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全集(共9册)》

2018-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曾被评论为"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的丰子恺先生自1930年代创作"子恺漫画"起,即以其奇异的艺术魅力震撼了千万读者心灵.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以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读之令人心动;又多有以古诗文意境入画者,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得到了古典文学的涵咏--朱自清曾称它是"带核儿的小诗",俞平伯则认为:"子恺漫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时隔70余年,今天的广大读者

曾被评论为“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的丰子恺先生自1930年代创作“子恺漫画”起,即以其奇异的艺术魅力震撼了千万读者心灵。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以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读之令人心动;

又多有以古诗文意境入画者,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得到了古典文学的涵咏……朱自清曾称它是“带核儿的小诗”,俞平伯则认为:“子恺漫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时隔70余年,今天的广大读者仍深爱丰子恺的漫画。

为民族的、为大众的艺术 为民族的、为大众的艺术 ――关于《丰子恺漫画全集》编后有感 我不是学艺术的,在众多专家和前辈的面前谈艺术,深有班门弄斧的感觉,然而作为一名《丰子恺漫画全集》的编辑人员之一,编后的感想还是颇多的。

大约七八岁时,曾见过一些过年时亲友互相赠馈的贺年卡。当时的贺年卡远不如现在的精美,但一般都有“恭贺新禧”几个字。其中有一张印象很深:一个母亲高抱着孩子,孩子用小手正在翻挂在墙上的日历,日历上正现出“元月一日”。

当时只觉得贺卡画得脱俗平易,所以四十年过去,仍深留在脑海中。当时不知是哪个“高人”所画。四十年后的今天,有幸参与《丰子恺漫画全集》的编辑,一下子唤起了我童年时的记忆――我童年向往的那位“高人”,不正是丰子恺先生嘛!

我记忆里的那幅画,正是丰子恺先生一九六0年年底所画,画的名字就叫“恭贺新禧”。 丰子恺先生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创作的不少漫画,我似乎都有深刻的印象。 然而,这次的编辑工作对丰子恺漫画的了解是童年时所无法比拟的。

在此书付梓出版之际,反复刻映在我头脑中的,都是“民族的”“大众的”几个字。过去有一句名言,叫做“愈具民族性的就愈具世界性”,丰子恺先生的画正应映了这一点。

为民族的,为社会的,为民众的,抑或称为为平民的,正构成了丰子恺漫画的最重要的社会内容。而在绘画技巧上主要以焦墨作为黑白画面,构成简约精炼的中国水墨画的风骨,在表现形式上与其所表现的内容实现了高度的统一,这正决定了丰子恺漫画的不可替代性。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她都是惟一的,是全人类精神上的财富。 丰子恺先生有一付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付善于分析的大脑,有一付善于描写现实的手。他的所写所画,像似在不经意之中随意勾画,有些画,笔法简单到不可再减一笔的境界。

然而他所表现的,却几乎包含了社会的所有层面。因此也可以说,对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读”,因为画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一个中国人,凡稍许受过教育的,都学过中国历史。然而,我们所学到的历史,大都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历史;即便有电影、有电视,但在电影电视中人们所见到的,更多的是经过后人诠释过的,时常使人不禁对其真实性表现出怀疑。

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实证性的资料毕竟太少了。然而我们有了丰子恺漫画,有了这样一部用画表现的历史,她表现出无可怀疑的真实性,加之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翁叟还是孩童,无论是智者还是文盲,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男女,均可成为爱释手之物,她的教育意义,蕴藏在“读”画之中,其作用更是潜移默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丰子恺漫画全集》的装帧设计。进口牛皮纸精心制作的整体封装,庄重中透出质朴;一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写意画,分割成九卷画集的书脊,构思精巧,令人拍案叫绝。

九卷画集的封面一字排开,“丰子恺漫画全集”六个丰先生手书大写跃然眼底;围绕六字有序排列丰先生的极具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构成一幅令人心动的长卷。

装帧的精巧表现了设计者的功力,为整个作品增色不少,更加重了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 《丰子恺漫画全集》将作为一株奇葩,永远存活在中华民族艺术的百花园中!

介绍一部新画集《丰子恺漫画全集》出版介绍一部新画集《丰子恺漫画全集》出版 中国的画家在一千多年前早就出名了、而漫画家只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迄今不足百年,在漫画史上记载的,大约有六十多人,其中包括许多一时出现,后来不再画漫画的。

在这些漫画家之中其作品流行最早也最广,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恐怕无过于丰子恺了。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丰子恺的漫画在许多报刊登载、出版的漫画集很多。我手头只有十几年前出版的三种,所辑作品最多也只有120多幅。

京华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漫画全集》,所辑作品除报刊发表的漫画之外,还有大量速写、人像、书籍(小说、诗歌等)的插图、诗意画、彩色画、书刊封面画等等,不下三四千件。

除此之外,还有弘一法师、朱幼兰和虞愚先生为其中《护生画集》亲笔写的大量诗文。而且编辑工作十分细致周密,对每件作品的来源、出处、年代以及诗意画中所题古诗出版都作了详细注明。如题《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一幅画之下注明所题出的自(宋)谢逸《千秋岁》词:“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题《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幅,注明出自(宋)蒋捷《一剪梅》词。

同时也注明画是从何处收来,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唐)韩��《寒食》中诗句,画载于1936年4月3日上海《申报》。

题《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这幅画,注明“作者作诗,此画原收入《大树画册》,上海文艺新潮社1940年2月初版”。许多同题作品来源不一,如题《燕归人未归》的就有四幅,都不全一样。

题《一肩担尽古今愁》这幅,注明题出自(清)通州诗丐《绝命诗》“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尽古今愁”共四幅,画不一样,也都注明不同出处。儿童漫画《瞻瞻的脚踏车》、《买票》、《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花生米不满足》等等都采用两幅,注明出处。

估计这类的画所发表的书刊很多,画似同样,未多选用。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有其独特风格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俞平伯评子恺的画是:“既有中国画风格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虽是一时兴到之笔,而其妙正是随意挥洒。

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不求工巧,而工巧殆无过之”。朱自清评曰:“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

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他尤其喜爱丰子恺描写儿童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 郑振铎评丰子恺以古诗句为题的画:“子恺不帷复写那首古诗的情调而已,直已把它化成一幅更足迷人的仙境了。

” 朱光潜说子恺的漫画:“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远不忘的东西。”说:“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致。

” 叶圣陶谈他欣赏子恺漫画的感受说:“子恺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了我一种不曾有过的乐趣,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 这几位文坛先师们的评语都是很中肯的。 丰子恺先生还是我国音乐、美术启蒙工作者,写过许多有关音乐和美术理论的书出版,翻译俄文小说和日文古典巨著《源氏物语》等多种日本古典故事集。

他文学修养深厚,巴金先生就很欣赏他的文章,说:“他在各地发表的散文,能找到的我全读了,阅读时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的喜悦。

他写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他书法也好。他曾在陈之佛任校长的国立艺术学校任教授,也国在浙江大学任教。他是文学家也是艺术家。看子恺的画廖廖几笔成章,以为内容,很多人可想学,但谁也学不像,更画不好。

缺少高深文学艺术修养和我国传统书画笔墨功底,是画不出丰子恺漫画的。 丰子恺的画既有漫画的语言特性和幽默感,又有我国传统文人画借景抒情的风韵,情深。

意浓而又平实易懂,民族风格分外鲜明,这种艺术是很值得研究的。这部《丰子恺漫画全集》的编辑工作,同样有它的特色,值得认真参考。总之,这是这�a难得的很有学术价值的书,应该成为学者画家研究以及图书馆收藏的。

《丰子恺漫画全集》――平伯敬序《子恺漫画》跋子恺先生: 听说您的“漫画”要结集起来和世人相见,这是可欢喜的事。嘱我作序,惭愧我是“画”的门外汉,真是无从说起。现在以这短笺奉复,把想得到的说了,是序是跋谁还理会呢。

我不曾见过您,但是仿佛认识您的,我早已有缘拜识您那微妙的心灵了。子恺君!您的轮廓于我是朦胧的,而您的心影我却是透熟的。从您的画稿中,曾清切地反映出您自己的影儿,我如何不见呢?以此推之,则《子恺漫画》刊行以后,它会介绍无量数新朋友给您,一面又会把您介绍给普天下的有情眷属。

“乐莫乐兮新相知。”我替您乐了。 早已说过,我是门外汉,除掉向您道贺以外,不配说什么别的。但您既在戎马仓皇的时节老远地寄信来,则似乎要牵惹我的闲话来,我又何能坚拒? 中国的画与诗通,而在西洋似不尽然。

自元以来,贵重士夫之画,其蔽不浅,无可讳言。但从另一方面看,元明的画确在宋院画以外别辟蹊径。它们的特长,就是融诗入画。

画中有诗是否画的正轨,我不得知;但在我自己,确喜欢仍诗情的画。它们更能使我邈然意远,悠然神往。 您是学西洋画的,然而画格旁通于诗。所谓“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的活泼酣恣。

虽是一时兴到之笔,而其妙正在随意挥洒。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不求工巧,而工巧殆无以过之。看它只是疏朗朗的几笔似乎很粗率,然物类的神态悉落彀中。这绝不是我一人的私见,您尽可以相信得过。

以诗题作画料,自古有之;然而借西洋画的笔调写中国诗境的,以我所知尚未曾有。有之,自足下始。尝试的成功或否,您最好请教您的同行去,别来问我。我只告诉您,我爱这一派画。――是真爱。只看《忆》中,我拖您的妙染下水,为歪诗遮羞,那便是一个老大的证据。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子恺漫画》所感。――“看”画是杀风景的,当说“读”画才对,况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 平伯敬上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一日北京 《丰子恺漫画全集》―― 朱自清《子恺漫画》代序子恺兄: 知道你的漫画将出版,正中下怀,满心欢喜。

你总该记得,有一个黄昏,白马湖上的黄昏。在你那间天花板要压到头上来的,一颗骰子似的客厅里,你和我读着竹久梦二的漫画集。

你告诉我那篇序做得有趣,并将其大意译给我听。我对于画,你最明白,彻头彻尾是一条门外汉。但对于漫画,却深深要像煞有介事地点头或摇头;而点头的时候总比摇头的时候多――虽没有统计,我肚里有数。

那一天我自然也乱点了一回头。 点头之余,我想起初看到一本漫画,也是日本人画的。里面有一幅,题目似乎是“囗囗子爵の泪”(上两字已忘记)。画着一个微侧的半身像:他严肃的脸上戴着眼镜,有三五颗双钩的泪珠儿,滴滴搭搭历历落落地从眼睛里掉下来。

我同时感到伟大的压迫和轻松的愉悦,一个奇怪的矛盾!梦二的画有一幅――大约就是那画集里的第一幅――也使我有类似的感觉。那幅的题目和内容,我的记性真不争气,已经模糊得很。

只记得画幅下方的左角或右角里,并排地画着极粗极肥又极短的一个!和一个?可惜我不记得他们哥儿俩谁站在上风,谁站在下风。我明白(自己要脸)他们俩就整个儿的人生的谜;同时又觉着像是那儿常常见着的两个胖孩子。

我心眼里又是糖浆,又是姜汁,说不上是什么味儿。无论如何,我总得惊异:涂呀抹的几笔,便造起个小世界,使你又要叹气又要笑。叹气虽是轻轻的,笑虽是微微的,但一把锋利的裁纸刀,戳到喉咙里去,便可要你的命。

而且同时要笑又要叹气,真是不当人子了,闹着顽儿! 话说远了。现在只问老兄,那一天我和你说什么来着?――你觉得这句话有些来势汹汹,不易招架么?不要紧,且看下文――我说:“你可和梦二一样,将来也印一本。

”你大约不曾说什么;是的,你老是不说什么的。我之说这句话也并非信口开河,我是真的那么盼望着的。况且那时你的小客厅里,互相垂直的两壁上,早已排满了那小眼睛似的漫画的稿;微风穿过他们间时,几乎可以听出飒飒的声音。

我说的话,便更有把握。现在将要出版的《子恺漫画》,他可以证明我不曾说谎话。 你这本集子时原画,我猜想十有八九是我见过的。我在南方和北方与几个朋友空口白嚼的时候,有时候也嚼到你的漫画。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带核儿的小诗。

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抓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花生米不满足”使我们回到惫懒的儿时,“黄昏”使我们沉入悠然的静默。

你到上海后的画,却又不同。你那平和愉悦的诗意,不免要搀上了胡椒末;在你的小小画幅里,便有了人生的鞭痕。我看了“病车”,叹气比笑更多,正和那一天看梦二的画时一样。但是,老兄,真有你的,上海到底不会太委屈你的,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

你的画里也有我不爱的:如那幅“楼上黄昏,马上黄昏”。楼上的与马上的实在隔得太近了。你画过的《忆》里的小孩子,他也不赞成。 今晚起了大风。北方的风可不比南方的风,使我心里扰乱;我不再写下去了。

朱自清 十一月二日 北京 《丰子恺漫画全集》――郑振铎序《子恺漫画》序 中国现代的画家与他们的作品,能引动我的注意的很少,所以我不常去看什么展览会,在我的好友中,画家也只寥寥的几个。

近一年来,子恺和他的漫画,却使我感到深热的兴趣。我先与子恺的作品认识,以后才认识他自己。第一次见面,是在《我们的七月》上。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千秋岁》(谢无逸作,咏夏景)为尤深。

实在的,子恺不惟复写那首古词的情调而已,直已把它化成一幅更足迷人的仙境图了。从那时起,我记下了“子恺”的名字。佩弦到白马湖去,我曾向他问起子恺的消息。后来,子恺到了上海,恰好《文学周报》里要用插图,我便想到子恺的漫画,请愈之去要了几幅来。

隔了几时,又去要了几幅来。如此的要了好几次。这些漫画,没有一幅不使我生一种新鲜的趣味。我尝把它们放在一处展阅,竟能暂忘了现实的苦闷生活。有一次,在许多的富于诗意的漫画中,他附了一幅“买粽子”,这幅上海生活的断片的写真,又使我惊骇于子恺的写实手段的高超。

我既已屡屡与子恺的作品相见,便常与愈之说,想和子恺他自己谈谈。有一天,他果然来了。他的面貌清秀而恳挚,他的态度很谦恭,却不会说什么客套话,常常讷讷的,言若不能出诸口。

我问他一句,他才朴质的答一句。这使我想起四年前与圣陶初相见的情景。我自觉为他所征服,正如四年前为圣陶所征服一样。我们虽没谈很多的话,然我相信,我们都已深切的互相认识了。

隔了几天,我写信给他道:“你的漫画,我们都极欢喜,可以出一个集子么?”他回信道:“我这里还有许多,请你来选择一下。”一个星期日,我便和圣陶、愈之他们同到江湾立达学园去看画。

他把他的漫画一幅幅立在玻璃窗格上,窗格上放满了,桌上还有好些。我们看了这一幅又看了那一幅,震骇他的表现的谐美,与情调的复难,正如一个贫窭的孩子,进了一家无所不有的玩具店,只觉得目眩五色,什么都是好的。

我道:“子恺我没有选择的能力,你自己选给我罢。”他道:“可以,有不好的,你再拣罢。”这里学园里的许多同事与学生都跑进来看,这个小小的展览会里,充满了亲切、喜悦与满足的空气。我不曾见过比这个更有趣的一个展览会。

当我坐在火车回家时,手里夹着一大捆的子恺的漫画,心里感着一种新鲜的如占领了一块新地般的愉悦。回家后,细细把子恺的漫画再看几次,又与圣陶、雁冰同看,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弃的东西,结果只除去了我们以为不大好的三幅――其中还有一幅是子恺自己说要不得的――其余的都刊载在这个集子里,排列的次序,也是照子恺自己所定的。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九日郑振铎 《丰子恺漫画全集》――朱光潜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为嘉定子恺画展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

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时夏�D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

我们吃饭和吃茶,慢斟细酌,不慌不闹,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笑的笑,静听的静听。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慨,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

后来,我们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都事情都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

我们大半都爱好文艺,可是很少拿它来在嘴上谈。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传看,心中各自喜欢,也不多加评语。

有时我们中间有人写成一篇文章,也是如此。这样地我们在友谊中领取乐趣,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都有一股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

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上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欣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着,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而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

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天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

在许多地方,子恺得益于这位老师的都很大。他的音乐图画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作客时怕给人家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

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了解佛家精神的。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都是作传。

即此一端。可以见他对于师友情谊的深厚。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

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它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浮面的形相,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

换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

我二十年前看见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花生米不满足》《病车》之类,到如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而我素来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候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

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在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时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工夫。他近来告诉我,他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

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看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画也是如此。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书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时候。

我们常感觉近代画的意味太薄,这也是一个原因。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

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工夫。 朱光潜 《丰子恺漫画全集》――叶圣陶子恺的画 推算起来大概是一九二五年的秋天,那时子恺在立达学园教西洋画,住天江湾。

那一天振铎和愈之拉我到他家里去看他新画的画。 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这是个相当简陋而又非常丰富的个人画展。

有许多幅,画题是一句诗或者一句词,像《卧看牵牛织女星》《翠拂行人首》《无言独上西楼》等等。有两幅,我至今还如在眼前。一幅是《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画面上有梧桐,有站在树下的人,耐人寻味的是斜拖在地上的长长的影子。

另一幅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的是廊下栏杆旁的一张桌子,桌子上凌乱地放着茶壶茶杯。帘子卷着,天上只有一弯残月。夜深了,夜气凉了,乘凉聊天的人散了――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些画不出来的情景。

此外的许多幅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画孩子的特别多。记得有一幅《阿宝赤膊》,两条胳膊交叉护在胸前,只这么几笔,就把小女孩的不必要的娇养表现出来了。还有一幅《花生米不满足》,后来佩弦谈起过,说看了那孩子争多嫌少的神气,使他想起了“惫懒的儿时。

”其实描写出内心的“不满足”的,也只是眼睛眉毛寥寥的几笔。 此外还有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当时看画的还有谁,也记不清了。大家看着墙壁上的画说各自的看法。

有时也发生一些争辩。子恺谢世后我写过一首怀念他的诗,有一句“漫画初探招共酌”,记的就是那一天的事。“共酌”是共同斟酌研讨,并不是说在子恺家里喝了酒。总之,大家都赞赏子恺的画,并且怂恿他选出一部分来印一册画集,那就是一九二五年底出版的《子恺漫画》。

那一天的欢愉是永远值得怀念的。子恺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了我一种不曾有过的乐趣,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就拿以诗句为题材的画来说吧,以前读这首诗这阕词的时候,心中也曾泛起过一个朦胧的意境,正是子恺的画笔所抓住的。

而在他,不是什么朦胧了,他已经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把那个意境表现在他的画幅上了。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那些画,同样引起我的共鸣。

有些事物我也曾注意过,可是转眼就忘记了;有些想法我也曾产生过,可是一会儿就丢开,不再去揣摩了。子恺却有非凡的能力把瞬间的感受抓住,经过提炼深化,把它永远保留在画幅上,使我看了不得不引起深思。

隔了一年多,子恺的第二本画集出版了,书名直截了当,就叫《子恺画集》。记得这第二本全都从现实生活取材,不再有诗句词句的题材了。当时我想过,这样也好,诗词是古代人写的,画得再好,终究是古代人的思想感情。

“旧瓶”固然可以“装新酒”,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弄得不好就会落入旧的窠臼。现实生活中可画的题材多得很,尤其是子恺,他非常善于抓住瞬间的感受,正该从这方面舒展他的才能。 佩弦的意见跟我差不多,他在《子恺画集》的跋文中说:“本集索性专载生活的速写,却觉精彩更多。

”他称赞的《瞻瞻的车》和《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几幅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还有佩弦提到的《东洋和西洋》和《教育》,我也认为非常有意思。

《东洋和西洋》画一个大出丧的行列,开路的扛着“肃静”“回避”的行牌,来到十字路口,让指挥交通的印度巡捕给拦住,横路上正有汽车开过――东方的和西方的,封建的和殖民地的,在十字路口碰头了,真是耐人深思的一瞬间啊!

《教育》画的是一个工匠在做泥人,他板着脸,把一团一团泥使劲往模子里按,按出来的是一式一样的泥人。介不是还有人在认真地做这个工匠那样的工作呢?直到现在,还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第二本画集里还有好些幅工整的钢笔画。

其中的《挑荠菜》《断线鹞》《卖花女》,曾经引起当时在北京的佩弦对江南的怀念。我想,要是我再看这些幅画,一定会像佩弦一样怀念起江南、怀念起儿时来。扉页上还有一幅钢笔画,画一个蜘蛛网,粘着许多花瓣儿,中央却坐一个人。

扉面背印上两句古人的词:“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这样看来,蜘蛛网中央的人就是子恺自己了。他大概要说明,他画这些画,无非为了留住一些刹那间的感受。我连带想到,近来受了各方面的督促,常常要写些回忆老朋友的诗文,这就有点像子恺画在蜘蛛网中央的那个人了。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叶圣陶

本书目录/《丰子恺漫画全集(共9册)》 编辑

◎第一卷 儿童相◎第二卷 儿童相 学生相◎第三卷 社会相◎第四卷 社会相◎第五卷 护生画集◎第六卷 绘画诗歌◎第七卷 绘画小说 封面插图◎第八卷 彩色画卷◎九卷 彩色画卷(精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