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军蛟龙号 蛟龙号创造了中国深度 蛟龙号下潜深度排名

2017-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据第二.第三航段总指挥于洪军介绍,探测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区,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地形复杂的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学调查研究.科研人员利用"蛟龙"号,开展了西南印度洋脊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地质环境特征.热液流体特性.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的精细调查.观测和对比研究,取得了大量高精度数据资料和样品;首次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资源评价和环境基线研究,以及全球尺度下的热液生物区系划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资料,同时还为我国科学家自主

据第二、第三航段总指挥于洪军介绍,探测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区,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地形复杂的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学调查研究。科研人员利用"蛟龙"号,开展了西南印度洋脊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地质环境特征、热液流体特性、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的精细调查、观测和对比研究,取得了大量高精度数据资料和样品;首次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资源评价和环境基线研究,以及全球尺度下的热液生物区系划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资料,同时还为我国科学家自主开展深海热液环境下的生物、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支撑。

据了解,2015年"蛟龙"号实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三十七航次)将分两个航段进行,历时3个月,第一个航段计划于今年6月至8月赴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区开展资源和环境调查,第二航段于8月至9月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基础科学调查研究。

蛟龙号创造了中国深度

2012年是值得中国深海研究纪念的一年。

从6月15日到6月30日,"蛟龙号"6次深潜海底,3次超过7000米,4次刷新最深下潜纪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新深度标志着"蛟龙号"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以上的海域,中国也成为拥有世界上作业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国家。

不断刷新的纪录背后是无数技术难关的攻破,是"蛟龙号"团队10多年的心血和智慧。

老将出马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对潜水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时任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研究员的徐芑南先后担任了多项下潜器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

无人、载人,有缆、无缆,几乎所有种类的潜水器徐芑南都做过,他是业内公认的载人深潜领路人。

然而,直到退休前,他都没有机会实现完成研制大深度载人深潜器的愿望,带着遗憾,他离开了祖国,飞往美国与儿孙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他没有想到,时隔6年,自己重新迎来了圆梦的机会。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列为"863"计划"十五"期间重大专项,就是这个重大专项诞生了后来被命名为"蛟龙号"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

在选择总设计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芑南,"他是总师的最合适人选"。可当时他已经66岁——按国家"863"重大专项总设计师要求,总设计师年龄不应超过55岁,科技部特为他破此先例。

2002年6月的一个深夜,徐芑南接到了702所原所长吴有生院士的电话:"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立项了,我们想来想去,这个总师非你老徐来当不可!"

徐芑南内心深处的梦想重新被激活,他准备回国担此重任。家里人却因为他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不赞同他的决定。可是,徐芑南与深海潜水的缘分已经融入了血液,他说:"我一思考潜水器的问题,头就不痛。还是接下这个任务,让我感觉舒坦。"家人拗不过他,同意了。

像"蛟龙号"这样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设计到下水,风险无处不在,成败系于毫发。作为总工程师,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在徐芑南的带领下,一支由中船重工集团702所、725所、6971厂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声学所等,会同负责水面支持系统和母船改造的中船重工集团701所等国内近百家科研机构精英组成的攻关团队,开始了"蛟龙号"的研制之路。

徐芑南从容应对,调动起自己全部的人生智慧和积累,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严格遵循"设计理念、专家咨询、样机试验、实物考核"的研制程序,确保"下得去,能干活;上得来,保安全"的总体设计理念充分落实,协调和固化各分系统之间的技术接口和管理接口,确保所有系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不仅如此,徐芑南还花费大量的心血培养人才队伍,"总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

他感慨地说,"蛟龙号"的研制成功全靠团队的力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辞"正"任"副"全心投入

"蛟龙号"不仅有徐芑南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掌控大局,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科学家全心投入。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702所副所长崔维成,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能够把精力集中放在"蛟龙号"的研制上,崔维成在出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不久,就把702所所长的职务辞了,担任副所长:"我这么做,可以减少繁杂的行政事务,更专心地研制潜水器。"

为了"蛟龙号",他的生活轨迹都围绕着深潜技术的研究转。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是崔维成的常态。当别人看到他晚上还去办公室时,他的答复永远是"这是我正常上班的时间"。

"蛟龙号"的方案设计,经过40多次评审。每次评审会,崔维成都会邀请在行业内挑刺出名的专家,保证每一个重要技术节点的严格把关,进而保证"蛟龙号"的质量和性能。

在载人潜海的名单上,每到一个新海区,崔维成都是第一次下潜的3名试航员之一。"每到一个新深度,总设计师要首先试用,重在表明一种态度,设备是安全的,即使有风险也是敢担当的。"

虽然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试验的成功,在国际深潜界树立起了设计深度海上试验的一个新标杆,崔维成仍然没有停下对海洋探索的脚步。

他曾经向媒体透露,自己准备在未来10年时间,带领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来发展我国的深渊(6000~11000米)科学和技术,把中国的深渊科学和技术同步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

充满激情的年轻人

10年前,科研团队组建之初,承担研制任务的19人中有14人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9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而今,"蛟龙号"的科研团队中,年轻人也占了相当比例。担纲12个分系统副主任以上职务的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32岁,一大半是30岁左右的"70末"、"80后"。

"‘蛟龙号’团队均是非常普通的人,所有一线画图的设计师几乎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只有本科学历。"崔维成表示。

正是这些年轻人,用青春和汗水为造就"蛟龙号"的骄人成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