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桦读音 读柏桦诗《在清朝》—与其反讽不如说是反抗
《在清朝》柏桦 在清朝 安闲和理想越来越深 牛羊无事,百姓下棋 科举也大公无私 货币两地不同 有时还用谷物兑换 茶叶、丝、瓷器 在清朝 山水画臻于完美 纸张泛滥,风筝遍地 灯笼得了要领 一座座庙宇向南 财富似乎过分 在清朝 诗人不事营生、爱面子 饮酒落花,风和日丽 池塘的水很肥 二只鸭子迎风游泳 风马牛不相及 在清朝 一个人梦见一个人 夜读太史公,清晨扫地 而朝廷增设军机处 每年选拔长指甲的官吏 在清朝 多胡须和无胡须的人 严于身教,不苟言谈 农村人不愿认字 孩子们敬老 母亲屈从于儿子 在清朝 用款税激励人民 办水利、办学校、办祠堂 编印书籍、整理地方志 建筑弄得古香古色 在清朝 哲学如雨,科学不能适应 有一个人朝三暮四 无端端的着急 愤怒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他于一八四0年死去 注解: 1、这是一首诗人柏桦创作于1986年的诗,简单的百度一下,可以看到许多当代的诗歌评论家把它定义为一首反讽诗,认为诗人是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从而达到一种表褒实贬的效果。
我完全不同意这种简单拿来主义式的怀疑论调。 2、在前两段中,诗人通过牛羊无事、百姓下棋、科举大公无私、茶叶、瓷器的物物交换、完美的山水画、泛滥的纸张、遍地的风筝、得体的灯笼、一座座庙宇向南。
”等这些图画式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安详、富裕、自足的传统中国的画面。同时,开头一句诗人不动声色的这里安插了他的一个“理想”。
其实这个“理想”既为全文奠定了基调,也为后文展开埋下了伏笔。 3、“诗人不事营生,爱面子。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第三段一上来就写到了那个时代诗人的状态。这可谓是一种理想式的状态,是每个时代的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状态。
我们回到诗人写作的那个年代,1986年,现代诗歌经过80年代初的短暂复苏以后,面临着如火如荼的商品社会的冲击,诗人开始“事营生”,斯文扫地,诗人开始事营生。饮酒落花,爱面子的时日已经一去不复返。
正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让诗人把目光放到了100多年前的清朝,怀念那时的“池塘的水很肥,二只鸭子迎风游泳,风马牛不相及。” 4、“在清朝,一个人梦见一个人,夜读太史公,清晨扫地。
朝廷增设军机处,每年选拔长指甲的官吏。”夜读太史公,心怀天下,儒家的君子人格。 5、第五段,“严于身教,不苟言谈。农村人不愿认字。孩子们敬老,母亲屈从于儿子。”谈修身齐家,孝敬,以及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
用款税激励人民,办水利,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办学校、办祠堂、编印书籍、整理地方志,对教育、宗祠、地方文化的重视,亦是传统中国乡绅地方自治的一大特色。 6、理解此诗最关键在于最后一段,“哲学如雨,科学不能适应”,这是1840年以前的中国,礼乐社会是高度哲学化的,四书五经作为儒家哲学的经典,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而科学被贬为“巧技”,而备受轻视,没有生存的土壤。
所以说“哲学如雨,科学不能适应。” 7、紧接着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朝三暮四”,并“无端端的”着急,他着急什么呢,为什么愤怒,当然是“科学不能适应”,他渴望科学,渴望科学能够带来幸福,能够造福人类,“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于传统礼乐中国,对于哲学如雨,科学不能适应的世道,“愤怒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 8、文章的末尾,“他于一八四0年死去。”这是全诗最重要的一个点睛之笔。1840发生了鸦片战争,被视为传统中国和近现代中国的一个分界点,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以英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用枪炮和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时,他的科学理想最终破灭,这个“他”便在1840年死去。同时,这也是一个隐喻,说的“清朝”这个传统中国的死去。 9、“朝三暮四”,“无端端的”这种春秋式的笔法表明了诗人对文中那个人无端端的“他”的理想的贬抑,从而褒扬达到褒扬另外一种理想的效果。
这个理想就是诗人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和首句呼应,题目就是答案“在清朝”。
10、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反抗而不是反讽呢?许多诗歌评论家认为,这是在讽刺一个清谈成风、科学放逐、夜郎自大的时代,以及焚心如火的志士,还得眼睁睁带着愤怒,“于一八四O年死去”。这完全是无中生有。这样的怀疑论把整个诗给生生的庸俗化了。
这种理解消解了诗人隐藏在诗中的精髓,就是“理想。” 11、费那么多精力解释此词,主要是因为我喜欢这首诗,我不喜欢那些诗歌评论家的解释,我的解释要比他们强大许多。他们无非是拿来了一个“反讽”这个舶来词汇,而我却直接把这首诗歌接上了以杜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人“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淳”的伟大的理想主义诗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