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仁和陈冠希 朴树和陈冠希:两种极端 两面镜子
这个年末,新专辑一拖再拖的朴树又发布了一首新歌,而在不久前的微博撕林风波后消停了一阵的陈冠希突然宣布签约摩登天空。两件看起来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事情,吸引了我们的兴趣。这两位前后脚踏入歌坛的歌手,已经成为华语乐坛最奇特的“存在”,而从他们极端的案例中,折射出的不只是个人成长这么简单。
两位“New Boy”
时间回到21世纪前。1999年1月,朴树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随即便以一曲《白桦林》红遍大江南北。我们还记得,这首歌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媒体的“疑问”,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一无唱功二无台风的年轻人是怎么火起来的?还有一个问题,这首歌不就是“抄”俄罗斯民歌吗?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朴树的“成名之路”。出道第一年,朴树就登上了200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位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是,对于朴树的歌迷来说,《白桦林》可能只是佐料,真正的大餐是《妈妈,我》、《别,千万别》、《活着》这些“青春的残酷自白”,尽管并不以校园民谣自居,但在校园民谣没落多年的那个年代,没有谁比朴树更准确的抓住了年轻人的“痛点”,虽然他们长大以后都会觉得那未免有些“强说愁”。
朴树《我去2000》封面
在朴树出道的同一年,2500公里外的香港,另一位“New Boy”进入娱乐圈,他就是陈冠希。
陈冠希入行,有着天然的优势,他父亲跟娱乐圈一直关系密切。通常的说法,陈冠希入行是从参与黎明的一支广告开始,因为陈爸爸和黎爸爸是朋友。又因为陈爸爸跟英皇的老大杨受成也是朋友,加上英皇一个谢霆锋当时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搞”,英皇正好需要一个帅气的青春偶像可以接谢霆锋的班。
于是,陈冠希一入行,就获得了英皇的力捧,然后迅速上位。2002年,谢霆锋“顶包案”事发,演艺生涯受到影响,陈冠希一跃而成英皇的当家小生。总之,星途一片光明。
陈冠希与父亲陈泽民
两个“病人”
2000年登上“春晚”之后,朴树的演艺事业开始步入高峰。与周迅的恋爱,拍电影,歌曲被郭富城和范玮琪等港台歌手翻唱,看起来,他已经坐稳了一线歌手的位置。
朴树的负面新闻也接踵而至,起先还只是不善言辞,不爱说话,逐渐发展成出席活动不接受采访,活动现场突然拂袖而去,还有一拖再拖的新专辑,朴树的“病人”形象开始成为坊间话题。
2003年年底,朴树推出新专辑《生如夏花》,正版销量突破50万。几乎可以说是内地唱片业“最后的辉煌”。2004年开始,“彩铃一响,黄金万两”,网络歌曲纷至沓来。“病人”朴树也陷入了长达十年的沉寂。
这十年间,朴树的“病人”形象被媒体各种放大。
朴树曾因病消失10年
“2008 年,张亚东举办音乐会,和合作过的歌手共同演出……为了帮朋友,朴树答应了张亚东的邀请。他上台演唱了《生如夏花》,这是他最知名的一首作品,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没唱完就转身默默地下台了。”(摘自《外滩画报》)
朴树似乎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病态”。2012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在《生如夏花》之后患了抑郁症。
朴树沉寂的同时,远在香港的陈冠希也在经历事业的“转折”。
20世纪末21世纪初,香港流行乐坛进入了“偶像的黄昏”。黎明宣布不再领奖,郭富城后继乏力,如日中天的谢霆锋一头撞上“顶包门”,陈冠希本来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偶像巨星。
可当偶像似乎并不是他的梦想,从小耳濡目染,又有一班“狐朋狗友”的怂恿,不安于室的陈冠希转向Hip-Hop,而且,他是认真的。
2004年2月,在MC仁和陈奂仁等高人的帮助下,陈冠希发行了新专辑《Please Steal This Album》。这张融合了本土情怀和较纯粹的Hip-Hop风格的专辑成为陈冠希“告别偶像歌手”的宣誓,专辑中各种旗帜鲜明的态度,让所有人意识到纨绔子弟陈冠希真的“长大了”。这张专辑的引进版被删了七首歌,足见内容之“大力”。
就像谢霆锋一意孤行玩摇滚一样,陈冠希的转型在主流乐坛也被认为“有病”。放着好好的偶像巨星不做,非要玩Hip-Hop。甚至为此不惜与经纪公司撕破脸皮。
不管怎么样,陈冠希的转型,也彻底终结了港乐从谭咏麟、张国荣延续到“四大天王”、谢霆锋的“偶像巨星时代”。虽然还有Twins,但香港偶像青黄不接成为事实。
2008年,“艳照门”事发,Twins也无以为继了。
两次“失控”
2012年,朴树“复出”,陆续开始参加音乐节和举办一些巡演。2014年,《平凡之路》红遍大江南北,《白桦林》之后,朴树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
不过,与十年前相比,朴树的状态似乎并没有根本上的变化。专辑仍然一拖再拖,“病人”的形象也愈发鲜明。关于朴树的“病因”,王小峰曾经在《朴树:一棵没长大的树》中曾经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从各种关于朴树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到,优越条件下成长的朴树,对于社会生存似乎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而过快的成功,也让他难以适应娱乐圈的复杂和残酷。
演出中的朴树
相比之下,陈冠希的“病因”就简单的多,他从来都只是一个纨绔子弟,真的有钱,也真的任性。
只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造成这样两个极端事例的原因,也跟大环境的变化有关系。大环境的变化造成了艺人的“失控”。
英皇的著名经纪人霍汶希说过,最难搞的就是艺人。
陈冠希
没有哪个艺人是乖乖听话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艺人管理。控制得好,艺人就比较职业化,反之就会表现得比较“任性”。
毕竟,朴树的“崛起”,恰逢内地唱片业的强弩之末,互联网的冲击,让本来就不成熟的内地传统唱片业风雨飘摇。是否行业的“动荡”也造成了艺人的失控?假如朴树身在一个最专业的环境下,拥有一个最专业的经纪团队,是否能协助他更好的处理各种关系?
同样,陈冠希可能也缺一个能把他管住的经纪团队,只是,他身上变现出来的“失控”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了。在他之前,谢霆锋也“任性”的可以。老一代艺人其实也并不缺“富家子弟”,比如黎明,但为什么在行业鼎盛期很少出现“失控”的现象?也许还是因为在行业的成熟期,艺人管理做得更好。
两大“卖点”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朴树和陈冠希都是这个市场上的两个极端的“孤例”。而且,有趣的是,他们越极端,似乎就越有价值。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一切都是失控的,话语权失去了主心骨,唯一能控制信息走向的只有“话题”——“话题”带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导向去中心化的群体性狂欢,也让“失控”反而更有“价值”。
何况,朴树和陈冠希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在强化各自极端的一面,都丝毫没有任何的“妥协”和“融合”,这对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而言,可能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们身上具有足够的话题性,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两大痛点:焦虑和任性。
朴树的“焦虑”,让我们产生了切身的认同,而陈冠希的“任性”,则让我们“羡慕嫉妒恨”。朴树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代表了我们跟社会的一次和解的努力,而陈冠希的每一次出现则都让我们的“欲望”沸腾一次。
这就给市场提供了“机会”。
附着在朴树和陈冠希身上的故事、内容、话题,沉淀出了极强的IP价值,让每一个财团为之着迷。
两人的故事被经久不衰的讲述着,时间越久,越值钱。何况,朴树不只有话题,还有作品;陈冠希不只有“艳照”,还有“潮牌”。每一个财团都在觊觎朴树身上巨大的IP价值,这种价值,在沉淀了那么多年之后,正在随着版权市场的升温而翻倍增长;至于摩登天空签约陈冠希背后,可能跟音乐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一个庞大的潮流市场的布局。
不管怎么样,朴树和陈冠希的故事,就这样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