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贵感想 张秉贵观后感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5篇
人有了信仰,就有目标,有了信仰,就有力量。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的事业置生死于度外;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无名英雄面对险境奋不顾身;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优秀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1】
国庆长假期间,我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一共三集,我是连续看完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说实话,看这部纪录片时我的眼中始终饱含着热泪,一来是深受感动和震撼,二来是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优秀儿女感到无比的骄傲。
《信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人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说他们平凡,是因为他们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生活;说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共产主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但要想检验真理是否行得通,就得把它放到实践中去。历史证明了有这样的几十个人,他们所选择的事业在中国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日后也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从此,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为实现心中的理想社会,他们甘愿奉献出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选择了就要坚持,能够始终践行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和信仰,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难想象到底需要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期间,需要摒弃一己的私欲,经得起各种诱惑,还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用信仰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做到了。战争年代的方志敏、刘胡兰、夏明翰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的信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雷锋、孟泰、王进喜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们,用信仰支撑起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孔繁森、李林森、杨善洲等党员干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无悔于当初的选择。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被他们感动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我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仰呢?作为一名教师,教好学生是我的职责所在,看似平凡简单的事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要做好就更难,要做到一辈子一如既往的好那就是难上加难。然而这点困难与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相比那是不值得一提的。
静心思考,我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认识还不够深入。教育是立国之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今后的发展,要看这个民族的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能孕育出民族的希望。
如果每一名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混日子",那学生就没有未来,往大了说,国家和民族也就没有未来。所以,看似平凡的岗位却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只要认识到了这些,自己就不能、也不敢再继续"混下去"。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下决心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认识,不断的充实自己,重整自己的信仰,一生坚持下去!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2】
这部记录片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在什么时期,我们的党员同志都坚定地信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看完这部记录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生活中将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而我的工作每天面对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的职责就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如何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坚定信念,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为实现这一人生理想和追求,我给自己提出如下要求:
1.做一个坚守信仰,创先争优的教师。作为幼教工作者,传播红色精神,传承坚定信仰是我的责任。我会努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一面旗帜,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主动创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信仰、践行信仰!
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通过踏实的行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做一个热爱学习,勇于实践的教师。新时期的教师,更应该勇于开拓和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要努力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幼儿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做好教育教学作用。勤于学习思考,主动探索创新,好好学习,与时代保持同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武装自己,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去适应幼儿的发展,去帮助幼儿获得终身受益的本领。我不但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自觉主动地向全国各地区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永不落后。
3.做一个尊重生命,关爱儿童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幼儿,我会时时让自己回到童年,细致体会儿童的心理需求,然后蹲下身子,真正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他们的状态,关注他们的内心,适时为他们送去真爱。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欣赏他们的独特天赋,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创设锻炼的机会,搭建展示的舞台,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4.做一个热爱生活,关爱自己的教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以爱己之心去爱人,我相信,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真正爱自己的老师,才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幸福的孩子。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我希望我能成为幸福老师,阳光老师,不但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永远充盈着自信和乐观,用爱心和慧心把心灵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幼儿的心田,让孩子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快乐天使。
5.做一个热心公益,关爱家长的教师。幼儿的发展绝不仅仅取决于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家庭和家长。许多家长为教育孩子而困惑和焦灼,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尽己之能去帮助家长,为家长排忧解难,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改变他们错误的教育方法。我会利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服务于广大家长,为他们送去科学有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让他们走出教育的困境,让每一个孩子因此而受益,成为身心健康,主动发展的接班人。
岁月无声,历史有情。在"信仰之河"里,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而那些为了信仰"勇往直前,断头流血,殚精竭力"的过往,依然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会在这份平凡的事业中闪闪发光!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3】
今日,我观看了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以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撒热血,前仆后继,为了共产主义信念不惜献出宝贵生命。
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革命先辈,他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在现代社会中,一些平凡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着不平凡的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激励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经历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教育洗礼。
通过观看《信仰》,让我深深地思考: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建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的确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份信仰,因为信仰指明了我们心中的方向,让我们内心更加坚定。信仰是崇高的,"信仰"是一种自觉,是一种力量,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件事干成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以共产主义为信仰,首先就要坚定信仰就,坚定信仰就是胜利,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
其次坚定信仰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淡泊名利,带头抵制不良风气,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自己,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
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
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但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4】
带着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这是一部真实可信的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了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它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的信仰,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纪录片中所展现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是我们党的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其中许多人物是我青少年时期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引导我追求进步的动力和榜样。这次观看纪录片《信仰》,再一次感受到他们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为人民的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再一次被他们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
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做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有益于人民的事。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工作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工作中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坚持正义,主动沟通,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争取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生活中勤俭节约、文明社交、遵章守纪、友爱他人,讲秩序、讲卫生,做好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和谐细胞,处处以一名新时代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时刻准备着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教师观看《信仰》观后感【5】
"十一"长假让我有时间静下心来潜心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画面,一次次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信仰》以党的91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用人的故事讲出了党的道理,讲明白了"信什么"、"为什么要信"和"怎么信"的问题。
革命战争年代,坚守信仰突出表现为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彭湃、方志敏、陈树湘、刘胡兰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驱舍身奋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
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一批用新的信仰武装起来的普通劳动者,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上世纪50年代初,以朱光亚、孟泰、张秉贵、王进喜、李改云、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为代表的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
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多年来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就这样从理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怎样的精神风貌?一个国家,在艰辛创业的奋斗中,能够达到怎样的精神高度?在那段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凝结出的创业精神,给了我们答案。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
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年代,坚守信仰主要表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来享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一开始就鲜明提出的重大课题,而且答案始终是两个字,那就是"人民"。
小岗村的沈浩、华西村的吴仁宝、是他们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吴仁宝所说:千主义万主义,社会主义让人民能够富裕,就是最好的主义。共产党人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共产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一再表明,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才能防止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坚守信仰是我们每一位党员的终生课题。
蒋筑英、吴孟超、郭明义、孔繁森、李林森这些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他们以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模范行为,交出了一份让党放心、让干部信任、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信仰,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感召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党的队伍,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在奥运志愿者的行列,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无数党员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丰富了共产党人信仰的时代内涵。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20世纪末国际风云的激荡,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无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觉得,共产主义过于渺茫,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忘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失去了精神支柱,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更是鉴别党员干部信仰真假和虚实的试金石。
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科学的信仰不可能仅仅来自朴素感情或自发意识,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没为共产党员都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永不叛党"是共产党人气节的体现。朝三暮四,朝秦暮楚,选择了信仰又背叛了信仰,是最可悲也是最可耻的。
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全社会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信仰是一个伟大民族、一个伟大政党无往而不胜的血脉灵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始终用共产主义信仰领航,不计名利得失,矢志不渝地践行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毫不放松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满怀信心地为之奋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言必行、行必果,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我——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我——一名共产党员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