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父亲 陈滨滨、陈其钢追忆母亲:思念到永远

2017-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最亲爱的母亲--肖远--永远离我们而去了.2010年2月16日20时20分,从这历史性的一刻起--拿起电话接听,那边传来的将再不会是母亲那温暖慈祥的声音;打开家门,迎上前来的将再不会是母亲那温暖明朗的笑容;家里饭桌的那个位置上,将再也见不到母亲那温暖可亲的身影了--家一下子空了,心就像被人摘走了.在这难熬的.以泪洗面的日子里,我们脑子里一刻不停地过着"电影",遥远时光隧道中那些曾经模糊了的母亲的影像片断渐渐清晰--滨滨的回忆(注:肖远的女儿,陈其钢的姐姐)我从小学习钢琴完全是妈妈一

我们最亲爱的母亲——肖远——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2010年2月16日20时20分,从这历史性的一刻起——拿起电话接听,那边传来的将再不会是母亲那温暖慈祥的声音;打开家门,迎上前来的将再不会是母亲那温暖明朗的笑容;家里饭桌的那个位置上,将再也见不到母亲那温暖可亲的身影了……家一下子空了,心就像被人摘走了。

在这难熬的、以泪洗面的日子里,我们脑子里一刻不停地过着"电影",遥远时光隧道中那些曾经模糊了的母亲的影像片断渐渐清晰——

滨滨的回忆(注:肖远的女儿,陈其钢的姐姐)

我从小学习钢琴完全是妈妈一手策划和启蒙的。

大约在我6岁时,家里买了钢琴。妈妈弹琴时经常有意让我替她翻琴谱,最开始是她一说"翻"我就翻,后来她要求我在翻页之后,随着她弹琴的节奏看谱子。为了测试我,她会忽然把手停下来,让我在谱子上指出她弹到了哪儿。其实我都是瞎猜着指的,奇怪的是好像从来都挺"正确"。

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就开始教我弹拜尔(那可是1954年的中国啊),再后来还给我请了专业钢琴老师给我上课。

特别记得的是,那时候不少谱子都是妈妈亲手替我抄的。如果老师留的曲子借不到谱子,妈妈就会二话不说帮我手抄。直到现在我脑海里都还有"妈妈手抄谱"的影子——在裁断的总谱纸上,蓝色的钢笔笔迹很粗壮,"小蝌蚪"们的头画得都有些潦草,小节线也不太直。可这是妈妈工作之余加班出来的产物啊!

其钢的回忆(注:肖远的儿子,陈滨滨的弟弟)

在学习音乐这件事上,妈妈一开始没想要培养我,因为我小时候没姐姐看上去那么聪明,她才3岁就能把周小燕唱歌模仿得惟妙惟肖,我呢,都6岁了才只会在纸上画"面条"(横线)和"下雨"(竖线)。可妈妈忽略了一件事……她培养姐姐的同时,也就为我提供了一个充满音乐的生活环境。

小学毕业该考初中那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中山公园看了两场姐姐所在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星期音乐会。我突然受到了启发,觉得自己该考的就是这个学校而不是别的中学。回家我就跟妈妈说:"我要考音院附中,你帮我去拿招生简章。"妈妈一听这话吓了一跳,说:"可是你什么乐器都不会呀!"我说:"那我可以唱歌呀。"其实那时候我连最基本的音名都还没分清呢。妈妈一看我那么坚决,马上全力以赴帮我恶补视唱练耳,后来还帮我准备了几首歌。两个星期后我去赴考,还真就考上了,那是1964年。

从那以后,我在音乐道路上的每一步前进,都受到了妈妈的全力支持。比如1973年,被分配到浙江歌舞团的我萌生了学习作曲的念头,妈妈非常支持。但学作曲就得大量地听前辈作曲家们的作品,这就需要一台录音机。那个年代,一台高质量的磁带录音机简直就是奢侈品。可妈妈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了一台当时让团里所有人都眼红的六零一……

今天,当我们回首自己的人生之路,就会发现我们从小到大成长的每一步都灌注了母亲的心血。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学习、工作、事业、家庭,乃至我们后来到了国外,她都一丝不苟地恪守"母职",为我们做着"妈妈"应做的一切。

记忆当中的母亲永远是温暖可亲的,是细致入微的,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是善解人意的,是一声"令下"闻风而动、全力以赴的……她从来不拖后腿,从来不诉苦抱怨,更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和担子转嫁给我们。为了成就我们,她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了很多很多。

不能不说的是1984年,我们姐弟俩(之后又有儿媳)先后出国留学。而我们的离家,就意味着母亲要一个人独自担负起带小孙子和照顾病中父亲的双重重任。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坚决支持我们出国。那是一段对母亲来说非常困苦的时期。自1986年到1991年父亲故世,那5年中,患有脑软化的父亲一直卧床不起。为照料好父亲,坚守在病床边的母亲天天只能在父亲床头的沙发上凑合着休息,整整5年没一天脱了衣服睡觉。

那时候,她的身旁这边是重病的老伴,那边是精力无穷的小孙子,尽管家里请了帮手,母亲还是累得筋疲力尽。为了能偷得片刻休息,母亲曾经想出了一个"高招":实在累得不行时就带着小孙子去坐公共汽车,从一个终点站坐到另一个终点站,然后换一辆车再坐到终点。如此一来,小孙子高兴了——可以坐在大汽车上尽情地看司机叔叔开车了;她自己也能休息了——坐在公交车上正好可以睡觉。

父亲去世之前的一个春节,为了让家里保姆能跟家人团聚,妈妈让她们放假回了家。身边的小孙子那时也被接出了国。除夕之夜,窗外是乒乒乓乓热闹非凡的爆竹焰火,家里却只有母亲一人守着病中的父亲。青灯之下,家里冷冷清清。桌上没有年夜饭,身边没有儿子女儿孙子和任何一个朋友。生活中一向离不了亲情和友情的母亲,那时候感到了深深的寂寞、孤苦和艰难。一生难得落泪的母亲,就在那一夜,靠着父亲的床,一个人痛哭了一场……

一想到这些,我们就觉得自己欠母亲的太多、太多了。

如果要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母亲一生的为人,那就是"洒向人间都是爱"。这话搁在她身上真是半点儿都不夸张。

我们家曾有过一个20岁的姓孙的小保姆,来的时候一字不识。考虑到这个年轻人今后的前程,母亲决定帮她甩掉文盲帽子,于是每天拿出时间教她认字。后来她能写会算了,母亲又鼓励她利用在我家的工作时间去外边学习理发。这个小孙后来不仅学会了理发,甚至还和朋友开起了理发店,结果就从我们家辞了工。保姆走了不仅没使母亲不愉快,她反而特别为小孙的"发达"高兴。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想想、算算那些曾被母亲关心过、帮助过、支持过、爱护过、惦记过、操心过的人,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而跟母亲对别人的慷慨无私相比,她对自己却非常"吝啬":出门基本都坐公交车;身上的衣服很少有几件是"高级的",有的毛衣毛背心甚至是捡父亲穿剩下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根据中组部的规定,父亲被提级为"副部",工作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给我们增加了两间住房,母亲却主动把新增住房退回给了单位,因为她知道单位住房紧张,觉得拿下了房子心里会不安宁。

我们的母亲像极了一种催化剂。作为领导,她是公认的"伯乐",催发和成就了一批中国卓越的青年电影音乐生力军;作为母亲,她催发和成就了优秀的子女乃至第三代;作为妻子,她催发和成就了父亲晚年的事业高峰;作为老师,她催发和成就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社会中坚人才;作为我们家乡黄岩的儿媳,她催发和成就了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叔亮书画馆";作为一个电影音乐工作者,她为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的创建立下了历史性的功劳。

我们何其有幸,能拥有一位如此出类拔萃的母亲!为此,我们的人生当说无憾!

妈妈,在过去漫漫60年的人生长途中,每一次都是您亲自送我们走出家门、登上远途,而您那颗慈母的心就会分分秒秒通过书信、电话乃至包裹伴随在我们身边。可是今天,却轮到我们来为您送行了,虽然是第一次,却是永远也不能再见了!

可是妈妈,我们多么愿意相信,现在的您已经飞到了父亲的身边,完成了老夫老妻分别19年后的再次重聚。

亲爱的妈妈,您就放心去吧,您未竟的事业将由我们接替,您的精神将由我们传承,我们不会给您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