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巽之子赵天賜 赵尔巽在青岛建房子出售据说成了老青岛“四大家族”之一

2018-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青岛是赵尔巽心中的"桃花源",这里有让他最满意的浴室.有很多老朋友 ,也有他喜欢爬的崂山.他还在这买了很多房产,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最关键的是,赵尔巽70岁高龄得贵子,终于了了最大的心事.只是他并没有就这样平淡养老,当袁世凯向他发出清史馆馆长的邀请时,他又回去了,正是这个决定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经典的<清史稿>.和其他逊清遗老一样,第一次来到这个有青山.绿树.碧海.蓝天的地方,赵尔巽既新鲜又吃惊.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在<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中讲述了他初来青岛

青岛是赵尔巽心中的“桃花源”,这里有让他最满意的浴室、有很多老朋友 ,也有他喜欢爬的崂山。他还在这买了很多房产,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最关键的是,赵尔巽70岁高龄得贵子,终于了了最大的心事。只是他并没有就这样平淡养老,当袁世凯向他发出清史馆馆长的邀请时,他又回去了,正是这个决定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经典的《清史稿》。

和其他逊清遗老一样,第一次来到这个有青山、绿树、碧海、蓝天的地方,赵尔巽既新鲜又吃惊。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在《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中讲述了他初来青岛的三件趣事,我们先一起来看看:

第一件事是住。1912年3月14日《申报》报道:“赵尔巽潜至青岛,寓在会前(汇泉)旅馆,与鲁抚张广建等时常通密电。”会前旅馆是一座豪华假日旅馆,全部采用西洋进口设备。赵尔巽是原大清高官,却还是第一次住进这样的豪华旅馆。他最满意的是浴室,水龙一开,热水即来。最苦恼的是西餐,虽然交涉之后可用筷子,但是对菜肴点不出名字,味道也不对,又无茶可饮,只有咖啡,想吃中国饭菜需到大鲍岛区,坐马车要半个小时。他找人在警察署附近购地,设计、建设宅邸,特别要求要有会前旅馆那样的浴室。

第二件事是初次与洋人打交道。赵尔巽来青,按清例拜访德国总督,有一位官员接待,由翻译人员翻译,但赵尔巽听不懂,同随从二爷说,请翻译用中国话翻译。原来该翻译是宁波人,他的中国话是宁波话,赵尔巽听不懂。中德双方只有各说各的,也不过寒暄了几句,赵尔巽留下所带礼品,是著名的东北人参。德国官员以为是些树根面现不屑,翻译讲解这是中国十分贵重的营养品,德官才表示感谢,送至门外。

第三件事则是态度。到了夏天,来青岛的外国人日多,旅馆人满,全是碧眼金发,他与妻子十分不舒服。旅馆门前就是浴场,洋人不分男女在旅馆里穿好泳衣去浴场,男士仅穿短裤,女士也露背尤其露腿,妻子劝他不要外出。他说:“洋人虽强,终是蛮夷,一点儿文化也不讲,不可理喻。”

1914年春,他与举人萧应春到崂山太清宫游览,至崂山头、八仙墩、晒钱石等处,又在太清宫听韩谦让道长弹琴,并书幅以赠,上书“欲逃庄叟人间世,来听成连海上琴。”

“青岛就是首阳山”

赵尔巽来青岛后先是住在宁阳路,后来便用大量资金在高密路、天津路、海泊路等建了一大批房子出租或出卖,成为当时青岛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据说,赵尔巽是民国青岛四大家族之一,另三人为刘子山、傅炳昭、陈克炼。

但赵尔巽刚来青岛时并不高兴,作为满清贵宦他仍然惦记着当官时的日子。等到自己在青岛的宅邸建好,搬入新居,来青的清吏慢慢多了,而且不少是同朝为官的旧谊,他才高兴起来。之后,他与清末状元陆润庠、学部副大臣劳乃宣等组成了“十老会”,觉得人说青岛为“桃花源”是不错的。同外务部尚书吕海寰谈及海水浴场,吕海寰大笑,因吕任过驻外使节多年,他对赵尔巽说西人崇尚“自由”、崇尚“自然”,中国今后当也会如此。赵尔巽说,那不有辱祖先遗愿了吗?

提到他在青岛的日子,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说:“桃园虽好,但寄人(德国)篱下,昔日高管,今日无权,失去‘一呼百应’的生活。所以,当隆裕太后驾崩的消息传来,在青岛的逊清遗老们在胶海关进行了公祭,赵尔巽悲伤过度,又加上着了风寒,竟然病了。他的侄子去买了同仁堂的藿香正气丸,用姜汤服下两丸,盖上被子发汗,出了一身透汗,他才轻快了许多。第二天又吃了两丸,在家静养。”

赵尔巽已离开江湖,无奈江湖离不开他。确切地说,是他不想就此与江湖诀别。鲁勇先生说:“袁世凯当总统后排斥革命党,重用清朝旧吏,特别是竭力拉拢昔日高官。庆亲王载振秘密来青岛,住在徐世昌宅,只拜访了一位旧臣,就是赵尔巽。虽然载振只是个昔日王爷,这还是让赵尔巽感到受宠若惊,。他对载振说应该相信、依靠袁世凯,这话被载振转告给了袁世凯。”但当袁世凯请赵尔巽出山,他以“不当二臣”为由,称“青岛就是首阳山”(赵尔巽的意思是,他是一个讲道德、讲气节的人),不能当民国的官。当时,有人提醒袁世凯,赵尔巽的推托只是给天下人看的。

这样出任清史馆长

1914年,北洋政府国务院呈请设馆纂修清史,“以与往代二十四史同昭鉴于无穷”。袁世凯也想借修史之名拉拢有名之士。那么谁能当清史馆长呢?首选赵尔巽,因他既是满清贵宦,又与袁要好。还有两位副馆长人选分别为于式枚、刘廷琛。巧的是,这三个人当时都在青岛。

为这事,袁世凯专门派总统府秘书吴镠来青岛邀请。这三个人都是什么反应?我们还是听听鲁勇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吴镠先去见于式枚,于很圆滑,说他们二位去我就去。吴又去见刘廷琛,却被刘廷琛骂了出来。刘廷琛说:“大清皇帝尚在公众,大清还在,清廷还在,怎么就修史?”吴镠狼狈离开。最后他去了赵尔巽宅。有了敦请于、刘的遭罪,吴主动对赵尔巽说:“次帅参加替大清朝修史立传,正是臣子报国之机!”又说:“自古修史需道德学问服众的名士才能担当,当今只有次帅才能担当此任。”所谓马屁拍得好,赵尔巽也听得飘飘然,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他弟弟赵尔丰“昭雪罪名”。原来,赵尔丰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杀请愿的民众,民愤很大,被百姓们称为“赵屠夫”,这也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尔丰就被镇压。

听到赵尔巽的要求时,袁世凯当即命人去办。并很快就下令:“……前川督赵尔丰当武昌起义时,将政权交还士绅自治,商定条件,于辛亥年十月初六退职,初七悬挂国旗,公明退让,造成民国。乃无端因乱被戕,特予昭雪。”

几句话就把整个历史事件颠倒过来了。人家完成了你的要求,赵尔巽现在可以放心地回北京了。不过,临走前他先给自己编了几句话:“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自称自己是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就算到了北京已经坐上了清史馆长的位子,还是不断对外宣称:“生为清朝之人,死为清朝之官,不是做民国的官。”

但任凭他自己怎么解释,在青的遗老们还是对他表示了不满。甚至还说到了他建的房子,“素以廉洁自称,但在青岛建房子,钱花百万,难道都是朝廷的俸禄吗?”

不管怎样,赵尔巽接下了这个担子,他网罗了一批学者,依历代“正史”体例,分纪、传、表、志四类编撰,又增加了如邦交、交通等“志”,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表”,畴人、藩部等“传”。

1927年9月3日,赵尔巽病逝,终年84岁。之后,由柯劭忞总纂完成初稿,以《清史稿》命名出版,全书五百三十六卷,是历代正史中篇幅、卷数、字数最多的。

赵尔巽一生中最值得赞誉的两件事,《清史稿》是其中之一,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另一件事是保存下较完整的他的平生历史全宗档案资料。包括从1885年(光绪十一年)至1912年,在各个任期内所形成的文件及其闲居青岛时期的私人信件,共622卷、20234件。赵尔巽全宗档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

70岁高龄得贵子

文章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赵尔巽的家庭。他有三房夫人,此前只有二夫人生有一女。直到1914年,赵尔巽70岁那年,他的三夫人才生下一子。赵尔巽喜从天降,给儿子取名赵天赐。后来,赵天赐与张作霖四夫人许澍旸所生第三女张怀瞳成亲。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但二人婚后夫妻感情和美。“七·七事变”后,赵天赐、张怀瞳夫妇迁居美国。上世纪四十年代,赵天赐曾在联合国任职,是国际知名人士。

不就是老来得子嘛,要放在平常人身上也只是激动一阵罢了,但对赵尔巽不是一般事。为这事,他可是受过“诅咒”的。这与他1905年任盛京(今沈阳)将军时推行的“新政”有关。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振超在《万泉河畔的赵尔巽公馆》一文中称,赵尔巽当时办了很多事情,设立仕学馆及法政学堂,培训地方官吏;设立督练所,主持新军训练;创办东三省讲武堂,建陆军小学,选派40名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军事。还实施土地丈量,增加财税收入,成立电话局等等。因而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有一年,大年三十的夜里,有人偷着在赵尔巽公馆门前,贴了一副对联:“尔小生,生疮长病;巽下断,断子绝孙。”那时,赵尔巽已年过六旬,三房夫人仅二夫人生有一女。这副对联骂赵尔巽“断子绝孙”,骂得实在不轻。第二天早晨,赵尔巽刚刚出门,就看见了这副对联,火冒三丈后将这副对联改为:“尔小生,生生造化;巽下断,断事公平。”

此事不久,赵尔巽就离开盛京了。1910年,他又回到盛京,担任东三省总督。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这事,自己竟在门口贴出一上联“三年三月赵三哥复来东三省”,并征集下联,谁答得上来就赏一笔钱。无奈,一直没有人对出下联来。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