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建筑 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谈绿色建筑观
【能源世界导读】12月17日召开的“两岸绿色建筑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作出了《我的绿色建筑观》主题演讲,通过四大策略展开讨论绿色建筑今后的发展,以及将要面临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
崔愷: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绿色建筑的想法。今天新的建筑方针最重要的两个字在我看来就是“绿色”,这是新的方向。我多次在不同的绿色建筑的论坛当中,以及在相应的一些研究和设计工作当中,从绿色建筑重新思考我们这么多年来在设计上的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角度,从很多建设指标和用地指标的角度,以及从建筑的长久的寿命的角度,来衡量我们今天谈的绿色建筑,如何能够有效地落到现实当中来。实际上中国大陆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铺张的,规划的铺张、建筑标准的铺张、建筑规模的铺张,包括在建造过程当中不切实际的压低造价,减少建筑的寿命,都是非常不绿色的。
现在工程技术界都在重新反思绿色建筑的发展到底怎么样,以往我们有一种口号,用绿色带动产业发展,换句话说,主要讲的是生产,要使得建筑绿一点的材料。大量的劣质的保温材料、大量的耗能的太阳能板、大量的在节能方面有好处但是生产过程当中有大量能耗的产品,都要尽量减少。一方面说绿色,但是一方面看上去还是一个新的行业的发展,赚钱的事情还是放在前面。国家在这方面有新的认识。
这是我们最近参与的一个课题,由中国工程院沈院士牵头的一个绿色土木工程的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其中参与了一些。我给大家简单看一下,我们在绿色设计的新理念和实施路径,这是我们最近正在赶写的一个小的课题,说的很多还是现在现实当中的问题。
另外一件我们比较着急的事情是《民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现在大陆的情况是,绿色设计的标识很多,但是绿色运维的,最后能够验收的标识很少。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绿色仍然是一个需要去标榜的状况,还是说应该把它变成是必须执行的标准。
我们集团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的课题,一个标准的编制,我也在牵头做这件事。这个标准要求一旦明年能够顺利通过,就能够使这个建筑的立项审批、可研的研究,包括国家一些相关资金的拨付,都会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公共建筑、政府建筑都会按照这个要求。
比如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人对气温感知的能力,能不能把原来全国统一的空调设定温度进行调整,一些新的东西都要纳入到标准当中来。还有资源集约,这也是一大项。主要是跟使用的新型建材,如何能够减量化、轻量化,都有指导。后面都有条款的说明,还带一些指标和更详细的规定、表格,将来能够来操作。
还有运行维护。现在政府在推广在建设上给出的资金都是建设资金,建设资金还一压再压,实际上运营这块完全没有钱,这是不合理的,对绿色建筑来讲最终靠的是运营,如果做得再多,说得再好,如果运营当中不能够有效实施,没有这方面的管理和投资,实际上也就没有办法来真正达到绿色建筑,所以这些我们也提出来相应的一些条款。
我自己主要是做设计,在设计当中对地域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结合,实际上是对本土设计基本观点提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所以一直在讲,自然和人文环境。今天是绿色建筑的主题,所以我主要讲自然环境和节能减排这方面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修院长刚才已经讲到我其中一段话,少一点、多一点。但是对绿色建筑,又多了几条。
少扩张多省地,节省土地资源是最长久的节能环保。城市迅速扩张当中,有很多土地资源的浪费,造成交通能耗很高,不光是人的上下班时间,大量的货运运输,很多市政管线,都造成了大量的耗费能源。做紧凑型的城市、紧凑型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少人工多自然,适宜技术的应用是最应推广的节能环保。
少装饰多生态,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人性化的节能环保。
少拆除多利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能环保。
这样四个自我的要求,也是我们在设计当中经常跟业主去游说,怎么用这样的理念,跟今天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我们的设计伦理怎么能够结合起来。
下面我就结合案例,简单地说一下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原则,所以我们要采用这样的设计策略。
第一是关于少扩张多省地。我们在北京有一个项目,现在也是马上要开工建设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新校区,实际上对国内很多大学来讲这是一个小学校,虽然很有名。新校区原来选在通州,后来因为北京副中心的建设,所以把这个小学校又调到了怀柔。今天讲的还是通州当时的规划方案,最后我们结合新的场地,又做了新的调整。
总体来讲,它是在城市疏解过程当中,在郊区建设新校园的机会。用这种一般的校园的大图形、大构成来做,实际上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期只是一部分。新区的建设和校区的建设都有这种情况,因为采用了远期的完整的空间构成,但是在近期很多年里面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当时觉得是不是可以重新想一想。占地不大,5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