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这样说话的院士真不多 敢说话的院士邹承鲁 这位院士的话句句戳心!

2017-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治不好!日前,在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的诸多话,让现场数百名听众掌声不断--现将樊院士的观点摘编如下,句句戳心!本文根据樊代明院士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演讲速记整理,有删节1.说医学研究:我们发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治病无关,这样的医学研究,这样的医学教育不改行吗?我们用解剖刀把整体变成了器官,用显微镜把器官变成了细胞,又把器官变成了分子,然后在分子之间不能自拔,有医生告诉我"我是个搞分子的&qu

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治不好!日前,在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的诸多话,让现场数百名听众掌声不断……

现将樊院士的观点摘编如下,句句戳心!

本文根据樊代明院士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演讲速记整理,有删节

1、说医学研究:我们发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治病无关,这样的医学研究,这样的医学教育不改行吗?

我们用解剖刀把整体变成了器官,用显微镜把器官变成了细胞,又把器官变成了分子,然后在分子之间不能自拔,有医生告诉我“我是个搞分子的”,但是你搞了个分子和人没关系。这样下去能行吗?


我们不能永远在微观世界孤芳自赏,我们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治病无关。10年前统计了一个人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101篇论文,到现在发现就1篇有用,剩下100篇都没有用。

医学与人文体无完肤,基础与临床隔河相望,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这样的医学研究,这样的医学教育不改行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实现了科学化,但丢掉了人文关怀;医学实现了现代化,但丢掉了先进性;医学实现了智能化,但同时丢掉了真实性。你说医学还是医学,你说医生还是医生吗?

2、说生活方式:人要有规律,12点还加班,那是谋财害命啊!

什么事情都有规律,人是一个整体,离不开天。天冷了加几件衣服,天热了脱几件衣服,若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药都没有用。


不仅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无论是西安的杨柳,还是北京的杨柳,都是3月发芽,这个规律不会改。

人的24小时,12个时辰都是变化的。我当住院医师时,12点吃完夜班饭,还要值班、加班,那是要我们早死啊。

肿瘤为什么有的治得好,有的治得不好?因为肿瘤细胞每天开合几次,正常细胞也是每天开合几次,但是不同步的。违背作息时间,那不是谋财害命吗?

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导致相互猜忌、相互设防,你说你会过得好吗?难怪《黄帝内经》用30%写医学,剩下都在写其他的。

3、说临床治病: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治不好。

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个医生和病人的错误,医生说:有病就要治;病人说:病都是治好的。这是错滴!

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治不好。比如最常见的感冒,感冒是我们治好的吗?许多感冒不治也好。可是那么多罕见病,到现在依然是没药可治的。

有种能力叫自愈力。但现在人体的自愈力大幅下降,一个小小的伤口都要化脓啊,都要用抗生素啊。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是老死的,有的是病入膏肓,但是我们还要治。老百姓一辈子存了那么点钱,都在最后半年被花光了。

将来,一切和人体有关的知识都应该纳入医学,所以未来必然是“整合医学”。

4、说医学分科:现在的医生分科越来越细,出现很大问题!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现在走向了极端,那么我们有问题了。

我们过去给病人会诊,都是说人家得了什么病,现在全国医院会诊都是说人家得的不是什么病。我们给一个病人会诊,病人躺在这。这科医生说,这病和我们无关,那科医生说,这病也和我们无关……

我跟病人说你起来吧,医生都说你没病,你躺在着干啥呢?现在病人病了,到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现在什么是最好的医生?ICU医生是最好的,因为他什么都会,第二好的就是刚毕业的医学生,他刚学完什么都会!

所以我们要还器官给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回到临床,从药师回到医师,要身心并重,要医护并重,要中西医并重,要防治并重。这样才叫医生,这样才叫医学。

5、说好医生标准: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

科学是必然性,但医学常有偶然性。科学是强调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的结果,而医学是不一样的,从百分之零到百分之百任何的可能性都存在。所以我们总是出现例外和意外。所以什么是好医生?就是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

我们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以偏概全。有的医生用指南给你看病,这怎么行呢?

指南是什么,指南是老医生总结的,只能覆盖80%,还有20%覆盖不到。现在中国的指南,一部分是中国人的材料,还有很多是从外国借鉴的,洋人吃羊肉、喝洋酒,能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指南都到8版了,我说7版就可以了,他说7版有错,6版有错,5版有错,1版全是错,那你拿这个看病能行吗?指南只能供我们参考!

医学不止是科学,还有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只能以科学的理论帮助医学,但不能束缚医学,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我们用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这取代医生。

=========

11月23日5时22分,83岁的邹承鲁院士走了,也停止了为维护科学尊严的呐喊。

邹先生是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邹先生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制工作。这一重大发现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不亚于中国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他一反多年来在学术界只做不说的习惯,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在很多科学家都沉默的时候,拆穿一个又一个骗局:“核酸风波”、“基因皇后”、“人体器官克隆”……

容不得对科学的亵渎

“这是他的性格使然。

他很正直,‘不说’太不符合他的为人,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不止一位老朋友这样评价邹承鲁。

翟中和院士与邹先生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邹先生刚从英国回来,翟中和院士刚从苏联归国,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一位老先生正在前面慷慨激昂地发言,突然,邹承鲁从后排座位上站了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这个直率的年轻人是谁?”翟中和当时吃了一惊:尊老是学界的传统,他自己就是一个直率的人,可是要在公开场合反驳老先生的意见,自己还没有这个勇气。

1957年,许根俊院士被分配到邹先生所在的实验室,当年他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但邹先生作为他的导师也才34岁。在实验室里,邹先生的“凶”是出了名的:他喜欢刨根问底,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引来相关的问题,直到学生彻底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正是因为对科学发自内心的尊重,邹先生才容不得对科学有丝毫亵渎。

拆穿一个又一个骗局

2001年2月在上海和北京分别召开了“全国核酸类物质功能及应用研讨会”、“中国核酸类物质应用与健康相关产业发展听证会”。一些生化学会的会员出席会议并为核酸摇旗呐喊。

作为生化学会的理事长,邹先生站出来接受媒体的专访:核酸作为营养物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一些核酸营养品支持者在“偷换概念”,他们采取的手法是,把“核酸类物质”偷换成“核酸”,把“代谢”偷换成“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