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育国器、强国音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2月17日日前,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在就音乐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接受专访时,提出中国音乐学院十二个字的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执掌中国音乐学院:承国学 扬国韵 育国器 强国音中国音乐学院是以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历经九任院长的共同努力,独创性地探索和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自我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中国艺术方向的优秀人才,素有"民族音乐家的摇篮"和"民族音乐殿堂&q

北京2月17日日前,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在就音乐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接受专访时,提出中国音乐学院十二个字的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

执掌中国音乐学院:承国学 扬国韵 育国器 强国音

中国音乐学院是以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历经九任院长的共同努力,独创性地探索和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自我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中国艺术方向的优秀人才,素有“民族音乐家的摇篮”和“民族音乐殿堂”的美誉。

对于中国音乐学院的今后发展,王黎光表示,中国音乐学院必须牢记发展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建校初衷,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之音乐精髓,建立中国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中国自己的艺术人才、创作中国自己的音乐作品。“我提出了中国音乐学院十二个字的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要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到了检阅办学成果的最高度。”

承国学:国之典,人之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国音乐学院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扬国韵:形之雅,声之悦。彰显传统文化自然本真、含蓄悠远、生生不息的高雅气质,使中国音乐独秀世界之巅,绽放百姓人家。

育国器:天之器,地之品。塑造人文底蕴深厚、行为举止阳光、音乐艺术精湛的综合人才,养学子平凡而高尚、普通而卓越之大气。

强国音:礼之国,乐之根。深植“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的办学基因,遵循建校宗旨。创艺术包容气氛,建文化警示机制,实现世界一流跨越式内涵发展。

学音乐要花多少钱? 家庭情况不是决定性因素

外界普遍认为,学音乐之路真得很苦很苦,又需要花很多钱,普通工薪家庭难以承受。对此,王黎光表示,学习音乐必须吃得了苦。音乐艺术的学习首先要从技术学习开始,器乐表演专业的技巧需要不断重复若干年枯燥乏味的练习,作曲技巧更是要面对大量艰辛复杂的习题作业,尤其是声乐表演专业的技巧问题,看不见摸不着,必须经历苦苦练习、慢慢感悟等。同时,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是学习音乐艺术多年延续下来的必要手段。

至于学音乐要花多少钱,王院长说,一般从六岁开始学习专业技术到考上大学之前,花费是不少的,每个老师根据自己和学生的情况收取学费也是常见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特别说明,这个收取学费的情况和黑钱交易考大学不是一回事儿!我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学习艺术需要天分和优秀的老师指导,家长们切记不要主观望子成龙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明明不是学习艺术的材料而非要实现家长自己的梦想,其结果就是,付出很多又耽误了孩子前程。”

至于什么样的家庭有可能考入音乐类院校?王黎光认为“这没有标准答案”,王院长用自己为例现身说法:“我学习音乐就是从爱好开始的,我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医生,兄弟姐妹都是军人出身,唯独我没有子承父业而走上了学习音乐艺术的道路。家庭情况不一定就是绝对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报考本科层次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只需要达到当地二本线的65%。王黎光表示,“这个标准低了”。目前有这样的偏见,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需要太高,也不可否认存在着这样的社会认识,学生学习不好,家长无奈说,那就考艺术吧。这样的偏见是与部分艺术教育者重视技巧轻视人文的教学理念分不开的,根源上是浮躁功利的社会思潮。多年来,成名成星的部分艺人暴露出学识修养不够,道德品质不高,但不妨碍他们活跃在媒体上接受粉丝的崇拜等现象也起了误导作用。“我认为,文艺的健康发展要求文艺工作者文化素养不仅不能低,而且要比自然科学类的要求更高,想学好艺术必须有相当高的文化底蕴。”

正在规划音乐专业和国学通史协同互动式教育

2015年,王黎光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对于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学科设置布局等问题,王院长表示,中国音乐学院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多任院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面对全球艺术院校办学竞争激烈,谁的文化底蕴深厚谁赢,谁的教学管理科学并适应当代艺术教育发展规律谁赢。艺术可以追求个性,管理则恰恰相反。显然,目前要面对的是如何解决大学管理和独特的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体系建立的问题。

王黎光认为,文化和艺术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各类艺术形式的专业技术问题,四年大学足够解决的了,“功夫在诗外”的艺术修养需要终身修炼才能达到,如果学习之初就放弃了人文修养,走到头也就是个艺人而已,绝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不可否认,“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意识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依然存在。中国音乐学院不仅仅有能力培养出无数诠释中国文化艺术的钢琴家、小提琴家,还要培养出无数古琴、古筝大师,竹笛大师及二胡大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伟大目标。

在多元化的时代,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就没有资格成为多元中的一元。中国器乐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历经几代中国艺术家的艰辛探索,无论是乐器改良、技巧演变、作品创作等,都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王黎光认为,不是西洋乐器比中国乐器有魅力,而是中国器乐作品太少。

王院长以小提琴和二胡做比较:小提琴的作品从18世纪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浪漫乐派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再到民族乐派的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德沃夏克等等,风格广泛,题材丰富并百听不厌,没有哪个人能在有生之年演奏完这些音乐大师的全部作品。二胡的情况就略有不足,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演奏《二泉映月》的尴尬让我们有一段时间不得不面对,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现象,但也确有此情此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巨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这种力量和自信无法从抄袭和复制中得来,只能从继承和创新中崛起。中国器乐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及研究着手,高度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

王院长透露,中国音乐学院正在规划音乐专业和国学通识协同互动式教育的课程设置,使中国精神成为未来中国艺术家的内核。音乐教育要技术层面和创作新作品一起抓,同时还要提高国学课程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和中华民族的温情和敬意。当学生自豪“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大中华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时,他们自然就会创作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中国音乐学院未来的音乐教育中,运用我们的教学优势,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收演奏中外器乐的学子,大家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人学习中国器乐,也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人学习西洋乐器的最终目的是演奏美妙的中国乐曲。

王院长表示,中国音乐学院更注重将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吸取并落实到中国文化的本真当中来,以其“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教育为手段,最终达到诠释中国音乐的目的。说白了就是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音乐作品,展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文化胸襟,用中国乐器演奏中国音乐作品,夯实中国音乐不可复制的文化唯一,加之成就突出的中国声乐(俗称民歌)、中国音乐学等,由此而建立中国音乐学院全面学科均衡发展,特色学科重点扶持的办学方针,始终如一地坚持中国文化特色不变。

王黎光的两个“12年”:用12年成为电视人,再用12年成为电影人

王黎光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91年至2003年先后任北京电视台总编室科长、台长办公室副主任、新闻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主编:《北京新闻》、《北京您早》、《晚间新闻报道》、《今日话题》、《第七日》、《首都经济报道》、《纪实报道》等新闻栏目),2003年至2015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2015年11月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对于自己的从业经历,王黎光笑着说,“我有两个‘12年’: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一干就是12年;2003年调任北京电影学院,一干又是12年。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次就业定终身,每一次从业都是为下一次从业打基础。就我们艺术行业来说,算是‘人生采风’吧。我用12年成为电视人,再用12年成为电影人,叶落总要归根,最后的职业回归到我的音乐艺术本行儿了。过去的24年中,我把音乐创作始终放在首位,俗话说,这是我的看家本事,是老本行儿。”

在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王黎光主编《北京新闻》等多个重要栏目,新闻报道任务繁忙,但还是抽出时间创作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京华烟云》等音乐作品,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发现》也被广为流传。在北京电影学院工作,他分管学生工作,时间比在电视台充裕了很多,创作了电影《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电视剧《贞观长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音乐作品,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奖项。

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前景,王院长谈到,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教育规律是我们都该关注的大课题,我们对教育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一些问题。大学是学术的载体还是人的载体?大学和人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好?如今一到毕业季,总有些校长们精彩发声,致辞越来越华丽,但并不是自己所写,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差,都不是自愿学的。

最后,王院长总结说,大学的品味不能受校长个人的嗜好而左右,大学的品质不能因校长的虚张来衡量;个人的嗜好凌驾于大学之上的结果就是学科偏、学术腐,个人的虚张凌驾于大学之上的后果就是信仰无、众人欺。一个没有品位和品质的大学是没有尊严的,而大学的尊严不是大学校长的尊严,是学术的尊严,科学的尊严。不用畅想太长久的目标,解决好当下这一现象就足以看到今后的教育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