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后代 缅怀风范励后人——纪念康世恩诞辰90周年
2005年4月20日,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石油和石化工业的卓越开拓者之一——康世恩同志诞辰9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这对于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不断前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915年4月20日,康世恩出生于怀安县西湾堡乡田家庄村。在学生时代,他就积极投身于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之中。1936年10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先后担任山西朔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晋绥八分区行署专员、晋绥雁门军区政治部主任、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和榆林战役、瓦子街战役以及解放兰州的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康世恩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先后组织参与了10次石油会战,为新中国石油的勘探开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49年9月,康世恩任玉门油矿军事总代表。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挑起了经济建设的重担,同新中国石油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接管玉门油矿后,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把玉门油矿建成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为各地石油会战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上世纪50年代,康世恩一直致力于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在他“把新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准噶尔盆地南缘转向西北缘”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促成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实现了新中国勘探史上第一个大突破。之后,他又果断提出了在石油勘探指导思想上实行战略东移,从而带来了勘探工作的一系列变化,为以后的石油勘探开拓了光明远景。
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拉开帷幕,康世恩被任命为会战领导小组组长。会战中,他大力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解决了油田勘探开发和油气集输方面的许多技术问题。
建立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大力倡导、精心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两分法前进”、“三老四严”的优良作风。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石油职工队伍,涌现出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大庆石油会战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不仅创造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高速度、高水平,而且闯出于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石油工业的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康世恩被打成“走资派”,受到了长达两年的批判和隔离审查。但他不屈不挠,沉着坚韧,身处逆境仍为国分忧。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和关心下,他领导中国百万石油职工进行了江汉石油会战、陕甘宁石油会战、长庆油田会战、辽河油田会战和任丘石油会战。
使我国的石油工业奇迹般地创造了高速度。从1967年到1976年,原油产量由1387.6万吨上升到8715.5万吨,平均年递增19.6%,为动乱中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百万石油职工辛勤劳动的产物,也是康世恩智慧和思想的结晶。
1978年3月,康世恩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担负起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职务。在他的倡导和组织实施下,全国进行了深入的企业整顿,收到显著效果,国民经济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工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0年秋生病住院期间,康世恩仍坚持工作,提出了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的没想。这一政策付诸实施后,很快止住了全国原油年产量下滑,1983年恢复到1.06亿吨,1986年上升到1.3亿吨,形成一个新的增长高峰。
康世恩同志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奠基人。他多年来一直把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作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早在1977年,康世恩就提出“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我国海域石油资源”的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之后,康世恩多次率团出访考察,研究确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合作模式。进入80年代,他亲自指导了海洋石油立法工作,形成了由《条例》、各种细则和关联法规而组成的海洋石油对外合作法律体系,使我国有了第—个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国际惯例、为外国石油公司所普遍接受的行业法规。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形成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全面对外合作的局面。
康世恩在对海洋石油工作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两条腿走路”等新的海洋石油发展战略,提出了任务包干、以税代利等一整套的管理思路,构筑了现代企业的雏型。
康世恩同时也是我国石化工业的奠基人。早在进驻玉门油田后,他就着手抓了玉门炼油厂的建设。60年代,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的炼油工业发展规划。70年代,他在积极引进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同时,主持了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的总体配套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
1983年,他组织筹建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并热情关注和支持石化总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大量贡献。
康世恩同志心系家乡,一直牵挂着家乡。1935年,康世恩离开家乡,60年的革命生涯,他无暇回到故乡。尽管如此,康老对家乡的建设仍十分关心,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他商请有关部门,解决了一些平价沥青,修好了我县的第一条柏油路。
帮助我县建起了一个以煤炭为原料的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一直以来,该厂都是支撑我县经济的骨干企业。他还帮助我县为白土利用寻找出路,使白土成为我县的又一支柱产业。1994年身患癌症之后,他还时常惦念着家乡,不只一次地对儿子说:“如果这次能把这个病治好,我一定要回怀安老家看看。
”1995年康老逝世后,孩子们遂康老遗愿,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先后建起了田家庄大桥、修筑了水西线四级油路、设立了康世恩教育基金,并将遗作所得的1.7万元稿费捐赠怀安县田家庄小学。
1995年4月21日下午,康世恩同志溘然长逝。这位为石油贡献了一生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下的还是一个大大的“油”字!他一生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别无所求,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还是祖国的石油工业!
康世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新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巨大热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崇高品德,都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发扬。
今天,我们纪念康世恩同志,更需缅怀他的崇高风范,以此作为我们工作学习上的强大动力,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征途中,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争取更大的胜利,把怀安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