身健体,修德安邦;二是受家族习武环境的影响。1850年,我的先祖李万恒在烟台跟一郎中学练螳螂拳技艺,艺成归乡,做行侠仗义之事,留有非常好的口碑。又在家乡传授,至今已六世。
《形意拳侠》编纂成书的过程,得到很多武林中人的关注,他们得知我在下岗后,仅靠400元的补贴,自费搞研究,家人有诸多抱怨也不悔的时候,对我甘心献身民间武术史的研究投来赞许的目光。之后一些武术名家纷纷提供家族精心保存的珍贵史料,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很好的建议。我的痴迷追求终于有了回报,采写的稿件,越来越多地被报刊发表,也赢得良好的口碑,最终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尊重。
我加入了天津作家的行列、被举荐为天津市政协口述史研究会研究人员,滨海新区汉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签约人、民俗文化学者、形意拳文化研究学者。
造势武术为振兴民族精神
长期以来,武术的宣传过于低调。作为旁观者的我,感觉武术在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其成绩与地位及影响很不相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万物必有张弛,国家必有文武"之言。资料载,中华武术形成2000年前的东汉晚期。"尚武"是中华民族血液中的DNA。岁月沧桑,许多充满人间真情的武林轶事,巳经遭受到湮沉,令人感到惋惜。我们这一代人,担负着挽救、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这对我而言,也是强烈的人生使命。我的人生已进入黄昏,决不可浑噩度过。
我认为,武术体现着中华民族憎爱分明、扶阳正刚的精神。推广武术,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武术家,而是通过尚武,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民体质,陶冶道德情操。
对普通民众来说,作为有两千年历史的国粹武术,不只是电影中的那些故事。古人为习武制定了严格的规矩,讲究"德艺双修"。习练武术首让人们修武德,又能强健身体。利用学习武术来强身健体、修德律身。
强烈的使命感指使着我,我要尽全力去宣传武术,哪怕这条路要穿荆度棘,也要闯一闯。沐雨栉风,攀蜀道、览阅驿史,靠节衣缩食的办法,度过每一天的生活,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未记录在案的人文历史,流汗水、遭白眼、被误解,这一切都是对我的考验,也是我的经历,我的精神财富。
武术史料,浩如烟海,渗透广泛,表现方式各异。做史料搜集与研究,一定要多做分析,不能人云亦云。各种事情都有发生过,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记录撰写民族的武术历史,不得半点虚构,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验证。我要给后人提供真实的历史。
习练形意拳技艺有过高潮,天津曾经聚集过大批的武林高人,更是形意拳技艺发展的祥福地,有过上至官员、军队,下到学生、商人、市民皆习武的辉煌岁月。过去有护院、保镖行当,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往往具有很好的武功基底。
但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致使武术在实际生活中被降低身份。年轻人忙于为生存奔波,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健身,更甭提学练武术。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现在有太多打着为推动武术技艺发展而举办的比赛,出现了"不冠技艺冠金钱"的现象。
但我总觉得,武术也是一门实用技艺,尚武习武对人有莫大好处。武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步",内练"精、气、力、功"。不仅要求动作姿势、规格、技巧完美统一,更注重精神、意识、气息的全方位锻炼,所以说,武术有壮内强外的全面健身作用。作为国粹的武术若再受轻视,或向"舞术"方向发展,将是民族的悲哀。
止戈为武中华儿女扬武德
武术的内涵非常丰富,并不是单讲所谓的"能打"。《苌氏武技术》中讲:"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
中华武术是技艺,更是文化,蕴含着多种民族文化的成分,除肢体语言外,还汲天、地、人之长,将佛、儒、道、天文学合一,是东方哲学思想、人体医学、力学、技击术的完美结合。武术凝聚了中华文化的道德取向,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对做人提出了品行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往往对习武之人有误解,认为他们举止蛮横、头脑简单’要敬而远之。我在搜集整理形意拳传人轶事的10多年时间里,长期深度地与习武人有生活接触、情感思想交流,我感到这些传人是非常重视中华传统道德思想的养成,而且很自重。
如,形意拳宗师李老能要求学艺弟子必须知书达礼,具有"英雄肝胆菩萨心肠"、文人习武,能消除颓唐,振奋精神;武人学文,德艺齐练,提高貌相;形意拳理法大师郭云深则明确表示:"中华功夫体现的是中正仁和,浩然正气的博大与精微奥妙。凡中国功夫,无不讲究立身中正。练明劲以正其中。继承国术精粹,正心正德正身。小以之健体强身,大以之载這强国"。
何为武?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明确的讲明:止戈为武。止有两层意思,一是禁止强暴,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二是止有立足之意,人要有高尚精神,秉理而行。
我之所以推崇中华儿女尚武,是因为武术的精髓是修德修艺,修德为先。贯注了尚武精神的民众,言行举止有礼节、有修养,能体现出身强体健、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也为个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我13年来对武术的痴迷,也是希望能借史鉴今、启迪后人,为延绵中华文明与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尽微薄之力 慰藉先祖飨育后世
在为民间武术着书立传的同时,我更关注起一百年前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武术社团——中华武士会,倡导并成功组织了"中华武士会百年学术研讨会。"
天津"中华武士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却始终坚持倡导习武自强、自重人格,提升民众素质,提升武术文化层次,是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民间武术团体。虽然距今仅百年之遥,但官驿没有文字、史料没有记载,媒体缺少报道,令人感到遗憾。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2012年在天津中华武士会百年研讨会的筹备会上,有天津历史研究界的一些领导,也对天津中华武士会存在百年的事宜感到疑惑,令我遗憾。
我多年搜集的史料大多来自民间,且只言片语。与嫡传人的接触中,感觉他们对祖辈之豪、贤、侠精神也缺乏了解,继承意愿又乏志。且人员散落各地,彼此没有交流。
严峻的现实,逼迫我努力与圈内的朋友合作,搭建平台,邀请散落各地的传人,热心武术文化的传媒人士,召开"中华武士会百年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为弘扬民族精神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
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来天津与我交流中华武林豪杰的侠骨贤气,并把《形意拳侠》一书推荐给台湾逸文武术文化书商,在台湾面市。《形意拳侠(修订版)》一书成为了两岸中华儿女交流传统武术文化、中华习武人沟通之媒介,这让我很激动。
人生需要信念
13年上下求索路,确实走得很辛苦,我感觉到成事之艰难。
人,要懂得坦然接受现实,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奋斗的精神。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困难,有吃不上饭的吋候,也有遭人误解的委屈。还要看到,在与困难的斗争中,是一种快乐,会不断提升心智,不断迎来新生。
能在奋斗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我感到幸福。正是如此,才更让我感觉到信念的重要性。我把百余年间那些爱国为民却遭受历史湮沉的豪英侠士们的真实事迹重现今世,这是我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我的人生追求。我愿尽己全力,挖掘保护传统民间武术文化,慰藉先祖’飨育后世,实现传承民族文化之目的。
2005年,我摸到"形意拳1856年衍编于河北深州"的主脉搏,数次前往深州。几经辗转寻到形意拳、"程序八卦掌"传人程廷华的侄孙程增月时,发现老人有病无钱医,我的兜里仅有150元,毫不犹豫地拿出了100元交给老人医病。令耄耋老人动容,把从不示人,祖辈珍藏的慈禧御题的"可孝节风"牌匾提供给我。
2006年,我自费往返5000里路,采访半个世纪前在无锡传授形意拳技艺的芦台武师傅长荣(剑秋)的轶事。由于城市的拆迁,为寻找知情人带来很大困难,原本计划采访三、四天,为了满足愿望,在无锡停留了七天。实在是没钱了,我强忍,一天只吃一两个馒头将就,在商店门口的遮阳檐下过夜。
我的晚年的生活将与武术伴行,年岁越大些,研究武术文化的内涵会更深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