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至成将军简介 哪位开国将军曾照顾毛岸英八年? 杨至成简历
5月24日,笔者见到杨至成之子杨子江。他告诉笔者:“黄洋界保卫战的那门迫击炮就是父亲从仓库里找出来的,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红军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因为这声炮响让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吓得狼狈逃窜,毛泽东听闻后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由此,杨子江打开追溯的闸门,回忆起父亲杨至成。
四次受伤结缘后勤
贵州谚语道:“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1903年,杨至成出生在穷困的黔东南三穗县侗乡。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遭歹徒谋害死于非命。母亲一人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养育杨至成,还有他之上的一兄一姐长大成人。杨至成从小就很懂事,放学后主动帮着家里放牛放鸭,为母亲分忧。
根据资料记载,杨至成11岁进入县高级小学,14岁被省甲科农业学校养蚕专业录取,在这一时期接触到先进的思想,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五期高材生。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杨至成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这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是需要非凡勇气和意志才能作出的决定。从此以后,杨至成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在主持后勤工作前,杨至成是冲锋陷阵的老红军战士。他参加了1927年南昌武装起义、1928年湘南起义,随后跟朱德上了井冈山。但按照杨子江的解释,父亲与后勤结缘始于四次在前线受伤的经历。湘南起义中,杨至成右腿负伤。
此后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杨至成被任命为师部副官长,从事后勤工作,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我军后勤。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杨至成任红四军28团4连连长。在井冈山保卫战中,杨至成和敌人拼刺刀身负重伤,朱德提名让在医院养伤的杨至成担任留守处主任,毛泽东也认为他做连长太屈才,批准提拔为留守主任,让他负责管理伤病员、部队的给养和医药供应工作;1929年在大余战斗中,杨至成左脚受伤后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部副官长;1932年7月广东南雄水口战役因抢救伤员腹部受伤,被任命为红军总供给部部长,这是红军后勤一把手的位子,名副其实的“红军大管家”。
“父亲从此正式成为专职后勤的领导人。听父亲讲这段历史,他与后勤结缘是‘机缘巧合’,但父亲办事踏实负责,又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学历文化人,这两点是他最终成长为‘红军大管家’的最重要因素。”杨子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