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人代表作 “四个女人一台戏”哈尔滨大剧院将上演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
人民网哈尔滨3月16日电(焦洋)3月24日-25日,集张爱玲、王安忆、许鞍华和焦媛四位才女演绎的经典剧目《金锁记》将登陆哈尔滨大剧院,作为首届哈尔滨之春国际戏剧节的展演剧目。《金锁记》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翻译家傅雷称其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金锁记》曾被各种艺术形式以各种版本演绎,2009年由海派作家王安忆编剧、金马金像奖导演许鞍华执导,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主演的粤语版话剧《金锁记》一经问世,迅速收获极佳口碑,一度创下香港舞台剧演出场次纪录;2011年首次在内地演出,扎实的文本基础、独到的舞台呈现与出众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编剧王安忆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王安忆的《金锁记》最早是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
2004年,黄蜀芹导演、吴冕主演的普通话版《金锁记》被搬上了舞台。王安忆认为,戏剧是文学的塔尖,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戏剧肯定是不可攀登的高峰。为此,《金锁记》的创作中,王安忆曾三易其稿。
在王安忆的这个剧本里,小说中曹七巧儿子长白的“戏份”全部删去,《金锁记》围绕主角曹七巧的一生,变成了母女两代人的故事,上部着重写七巧,下部集中写长安。两代人的故事也凸显了原著的精髓、戏剧的张力。
5年之后,香港焦媛实验剧团找到王安忆,同一个剧本在“粤语化”之后,被搬上香港舞台。完全不同的创作阵容,这版《金锁记》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舞台光华,比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版本,更合乎很多观众心目中的那个《金锁记》和曹七巧。粤语版《金锁记》弥补了王安忆的遗憾。
《金锁记》的导演许鞍华是一位有三十多年电影从业经历的资深导演,其作品多次获得金马奖、金像奖、华语传媒大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国际国内重量级奖项。《金锁记》是许鞍华的第一个话剧作品。在舞台处理上,许鞍华选择了简约“留白式”的舞美呈现,整个舞台几乎没有用写实方法呈现旧上海的场景。
异常简单的舞台,白色的藩篱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许鞍华说,没有了布景、环境的限制,舞台上的自由度可以更大,从实到虚再到实,“有着更自由的空间”。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饰演《金锁记》中的女主角曹七巧,也是她首次尝试这样“压抑”的角色。为了演好人物,许鞍华要求焦媛“缠脚上阵”,希望她能体验昔日女人“三寸金莲”的步姿。焦媛实验剧团以一种充沛投入的情绪与收放自如的表演张力,极大地填充了舞台剧因使用粤语给许多观众带来的接受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