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谈幸福 越有钱越幸福?听彭凯平教授谈心理
彭凯平,幸福指数,心理健康,教授,幸福度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更决定了国人的幸福指数。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彭凯平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建立了国内首个“行为与大数据研究实验室”。通过收集两亿人群情绪监控大数据,建立了心理学史上最大的数据库,证明了情绪变化对幸福的影响。
彭凯平,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
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获得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2016年)年度十大人物。
幸福有“拐点”
人均GDP五万元人民币左右最幸福越有钱就越幸福吗?不一定。越有钱越幸福,只是在你比较穷的时候。财富与幸福的关联,存在一个拐点,拐点后,幸福与财富情况,毫无关联。
彭凯平教授团队借鉴先前美国研究者创建的幸福词库,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特点,结合幸福科学的经典理论,构建了一套可用以测量幸福程度的中文心理词库,分析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变化。幸福与经济实力没有必然的关系,城市幸福指数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呈线性发展的。
根据大数据,彭凯平团队绘制出了一幅“中国幸福地图”,结果发现,杭州、滁州、玉溪、鹰潭、扬州、嘉兴、长沙等是幸福指数较高的城市,但我们曾经以为的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并没有进入幸福城市的前50名。
“我们的研究团队绘制出了各市幸福指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图,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五万元人民币左右时存在着一个转折点,人均GDP超过这条线后,幸福将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很快提升。”彭凯平教授解释说。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在社会发展初期,还比较贫穷的时候,或者一些相对还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指数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经济和幸福感呈线性相关,体现出“一分钱一分幸福”。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幸福就变得和经济无关了。这一大数据技术第一次在上亿人规模的数据中证明了“拐点理论”。
外在环境的改变能不能产生幸福需要人们去感受和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比如,政府建了很好的绿地,但是不让人们去欣赏、游玩,仅仅摆设在那里,就没有幸福可言。幸福不能简单地看这些外在的硬件,更要看人们的感官体验。
说到底,幸福需要你自己去创造。正如一首英文歌曲里唱的:女孩问妈妈我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妈妈回答:whatever you will be,you will be。(你将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未来是要你自己创造的。)
“以前我们把幸福看作一种伟大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刻苦努力、兢兢业业,但实现这个目标后往往发现不像想象中那样幸福。”彭凯平教授觉得,幸福就像一条生活的小溪,它随处流淌,积少成多,从而产生幸福体验。
“幸福就像我们的意识,意识有意识流,幸福就是福流,福流才是幸福真正的意义。” 彭凯平教授认为,幸福其实就是生活小事的感受积累,我们积累得多,体验得多,意识得多,我们就是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无法感受、体验,即使得了大奖、获得高位,也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不是崇高伟大目标的实现,是对生活的及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