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王晓华 王晓华放鸭“放”进中南海
碾子山有一个评剧团。一次团里招人,王晓华决定一试身手。评剧与二人转,源远流长,两种艺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王晓华对评剧并不陌生,也会唱上几段。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考场上,王晓华一抬腿一张口,就被剧团看中。
她从此走上了专业艺术之路。走进科班,练身段,叫板头,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要严格按正规要求做,非常艰苦。农村长大的王晓华却没觉得怎么苦,她学得用功,进步很快。后来剧团一分为二,一帮人专攻评剧,一帮人组建艺术团,专演地方戏。
王晓华进了艺术团。她学习更加刻苦,很快成了团里的主角儿。可好景不成,1962年全国进入最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一声令下,全国行动。碾子山剧团整个郎儿下马,王晓华一家又回到了辽宁新民农村。
1963年春,又应表哥之邀,王晓华一家来到呼伦贝尔盟布特哈旗惠风川公社落户。布特哈虽属内蒙,但文化底蕴却重笔浓彩着东北风。"不舍二人转"的乡情乡愁照样浓烈。乡乡都有以二人转为主打节目的业余演出队,惠凤川公社的演出队尤为出名。王晓华很快被他们相中,而且成了名符其实的台柱子。
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又道是,"七分靠打拼,三分靠好运"。有一天,布特哈旗蒙古族旗长莽义来惠风川检查工作,正赶上公社演出队演出,又正赶上王晓华登台。莽旗长看完演出径直来到后台,告诉王晓华,旗艺术团正在招人,你应该去试试。
王晓华一试中榜,渐渐又成了台柱子。一个台柱子没有几十出好戏在身,是当不了也当不长的。别看这时的王晓华年轻,光《西厢》《兰桥》《赔情》等一个钟头的大戏就熟稔了五、六出。她,唱啥像啥声悦耳,演谁像谁情动人。在布特哈旗,没有不知道王晓华的。在农村,只要上面下来演出的,农民就先打听:王晓华来没来?
"小鸭子"华丽转身
这年9月,呼伦贝尔盟文化处官员乌云达莱到布旗检查工作看了王晓华演出,兴奋地告诉王晓华,内蒙古正筹备进京汇报演出的艺术团,各盟正在选送人才,你应该试试去。王晓华直摇头,心想自己一个从地垅沟爬出来的,还想进北京?乌云达莱执意让她去趟海拉尔。
王晓华来到了海拉尔的选拔现场。主事的人们一见王晓华都摇头。面前的王晓华,穿一条母亲做的大棉裤,为护胸保暖,棉裤还连着个大兜兜;脚登一双老头式的大棉鞋;扎一对不像样的大辫子,两手十指都被芨芨草染得红一只紫一只。那时候农村时兴打掉好牙镶"金牙",王晓华也镶了一颗,金光闪闪。看王晓华,咋看咋像一个出土文物。
可王晓华一扮装,登台一张口,就不是她了,人们都惊呆了。她以大《西厢》一段折子戏征服了海拉尔——她可以去青城应聘了。可事情突变,此次由乌兰夫主席主抓的进京汇报演出艺术团,旨在推陈出新,全部都演现代戏。
消息传来,海拉尔方面如热锅蚂蚁。现写本现排演肯定来不及。天无绝人路,正巧文化处存有一单出头脚本,名曰《秀女放鸭》,说的是城里青年刘秀女下乡务农,秀女原认为自己有文化,到乡下肯定有份好工作。
想不到大队书记偏让她去放鸭。她满腹不满的情绪。一天她的恋人来看她,她躲躲闪闪,支支吾吾,不说实情。其实大队书记早已将她的情况告诉了她的恋人。恋人非常支持秀女的行为,秀女深受鼓舞和教育。
二十分钟的一个本子,颇具正能量。王晓华接过《秀女放鸭》,只一个晚上就熟背下来。她心存二人转的各种曲牌,根据剧情她自己配上曲子,琴师对曲牌也烂熟于心。只几天功夫,节目成型。
王晓华,呼伦贝尔唯一的演员来到呼和浩特。区文化厅的领导一看节目,也拍了板。此次北京之行的领队是乌兰夫的女婿石光华。艺术团成员还有其他盟市的艺术家。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艺术团除了排练节目,就是纪律教育,礼仪培训——连握手的方式和姿态都讲得十分详细。就在青城,王晓华加入了团组织。她那颗"大金牙"也被迫置换下来。
随王晓华来的小乐队只留下捧笙的夏老师。1964年元月,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王晓华的眼睛不夠用了。可他们没有时间观光。每天都扎在屋里排练。首都各界都对内蒙古艺术团非常关心,马玉涛、新凤霞、红线女等许多顶级的艺术家前来探望和辅导。他们住在北京东四宾馆,楼上就是东方歌舞团。有一次东方歌舞团要出国,周总理前来送行,王晓华有幸第一次看到了周总理。
首场演出是在人民大会堂。各部委的领导和各界名人都来了,特别是文艺界领导和艺术大家来了许多。王晓华喜欢相声,眼见候宝林兴致勃勃来到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