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义】盾安集团 姚新义个人简介
2009年度风云浙商,196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盾安集团创始人,高级经济师,现任盾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并担任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人大代表。现任盾安集团董事局主席。先后荣获“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中国经营大师、中国民营企业年度人物、浙江省民营经济功勋人物、浙江经济年度人物”等称号。
与大多数浙商相比,姚新义的背景并无特殊之处:初中毕业后当了三年农民,然后去了一家乡镇工厂当工人。1987年,23岁的他开始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之后,他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半历程。
姚新义的这20年,正值改革开放的黄金岁月。如今,这个盾安集团领头人正悄然占据着全球冷配行业的领军者地位。
显然,他的目标不仅仅止于此。在他的案头,摆放着关于美国ge、日本三井等企业的多本着作。他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雄心,谦逊地表示这些企业是盾安的榜样。
仅仅在一个行业有所作为,早已无法涵盖他的梦想。从机械制造业,到资源性领域,再到未来的金融业,盾安企业王国渐趋成形。
当年或许正是感受到了某种涌动的热潮,姚新义在老家创办了盾安集团的前身——振兴弹簧厂。小小的弹簧厂几经风雨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如果说2003年之前的盾安是一家以专业化着称的制造型企业,那么,在这一年之后,盾安先后进军房地产、大农业等领域,开始了多元化之旅。
在多次去美国、日本等国观摩、学习后,为了转变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他甚至要求集团人力资源部把每年组团出国考察作为一项制度来实施。
姚新义 - 传奇历程
从1987年的那个起点开始,21年沉浮的光阴,把姚新义淬炼成中国出类拔萃的一代企业家。
姚新义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者说才刚刚开始。对于中国的过去30年而言,一个独立商人阶层的崛起,是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分。“梦想在远方”的姚新义的过去及其奋斗历程,是理解店口社会变迁乃至中国经济转型最好的案例。心愿、祠堂及村庄往事
1985年的一个夜晚,姚新义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回家的小山路上。
从工厂下班回家的这段路上,姚和父亲发生了争吵。青年技工姚新义想从集体企业辞职单干,遭到了身为老钳工的姚父的强烈反对。
邓公改革让整个社会加快了步伐,当年的中国,已有无数个姚新义开始个人意识的苏醒。在1985年的店口小镇,零星的个私企业在各个小村庄里起步。
“我开始蠢蠢欲动。”多年以后,姚新义回忆,个人办厂的风潮已在社会上掀起。1986年,崔健拿着一把破吉他唱着《一无所有》,那是中国一代年轻人的集体情绪。而在那个小村庄里,姚新义的心愿不断发酵:娶一房老婆,买一辆摩托车,建一幢三层小洋楼。
1987年,因为一次工伤事故休息在家的姚赴外闯荡。当年9月26日,他注册成立振兴弹簧厂。这间设在里市坞村的小作坊,面积为18平方米,其中一半是猪舍。
一个极度“短缺”的中国,带来了姚氏小工厂的红火生意。他的小作坊大胆地在本地吃进大量产品,然后组织姚氏家族成员四处兜揽合同。姚在这一阶段表现出独特的冒险精神,后来他明白,这是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说的企业家必备的要素之一。
如果仅满足于简单加工和贸易差价,也许姚新义今天充其量只是一个乡村小老板。尽可能抓住机会,不断跃上新台阶,是姚氏成功的经营哲学之一,这在1990年春节表现于一个偶然的饭局上。
当时饭桌上有人感慨,大学生怎么为我们初中生跑供销了?中国掀起的新一轮下海经商办厂热,就以这样通俗的方式钻到了姚的耳朵里。敏感的姚新义,当年着手产业转型,从贸易为主转向实业。生产柴油机配件,这门生意让他积累起几百万资产。
1991年,姚涉足空调配件领域,进入截止阀生产。后来将这个产品做到全球最大的姚,在涉足之初有过无数次失败的试验,其间历经九死一生。屡败屡战的姚,终于在1991年底在一张饭桌边上试验成功截止阀。次年,他租下里市坞村的老祠堂,开始批量生产。股权、笔记本及富豪俱乐部
1993年夏天,天气大热,被同时烤热的还有一个小平“南巡”后的中国。在当年的购买热潮中,姚成功在江浙一带打开市场,并随后把目光盯上珠三角,让截止阀南下,进军中国知名空调企业,以直取要害。
国内市场的打开,并没有让姚就此驻足。很快,他把截止阀送到了日本人手里,琢磨进入国际市场。“日立”的一位技术官把乡村工厂的这些配件放到了一面放大镜下。他告诉姚:质量没问题,但铜铸配件表面有小气泡。这种苛刻的工艺要求,反而使姚萌生出为其配套的强烈愿望。
后来,“盾安”成为“日立”、“三菱”的供应基地。姚新义说,合作一年后,企业理念大变,这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如雪花般飞来的订单,使“盾安”迅速走上扩张之路。
从1993年至1997年,短短5年时间,姚的企业就像坐着火箭一样,一下子冲刺到了店口企业族群的前列。1997年起,姚新义领导下的企业,从早年的乡村工厂向着现代公司脱胎换骨。
姚在改造企业的过程中,上演过一个经典场面:一次姚父到企业指点,姚尊敬而又严肃地对其父亲说,企业不是个人的,它属于社会。
2000年,急于摆脱家族色彩的姚新义着手改制。姚面对全体职员宣布:“只要你行,不管你姓不姓姚,我都给你股权,分享收益。”“盾安”全面推行的规范化股份制改造,使大批中高层骨干员工通过认购,持有了股份。
次年,“盾安”销售额破纪录地达到了10亿元。奉守“诚信比命还重”格言的姚,兑现豪言,把2000多万元分给持股者。他在大会上称:“10亿元销售额,是因为在座的各位不是在为我姚新义打工。”
姚新义的豪举,让他作为典型出现在了店口镇的《政府工作报告》上:“‘盾安’改制改出了一大批富翁。”当年起,“盾安”成了一个“富翁俱乐部”的消息不胫而走。
姚新义超前的股权社会化步伐,来自于其对企业及人才的理解:“企业怎样才能搞大?就是把最好的人凝聚起来。”
“盾安”的脱胎换骨,一条清晰的主线是姚本人的“破茧成蝶”。姚完成这个转变,留下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形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常年带一公文包,一听到别人的精彩观点,马上拿出一本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来。而在里市坞村昏黄的灯光下,求学时代甚为淘气顽皮的姚,认真研读着《资本论》。
今天身为盾安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姚新义,他的谈话兴趣点始于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是平的吗?”姚说,一个企业如果错过全球化,就会错过一个时代。
当年那个极善交际、全身流淌着无畏精神的姚新义依然本色如初,而观念已与世界同步的姚,更喜欢在店口那个私人会所里安静地阅读。显然,他的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一句最中国的格言,可概括这个中国式企业家的进步过程——学以致用。资本、多元化及企业家俱乐部
2001年,“盾安”总部迁往杭州,姚将此举的目的表述为:“赴大城市揽才,拓宽自身视野。”
稍感意外的是,店口镇政府对“盾安”此举持双手赞成。他们的态度是,孩子养大了,需要远游。由此可见店口一地和谐的政商关系,而姚的事业在杭州再次进入加速跑。
“盾安”一如既往地表现了对技术的专注。当年12月,“盾安”旗下三尚机电公司携手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重组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同年,“盾安环境”在杭州设立中央空调研究院,这是国内首家由民营企业投资的中央空调专业科研机构。
对于制造技术的热情,使“盾安”抓住了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这一轮新的时代浪潮。至2007年,它已构建起一个规模宏大的制冷产业生产基地,其在中国制冷行业的龙头地位不容撼动。
从2003年起,通过制造积聚起资金实力的“盾安”走上多元化扩张之路,并初露其在资本运作领域的野心。2004年7月,“盾安环境”A股(002011)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令业界刮目相看。
至2007年,“盾安”已涉足民爆、地产、农业、资源与能源开发等行业,建立起一个拥有20余家控股子公司的清晰化集团架构,其年销售额逾70亿元。张弛有度的扩张步伐,带给它的结果是五大产业群的并行发展。
“主导起草或参与制定、修订了近2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对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公开资料表明,即使在多元经营时代,“盾安”并未丢失技术立身传统。追求卓越,成为一个行业的标高,是其在制造业领域长袖善舞的秘诀之一。
从一家乡村企业,转变成一个庞大的控股集团,构建清晰的公司价值观和文化,成为黏合“盾安”旗下公司的最好向心力。这些文化,不乏姚新义的个人烙印及店口带给他的影响。
“盾安”在外界广为人知的一个文本是《企业宪章》。这套企业文化教材,贯穿公平、责任的企业公民理念。为践行这一价值观,姚在企业内部设立文化推广委员会,每年预算划出近千万培训费用,安排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出国学习。员工为此评价姚是个好人。
从900元资本起家的姚新义,毫不吝啬股份,他把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化团队,看成是“盾安”最重要的资产。为率领“盾安”旗下的各大子公司开疆拓土,姚提出要把“盾安”打造成一个“企业家俱乐部”,并亲自退居二线,以鼓励培养属下的战略决策能力。
深知“财散人聚”道理、不惜放权的姚新义,看起来像是一个英特尔传奇拯救者安迪?格鲁夫所说的“偏执狂”式的企业家。
为不断把“盾安”事业推向前,“盾安”《企业宪章》“生存法则”第一条是:永远比别人努力一点,永远比别人领先一步。警示员工居安思危,是姚擅长的一套手法。
在喜气洋洋的公司20周年庆典上,姚说:“20年辉煌是一场庆典,更应是一次反思。”2008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姚号召全体上下讨论“艰苦创业”。“不要做温水中的青蛙!”他给企业的定位是,永远处于创业阶段。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被视为“盾安”成功的必备基因。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姚在企业内部提出,踏上第三次创业的征程。征途的路径指向是:“产业经营+资本运作”。
姚表示,中国经济正由产品经济时代进入到金融资本时代,“盾安”将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构建新的融资平台,以充分放大企业市值。不难发现,这也正是那些西方跨国公司们走过的历程。姚新义900元资本的21年之旅,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姚氏的成功路径无法复制。但历史对于那些希望改变自我命运,对于那些白手起家渴望奇迹的后来者而言,依然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