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忠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清悠悠 弥渡民歌似水流
弥渡民歌是弥渡县境内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弥渡山歌》《绣荷包》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逐渐产生广泛影响力,成为我国知名度较高的音乐品类。
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弥渡民歌源远流长,在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图传》的"铁柱祭"中,有关于罗盛参与白王张乐进求祭天时"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证明在这一时期,弥渡已出现了广泛的民间歌舞活动。
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移民拓疆,又带来了北方文化的阳刚之美,江南文化的婉转缠绵。
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样式弥渡民歌。 弥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以音乐体裁来划分可细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和风俗歌几种类型。
山歌主要用树叶和竹笛伴奏,演唱形式多为男女对唱,《小河淌水》、《弥渡山歌》、《放羊调》、《密祉调》是其中的代表作;小调又分为民间小调和花灯小调,它是明朝洪武年间汉族先民迁徙入滇后经各种途径传入弥渡的明清时曲,后经汉、彝、白多民族相互融合发展并生根的曲调,群众基础广泛,以《绣荷包》、《赶马调》、《绣香袋》、《元宵花鼓》为代表作;舞蹈歌可在婚丧嫁娶和传统节庆等各种场合吟唱,题材广泛,有歌颂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长篇史诗的《打歌调》,也有歌颂纯真爱情和勤劳持家的《十大姐》,在三弦和小二胡的映衬下,旋律格外婉转悠扬,深受群众欢迎;风俗歌的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演唱,内容涉及婚俗歌、葬俗歌、祭祀歌等,传播较广的有《哭嫁调》、《迎亲调》、《哭亡调》、《指路歌》等。
弥渡民歌是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活化石,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萃取本地和外来艺术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今天形式多样又特色突出的弥渡民歌。
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县不断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对"弥渡民歌"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田野调查,健全了代表性传承人数据库,文化部门每年在各乡镇定期举办传承培训班。
以弥渡民歌为题材的大型剧目《山村·小河·月亮》获得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巡演。由县政府出资出版的乡土教材《弥渡花灯民歌》已进入弥渡中小学课堂,让弥渡民歌的传承从娃娃抓起。每年正月十五,文化部门还会在铁柱庙举办盛大的"赛歌会",让弥渡民歌的薪火代代相传。 (杨智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