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死了 评论:蒋多多到底写了些什么?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学子抨教育,并不自蒋多多始,数年之前,有韩寒.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赛夺魁在先,抨教育体制在后,时其著<三重门>出版,正文前表其会考科目N门红灯高高挂,正文后述其在<新民晚报>撰文抨语文教育,而人多以奇才视之,甚而一度风传复旦欲招其于门下(不过韩拂袖未入);并不比蒋多多"高考'上书'"事(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并把自己笔名写到密封线外,还在考卷上写下对高考制度不满的文字)甫发,即被班主任目为"怪"同学指称"傻",甚而有专家斥其

学子抨教育,并不自蒋多多始,数年之前,有韩寒。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赛夺魁在先,抨教育体制在后,时其著《三重门》出版,正文前表其会考科目N门红灯高高挂,正文后述其在《新民晚报》撰文抨语文教育,而人多以奇才视之,甚而一度风传复旦欲招其于门下(不过韩拂袖未入);并不比蒋多多“高考‘上书’”事(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并把自己笔名写到密封线外,还在考卷上写下对高考制度不满的文字)甫发,即被班主任目为“怪”同学指称“傻”,甚而有专家斥其“心理不健康”(转引自童大焕《我若是大学校长一定录取蒋多多》,7月8日《成都晚报》),——几似欲群起“棒杀”而后快。

两相对比,境况之天壤有别,真令人为某些国人思维之“成王败寇”式势利而慨叹。

所幸者,舆论亦并非全然一边倒,激赏于蒋多多之勇气、担当者亦大有人在(如童大焕先生等),以至据7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当闻得多多课余创作有小说百万言,北京一家出版社编辑两次打来电话,“想看看她的文稿。”只是惜乎,多多感到不舒服了,——她看不起那些利用炒作出名的人,——“他想利用这段风波来炒作。”“为了避嫌,我不能出书。”,亦不免有那么点“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心了。

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

正如报道中所称,“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老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兴趣,把他的兴趣发掘出来”——如今她写在试卷上的一些观点已广为人知;而在我看,上述不惟所言甚是,更体现出一种诗语的张力、辐射力,令人觉得庶可媲美当年闻一多先生主持山大文学院破格录取臧克家(臧数学零分,作文三句)时的凭依,臧的三言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就坠入无底的苦海”,自是更不逊韩的“我是一块上海大金子。

而蒋多多的小说创作究竟又如何呢?又何妨也给编辑评审评审以至专家鉴定一番呢?——如果确能予人些许艺术的美感,思想的启迪,则予以刊布,——既利于己,又益于世,又有何不可为呢?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纵若是文笔稚拙,质地平平,而不达出版标准,则亦可供捧读鲁迅先生“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时,思怔思怔:“娜拉出走”后,该往何出去?亦并非,全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