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首談新版《三寸金蓮》
東方網3月2日消息:“時代翻過一頁,今天的讀者興趣點變化很大,而我很在乎作品的第二代讀者。”昨天,針對小説《三寸金蓮》以圖文形式再版一事,著名作家馮驥才首次接受採訪,他表示很想摸清今天二三十歲的讀者,會對自己的作品持怎樣的看法。
《三寸金蓮》寫的是明末清初貧家女子香蓮幼年纏足,後來以三寸金蓮之美嫁入富家,又在兩次“賽腳”中從失寵到得寵,繼而成為纏足習俗捍衛者的故事。小説1986年初版時,曾在文化界引起很大爭議。“原因不言自明——展覽醜惡、宣揚國恥。那時候,把我姐姐、母親連帶著一起罵的都有。”説這話時馮驥才一臉坦然,“當年我就沒有在乎這些‘非議’。作家是生活在新與舊中間地段的人,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知,用文字表現出來,為的是留給大家念想、評説。從這一點説,作家的形象不需要保護。何況我寫的對象,是在中國延續了1000多年的社會生活現象。”
馮驥才拿起新版《三寸金蓮》:“其實我覺得有些人挺笨的,我在小説一開頭就説明瞭寫作意圖:‘人説,小腳裏頭,藏著一部中國歷史……’當年的爭鳴都集中在我為什麼要寫女人的三寸金蓮,而不了解我的深意是在象徵中國‘纏與放’的過程。”
圖文版《三寸金蓮》在形式上收錄了近千幅有關“金蓮”的珍貴圖片,但是文字部分沒有一絲改動。對此,馮驥才十分堅持地説:“我就是要保留歷史原貌。如果增補的話,我可以另寫一本。”
用途迥異、式樣眾多的蓮鞋,當代攝影師李楠拍攝的《中國最後一代小腳女人》系列圖片,台灣醫生柯基生先生收集的若干金蓮文物及文獻:裹腳布、量腳尺、腿帶,加上封底的天津市區圖、封面上黃色的裹腳帶、藍色裹腳布的層層纏繞,圖文版的《三寸金蓮》很有可能被認為是一部講三寸金蓮的民俗研究之作。而事實上,學美術出身的馮驥才,對於此次形式的“大擴張”十分滿意:“我當年為寫《三寸金蓮》,研究了上百種‘蓮學’專著,只因當年圖文書沒有這麼發達,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都無法派上用場。現在許多圖片是作為閱讀背景處理的,圖片一點沒有打擾文字的連貫性,又使這本書顯得格外有趣。”
馮驥才寫過不少關注民風民俗的“怪世奇談”小説,而對原先代表作的再版,馮驥才説這“就意味著要面對下一代的讀者”了。
馮驥才分析,當年引起爭議,是因為那時候還有很多經歷過、見過三寸金蓮的人,而今,換了時代,“纏足放”的女人基本都已經不在,“現在的年輕人,對圖書的需求是審美功能大於思考功能。《三寸金蓮》能為新一代的讀者提供什麼?大概就是金蓮的形象史了。”説到此處,有人突然發問:三寸金蓮難道不能看作是一種延續了上千年的時尚、時髦?馮驥才有些意想不到的驚訝:真不知道今天的人還會怎麼看這些歷史了!“這麼多年來我是在做大量文化、文物的搶救工作,但對金蓮現象,顯然不是要搶救!”
馮驥才還要寫一本新的“三寸金蓮”,只是要寫的完全是一種研究性質的版本,大約七八萬字,把“金蓮”當作一種學術對象,對它進行從本質到歷史,從民風習俗的來龍去脈到中國文化精神批判的挖掘,而且無論如何,他是把這種文化當作對於一種違反人類本性的“反動”去看的,並真實地展現給他最在乎的“第二代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