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张秀卿 越调名老艺人张秀卿演出《天水关》
说说张秀卿先生的《天水关》录音。现存有张秀卿先生《天水关》录音“他言说姜维把汉降”一段。全段录音五分钟左右,由张秀卿饰诸葛亮,李玉华饰姜维。 从录音看张派的诸葛亮形象别具一格,既有别于申派又更近乎京剧,已经没有了那种神化的感觉。
张先生这段戏唱的干净利索,显示出诸葛对这次战斗的结局已经胜券在握,而且心情很是得意的。实际上这种心情也是把握的十分准确的。因为他们毕竟先前是敌对双方,现在的姜维又已身先重围,落入了诸葛设下的圈套之中,任由诸葛摆布了。
同时,他早已安排好一切,早已料想到当姜维与自己见面后,一旦提及归降事后,姜维可能答对的所有托词。另一方面,诸葛已经提前派赵云冀城县搬请姜母,而且不是回军营,是直接到两军战场,可见早有预见。
值得说的是,天水关并非姜维的真正后路,就算马遵怀疑他,妒忌他,就算当天回不了天水关,他可以带家眷去长安吗,也不至于非投蜀汉啊!诸葛亮断其后顾,这才是抓住了姜维的软肋。 这时候的诸葛亮在“劝将”前的心情,张先生把握的要好与申先生。
张派所塑造的这个诸葛亮既是帷幄之中的蜀汉丞相又是慧眼识才的伯乐。诸葛亮是基于姜维能识破他的诱敌之计,同时又是一员好将,一名忠孝儿郎,也就是说才学广播,武艺高强,忠孝刚强的人士,才欲策反与他的。
同时,诸葛亮已近暮年,自己的事业尚乏继承之人,可以这么说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现在遇到的这个姜维是最佳人选。《三国演义》这么说,《三国志》也如此。京剧《天水关》也是如此塑造的诸葛亮,只是诸葛亮的戏份与越调相比不那么重。
基于此,越调改革后的剧目更名为《收姜维》。 张先生的人物表演风格可能是基于京剧,但又有越调诸葛亮独特的一面在里面。众将道:“姜维降汉”,这对诸葛亮来说是早已料定的事情了。
不过此时降汉的姜维,一定心内另有玄机,作为三军统帅的他不免要嘱咐嘱咐众将士。将欲下土岗,谁料想众将士严阵以待,个个是弓上弦刀出鞘,这要是那个走火了那还了得,诸葛一看不好,“众儿郎恁休把那狂箭放”这句唱的是那么的自然,既说给众将听---听令行事;又说给姜维听---今天你是跑不了了,看看形式吧。
其中“狂箭放”三个字唱的很重,显示得出诸葛此刻对这员好将的喜爱心情。谁知魏延此刻上前欲刺杀姜维,诸葛怒斥之,“恁莫要伤坏个这忠孝郎”中“忠孝郎”三个字唱的慢而且意在突出“忠孝”二字,内涵花腔。
这是让姜维听的---你听听我是怎么的对待你的,马遵又是怎么的对待你的。加上刚才那句,也就是说今天开仗的目的在于收降你,你要看清形势,早拿主张。
“有山人撩衣迈步一步一步一步下土我也下土岗”显示出诸葛亮此时此刻的稳操胜券、成竹在胸的心情,与整出戏中诸葛亮的形象也前后贯通。此刻的姜维依旧怒坐一旁,诸葛亮看时机差不多了,决定趁机跟他唠唠家常,开导开导他。
张先生所塑造的诸葛亮很近人,他走上前去,不顾生命是否危险,因为此刻的姜维并未正真归,而诸葛亮很是有胆量竟然上前拉住姜维,问长问短起来,显示出一代贤相求贤似渴的激动心情。
“搀起来姜伯约个忠孝郎,闻听将军武艺广,为什么你保那曹魏王”,接下来与姜维的一问一答也是恰到好处,与申先生70年代版本录音的效果同,与后来申凤梅和何全志的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葛亮解除了姜维的后顾之忧,加之苦口婆心的开导、顺说,分析当时形势的的成破厉害,姜伯约最终死心踏地保了汉中王的蜀汉江山。 正因为当日的待将之贤,才有了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命陨五丈原前,姜伯约等人舍死抗命护送灵柩回汉中,才有了姜维九伐中原,命丧军前。 本文修改于2009年9月20日午后 北海·麒麟童 @ 麒麟童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