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央视 长篇电视人物传记片《演员于是之》即将播出
在中国说到话剧,必然会说到北京人艺。而说到北京人艺,又必然会说到于是之。于是之和他所创造的那些经典的艺术形像,《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虎符》中的信陵君、《名优之死》中的左宝奎、《骆驼祥子》中的老马、《茶馆》中的王利发、《女店员》中的宋爷爷、《列宁与第二代》中的捷尔任斯基、《丹心谱》中的丁文中、《洋麻将》中的魏勒等,都早已成为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于是之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承上启下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成为了中国话剧表演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成为了构筑中国话剧艺术殿堂一块重要的基石。在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于是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授予了“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于是之一生拍摄过八部电影,他在电影《龙须沟》中扮演程疯子,大获成功。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百年的经典之作。他在《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在《以革命的名义》中扮演捷尔任斯基;在《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扮演科长。于是之在电影《大河奔流》中第一次在中国的银幕上扮演了毛泽东主席。他在《丹心谱》中继话剧之后又成功的在银幕上扮演了丁文中这个人物,广受好评。他在电影《茶馆》中又成功的扮演了王利发,并受到了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谢添的称赞:“于是之在《茶馆》中的表演比电影演员还要好。”该片被评为了一九八二年文化部“特别奖”和第三届电影“金鸡奖”的特别奖。于是之在电影《秋谨》中扮演的绍兴知府贵福,使他荣获了中国电影第四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2005年,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为表彰于是之在电影表演艺术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009年为表彰于是之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又被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授予了“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在生活中有人称于是之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有人称于是之是话剧大师,有人称他是话剧界的梅兰芳。
于是之说:“这是拿小人物开心。”而他最乐于接受的称谓是“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已经离开他倾注了全部生命和热血的舞台近二十年了。而他由于重病缠身变得不能够说话,不能够思想,在病榻之上也已静静的躺了十多年了。然而热爱和关心于是之的观众和朋友们并没有忘记他,时刻都在关心和惦念着这位具有人格魅力的表演艺术家。
为此,北京人艺影视中心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拍摄完成了长篇电视人物传记片《演员于是之》。该片选取了一个“平民”的视角,不但可以让观众看到于是之在舞台和银幕上创造出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受到他那迷人的表演魅力。同时还能让观众看到在他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那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观众朋友,您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之能够从旧社会的一个苦孩子,最终成为一位“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吗?您想知道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为什么会说出:“于是之为话剧事业做出的贡献和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京剧所做出的贡献有异曲同工的意义和价值吗?”您想知道于是之说:“话剧的真正危机根源是什么吗?”您知道于是之曾因为创造的失败产生过不想做演员的想法吗?您想知道待人谦和的于是之为什么在排演场能当众把暖壶摔在地上吗?他为什么又会在日本演出《茶馆》时,把自己的茶杯重重地摔在了化妆室的地板上呢?您能理解于是之为什么会由于各种事务的苦不堪言,萌生过从自己住的十二层楼的阳台上跳下去的念头吗?他为什么会和四十多年的老朋友苏民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一下把酒杯摔的粉碎呢?于是之在他当了北京人艺副院长之后,为什么会意味深长地说出:“尊重知识分子,不是给个官当就算尊重了”的话呢?他为什么会说出:“我当了行政领导,由一个内行变成了两个外行”呢?
通过人物传记片《演员于是之》,您会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有着苦与乐的艺术家于是之,有人可能会感觉像于是之这样的大艺术家,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很远,我们只能仰视。但是通过该片,可以使您感受到于是之就像我们观众身旁的街房四邻、亲朋好友一样,令人感到亲切和自然。因为于是之是一位从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中走出来的具有平民意识和品德的人,他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刻苦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
于是之的老朋友,著名美术、戏剧评论家柯文辉曾为他作过一首诗,精妙的概括出了于是之的艺术人生。
诗曰: 台上是戏非戏,台下非戏是戏。
幕前幕后人生,庄谐俱令妙谛。
长篇电视人物传记片《演员于是之》,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总结和研究、继承老艺术家们的演剧风格和创作成果所拍摄的系列老艺术家传之一。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之际曾播出过北京人艺影视中心拍摄的老艺术家系列专题片《曹禺<雷雨>与北京人艺》、《为舞台而生的人——舒绣文》、《戏,曾是她的生命——叶子》、《欧阳山尊》等。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决定把此项拍摄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今后还将陆续拍摄播出《郑榕》、《苏民》、《曹禺》、《焦菊隐》、《刁光覃与朱琳》……等老艺术家的传记片。为继承和研究北京人艺的传统和演剧风格积累下宝贵的影像资料,使北京人艺的优良传统和具有中国学派的表演风格得到继承和发展。力争更多地排演出观众喜爱的精品剧目,为社会和观众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