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策文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

2017-1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 南策文 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62 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籍贯湖北浠水. 南策文,1962年生,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 南策文 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62 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籍贯湖北浠水。 南策文,1962年生,博士,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曾于1990~1991任美国New Mexico大学微观工程陶瓷中心研究科学家,1994-1995任美国California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材料系客座教授, 1996-1997任德国Saarlandes大学纳米材料研究所Humboldt研究员,1999任美国Rutgers大学客座教授。

1991-1994,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金属─非金属复合新技术、特种制备技术”专题第二负责人,曾承担“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所获奖项: 1985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并由Pergamon出版公司在其“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系列中出版一期十几万字的专著。

获得过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199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美国陶瓷学会Edward C.

Henry奖(1999)、美国ISI Citation Classic奖(2000)、北京市科学技术1等奖(2002)等。在功能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学术上侧重材料物理与基础方面。 学术理论: 南策文在非均质材料(如陶瓷、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质关系理论这个材料科学前沿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创造性地运用多重散射理论、渗流理论、分形学等把无机材料的宏观性质与显微结构联系起来,得出定量描述,建立了无机非均质材料显微(结构)物理模型。

这个理论模型已在材料研究中显示出其成功性。如他已应用这个理论对复合离子导体这一新型材料的组成、显微结构与电性质进行了成功的描述与预示。

应用这个理论方法指出了十多年来普遍被接受的关于分相玻璃应力(奇异)双折射的Takamori—Tomozawa理论中的错误,并提出新的理论描述。他的工作对材料科学理论及材料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于材料科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主要成绩: 1. 发展了量子物理中多重散射理论,对非均质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模拟,提出了材料显微结构物理的概念,建立了描述及预示材料显微结构─性质定量关系的理论框架。

2. 首次建立了压电、热释电复合材料及陶瓷的热─力─电交叉耦合场响应,以及压电相─压磁相复合材料的乘积磁电效应的严密散射理论,对这一类功能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质关系给出了一系列定量描述和预示。

3. 建立了描述及预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热弹、弹塑性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弹塑性问题的对应原理;成功地进行了金属—陶瓷梯度材料计算设计。 4. 对复合固态电解质、半导体敏感陶瓷电性质(包括强非线性电性质)提出了系列定量描述及预示;发展了确定复合材料(及陶瓷)界面(及晶界)对其输运性质影响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分相玻璃奇异双折射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