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中庸七解 中庸之道 天下大本:毛佩琦七解《中庸》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行呢?孔子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说道不能够通行,不能够被大家所接受或者实行,我了解了,智者过,愚者不及,说聪明人做得过分了,做过了,这个比较傻的,比较迟钝的人,还没有达到,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呢,他说"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说现在关于道的事情大家都解释不清楚,什么原因,我知道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好,前面讲的是一个智者,一个愚者,一个贤者,一个不肖者,智者和贤者他们做得都过分了,愚者

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行呢?孔子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说道不能够通行,不能够被大家所接受或者实行,我了解了,智者过,愚者不及,说聪明人做得过分了,做过了,这个比较傻的,比较迟钝的人,还没有达到,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呢,他说“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说现在关于道的事情大家都解释不清楚,什么原因,我知道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好,前面讲的是一个智者,一个愚者,一个贤者,一个不肖者,智者和贤者他们做得都过分了,愚者和不肖者表现不好,品德不好的,他们做得不够,因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所以永远达不到中道。

所以,大家既不明白“中”的道理,也不明白“中”应该如何做。

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过犹不及,实际上它说了两个事儿,说是超过了,同样是没有达到。举个例子,今天我们从“国宏宾馆”想到天安门去,一下子坐车到了建国门了,过了,过了还是没到啊,我们本来想上天安门去游览游览照个相,你到建国门了,行吗?还有人,根本没有到天安门,到了复兴门下车了,这叫不及。

过犹不及,不及还是不及,总而言之,就没有达到你的目的地,这两点都不行。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到达目的地,这是中道,是正道。

那么说贤者,说智者,做过了头了,积极性很高在,做得过分了;愚者、不肖者还没做到,努力不够,还差一点,贤者就对吗?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原谅贤者,他这个好心,你看一下子把我们拉到建国门去了,虽然没到了天安门,到了建国门了,是吧,平常的时候,常常会原谅这种过分聪明的人,急性子的人,操之过急的人,实际上我们想想,这种操之过急和过分的人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

你想,我们如果到了复兴门,也没有到达天安门,可能我们付出的体力、财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出租车的表跑得还没有那么多,一下子到了建国门了,劳民伤财,费时间还得往回走,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

我在1958年的时候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赶上“大跃进”,去深翻土地。

大家知道,土地如果一定程度的适度深翻可以保墒,可以保持营养,消灭一些害虫,有利于庄稼生长,可是深翻要是过了分,庄稼不长了,我们深翻到什么程度呢?深翻一丈深,怎么深翻?三个人,一个人翻上一个台阶,然后这个人再翻上另一个台阶,三个人加起来,把一丈以下的土翻到上面来,那个土可是暄,可是把几千年不动的老土翻出来了,生土翻出来了,土壤全部破坏,过犹不及,过分了,这种积极性应该鼓励吗?应该批评。

所以常常是那些个操之过急的做过了头的可能给我们造成破坏更大。

第四、中庸之道,既易又难

中庸之道是一个在我们身边存在,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实行但同时它是一个深奥又是一个无穷尽的,可以包容,包括宇宙万物间的各种道理的一个大道,这个道,除了我们感到它大,大得天地不能包容,小到天下不能破解以外,还在于在实行起来可能很难。

《中庸》里头怎么说的呢,它引用孔子的话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什么意思?治理天下国家的人,可以治理天下,“爵禄,可辞也”,说我们作为一个人,各有志,明天给你高官,给你高工资,我可以辞掉这份工作,也没有什么难的,我不想干,可以辞,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我们遇见一件事,人家拿白刀子威胁你,面对威胁,我可以挺身而出,我不怕,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说,中庸确实很难做到,你想要求不偏不倚,一点也没有偏差,完完全全到那个标准点,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在打枪,比如说射击,射到十环,十环就是正中心,肯定十环里头还有误差。

你比如说我们航行飞机载人落到地球,我们给它限定一个范围,误差不超过多少,这就是准确了,你要完全一点没有误差,做得到吗?大概是非常难的。所以,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很难很难,大体上做到可以,精密地做到很难,所以难到什么程度呢?难到比治理天下还难,难到比辞去高官厚禄还难,难到比面对刀枪剑戟还难。中庸是这样一个既易又难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