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上将潘凤 可斩华雄
潘凤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在第五回中登场。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潘凤是冀州(现在河北南部)牧韩馥部下将领,使用大斧作为兵器。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潘凤于汜水关与董卓军都督华雄交战,被华雄杀死。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潘凤,在三国演义小说里只短短出场2句话,是最典型的三国龙套人物。但是在百度的潘凤吧,人气飙红,截至2008-12-22,已有58万个帖子,俨然是三国第一红人的样子。很多网友开始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作为自己的签名。
潘凤走红的现象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解释。或许是对正统历史几十年如一日,味同嚼蜡的教条不满;或许是对传统造神运动的鄙视和戏谑;又或许是对历史中没成为英雄的小人物命运不济的感慨;还或许是对自己命运前途不可把握的无奈心情。总之,现在潘凤很红。
潘凤走红一开始据说是以戏说历史为主的几个小小说开始,到随之而来的包含恶搞、悲情、纪念等多种基调的作品,从文字到图片到动画视频,形式全面丰富。似乎按照某种模式,潘凤以超越光速的上升势头,掩盖了一切三国英雄,潘凤以一个文韬武略冠绝天下、侠骨柔情感动四方的面貌被刻画出来了。按照既定套路,被高大全模式改造后的潘凤大抵要尊重既定的悲情结尾,于是各类阴谋论应运而生。
也许可以这么解释,你正搞,我们恶搞;你正说,我们戏说;你说阳谋,我们说阴谋;你的榜样忠勇无匹,我们的榜样宇宙无敌。网友帖子:潘凤并非泛泛一笔。至少,作为潘凤吧在逻辑上立足的根本,对于潘凤精神的解释早已发展得极度完备。无名英雄和命运偶然性的象征、对传统历史造神运动的戏谑否定、历史娱乐主义的上升、现实失意的寄托,这一切均构成了潘凤现象合理性的理论根基。
一个模式太久,大众必然审美疲劳。潘凤现象因其反其道而行之,它给百无聊赖的大众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潘凤本为东汉第一武将,天生神力。因为爱上东汉第一智士郭伏龙的妹妹(即郭嘉的姐姐)而苦读诗书,发奋学文。终于成为文武双全的奇才。当时有"伏龙潘凤得二可定天下,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
但后期的潘凤逐渐迷失了自己,重文轻武。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为"要建立姜尚,张良一样的功绩"。但是他的天赋特长还是武力突出,从他逢乱处事的作风来看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崇尚武力的。这样矛盾也导致了他这个文武全才被主公不理解,同僚嫉妒,敌人憎恨,最后冤死沙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