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贵州省委委员 贵州镇远县委书记刘建新:走一条有特色的小康之路
镇远县在黔东南州要求2018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下,自加压力,明确提出在2016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镇远是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怎样全面实现小康?镇远县委书记刘建新认为,要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工业推动跨越、以文化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强化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五个方面着手,闯出一条率先小康的特色之路——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就是要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旅游服务行业转移。
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种粮补贴等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民增收的直接拉力和支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民增收拓展更大空间。同时,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012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了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对镇远工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力。今年,镇远要实施工业项目15个以上,完成工业产业投资10亿元,统筹推进“产城合一、联动发展”;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企业落地、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用地困难、资金匮乏等困难和问题。
镇远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地,拥有6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当前,镇远正面临文化旅游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国家、省、州关于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都有利于镇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步伐,因此,镇远要把政策蕴含的巨大能量转化为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契机,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部署,把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镇远建成文化旅游大县。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有生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要素。镇远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县域经济建设领域全面向民营经济开放,同时推出为民企提供培训服务和各类优秀人才等政策扶持。用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和微型企业发展“3个15万元”政策,着力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产业布局散、市场占有率低等突出问题。
力争到2015年,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值、提供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全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50%和70%。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镇远要依靠城镇化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突出实施“城镇带县”战略,加快以芽溪新城、黔东工业新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寨延伸覆盖,创造条件乡改镇(街道),确保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同时,在同步推进“三化”过程中,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贫困乡“摘帽”作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订村庄整治计划并逐年推进,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使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找准差距,以“敢闯新路、勇于超越、永不满足”的精神,坚持走一条具有镇远特色、符合镇远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小康之路。(记者 杨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