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医生 院长之问: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访浙大医学院附属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楼的7楼,附属各大医院的院长正在开会间隙休息、交谈。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正在抓紧时间打电话处理院务,他身形挺拔、气质清隽,打电话时声音很轻,神情严肃。记者简单地向他介绍了采访方向,希望从一院之长的角度,谈一些医院管理方面的经验。但他想了想,有些抱歉地一笑说:“除了院长谈管理,我更是一名医生,我还是希望向读者介绍一些科学研究和医疗技术层面的东西。”
如果以某一种疾病来衡量人与死神间的距离,那距离最近的无疑是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还是高达1500万人左右,居各种死因首位。
在心脏病中,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还是心脏瓣膜病,任何一种都足以让患者笼罩于死神的阴影之下。发病时,患者犹如一脚踏入绝境,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浙二医院的院长,更作为与死神短兵相接了30年的心血管病学专家,王建安教授身兼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数职,但在他眼中,最看重的还是作为医生的本职身份。在浙医二院,有一个著名的“王建安之问”——他曾多次问他的同行和学生: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如何做一名好医生?这是个人人都有自己答案的问题,不论是千千万万的医生本人,还是亿亿万万的患者。对别人提出这个问题的王建安,他从没有在公共场合用冠冕堂皇的语言给出过答案,而用的是三十年如一日的行动。
最直接的答案:用医术给病人以重生
王建安教授所率团队在国内领先开展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左心耳封堵术、磁导航射频消融术、经皮左心室室壁瘤成形术、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等。
2014年国庆节前,浙医二院心内科病区的陈大伯和儿子一起,整理好了生活用品,乐呵呵地告诉遇到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要到儿子家过国庆节和重阳节了。”但在一个月前,陈大伯的儿子们私下商量的不是接他去过节,而是如何准备后事。原来,80岁的陈大伯在3年前,严重感到身体大不如前,稍作运动就胸闷、气急。
到当地医院就诊后,陈大伯被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医生开了些药给陈大伯,刚开始药物治疗有效果,但越到后来效果越差,甚至连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下去了,腿也浮肿厉害。严重的时候,陈大伯心衰发作,几次晕厥送往医院急救,与死神打了好几次照面。
主动脉瓣反流一般是由于风湿性、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但30%的病人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等原因不能接受外科治疗。
像陈大伯这样80岁高龄的老人,同时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安装过心脏支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个高危因素,手术风险极高,了解情况的外科医生们都纷纷摇头:“很可能上了手术台就下不来了。”
最终,王建安教授接待了陈大伯一家,安排住院后召集心脏瓣膜团队(包括心内科、心脏外科、心脏超声、麻醉科、放射科、体外循环等部门)反复研究陈大伯的病情。心脏瓣膜团队讨论分析认为,陈大伯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开胸换瓣治疗,但因为他同时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器官疾病,根据欧洲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提示手术死亡率高达74%,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建议微创换瓣治疗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最后,王建安团队制定出紧急预案,在陈大伯股动脉处开一个圆珠笔芯大小的口,将心导管准确送达手术部位,置入内含主动脉瓣膜的支架,最终成功地将主动脉瓣瓣膜放到了陈大伯体内。术后第二天,陈大伯的胸闷气急就明显缓解了,还可以下地走几步了,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就是国内首例成功完成的经股动脉途径微创换瓣手术治疗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王建安教授说起这个手术时很欣慰:“微创换瓣手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外科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为高龄、伴有多系统疾病、外科开刀风险高甚至不能手术的患者带来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和希望。
”据国外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平均ICU护理时间和住院总天数比普通手术缩短约34%。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王建安教授率队完成的微创瓣膜手术不但为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病人带来了重生的希望,也推动了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王建安教授多次受邀在美国、韩国、台湾等国际性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为提升中国在介入治疗瓣膜性心脏病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引领国内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的发展。
除了里程碑式的微创瓣膜手术以外,王建安教授还率队在国内领先、省内率先开展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左心耳封堵术、磁导航射频消融术、经皮左心室室壁瘤成形术等。这些新技术被王建安有效地应用到了被病痛所累的患者身上,拯救了千千万万条珍贵的生命。
例如左心耳封堵术,这项作为全球预防房颤卒中的治疗新趋势技术,其原理通过封堵伞封闭左心耳,从而阻挡血流进入左心耳,从源头上防止左心耳内血栓形成,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同时患者无需再长期抗凝,避免了出血发生,成为房颤合并高血栓风险及抗凝高出血风险病人的一大福音。
2014年8月,浙医二院完成我省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手术,成功预防了心梗后遗症——室壁瘤对患者的生命威胁……
前不久,王建安教授团队又成功完成国内首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开创了国内房颤联合治疗领域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在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疗方面的空白……
从医30年,王建安几乎每年要开展上千台心血管介入手术,每一台手术后都意味着一位患者的重生。他们疾病的苦痛和重生的喜悦,成为了王建安在医学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温情的答案:用态度给病人以希望
如今,在王女士的心目中,王建安已不仅仅是她的医生和救命恩人,更是她的亲人与朋友。她的儿子和妹妹都因为心血管问题,先后成为王建安的病人。“这几年来,不论我们谁来看病,王教授总是非常耐心,并且一定会问候另外几位家人的身体状况,唠唠家长里短,就像老朋友。”
时隔10年多,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仍像昨天一样清晰。
2002年隆冬,凌晨2点,60多岁的王女士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到急诊室时,已出现休克症状。值班医生一边抢救一边给王建安教授打电话汇报情况,这时的王建安刚准备睡下,他二话没说就赶往急诊室。王教授在10分钟内作出病况判断,并在30分钟内为王女士施行了心脏介入治疗。
他以十分熟练的手法,把一根细细的头端柔软的指引“钢丝”从患者的股动脉处**,一直送达心脏病变部位。通过造影,可以见到通往心脏的动脉有一段发生了严重堵塞,约有12厘米长的血管因失血而不见踪影,这些血管辐射的大片心肌处于血供养料“饥饿”期,如果超过30分钟,将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危及患者生命。
王建安教授再次把一根细如发丝的金属管通过塑管送入动脉狭窄处,通过该导丝将气囊送至病变部位,在压力的作用下小心翼翼地撑开,心脏动脉血液旋即流动,患者剧烈的心痛也立即消失,纵横交错的血管不断延伸,布满心肌,心跳恢复了正常的音符。
王女士回忆说,当自己情况稳定被送入病房时,天已经蒙蒙亮,而更让她感动的是,仅仅相隔了两个小时,为她彻夜手术的王建安竟然在查房时,再次出现在她面前。
但所有这些对王建安而言是理所当然的。“白求恩奖章”是我国卫生行业的最高奖项,2012年,王建安成为了该奖设立以后浙江省的唯一获奖者,面对殊荣,王建安的获奖感言非常简单:“我很喜欢做医生,当我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时,我奶奶就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对患者好……”
在王建安的病人中,与王女士有着同样感受的患者数不胜数。为了方便患者就诊,身为浙江省特级专家的他从不去名医门诊,他宁愿在普通专家门诊多看一些病人。
“病人来看个病不容易,我能为他们做的就多做点,不能因为号满了就将人拒之门外。”正因如此,他开设的普通专家门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而他每次都要饿着肚子到下午一两点才结束上午的门诊。
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为了能够保证随叫随到,王建安曾经在医院附近长时间租了个旧房,并尽量利用周末的时间为病人做手术……
王建安教授的博士生陈涵说:“他脑子经常围绕着患者思考,也因此违心地怠慢了自己的家人。”
在王建安教授的办公室最醒目处,有一张画有一颗心脏的黑白版画,那是已经拿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女儿亲笔画的,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每每看到这幅画,王建安就会感到满心的愧疚与骄傲。
王建安教授与爱人都是医生,自打女儿记事开始,他们总是那么忙碌,常常电话响起,他们就要搁下饭碗就走,很晚才能回来。自从女儿上幼儿园起,常常会有这样令人心酸的一幕:暮色四合,路灯亮起,小小的她,孤零零地站在幼儿园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家里的方向,一声不响地等啊等……她曾经非常痛恨医院,非常痛恨医生,甚至不喜欢家里的电话,她觉得是它们抢走了爸爸妈妈。
然而,每次成功抢救病人后疲惫而激动的爸爸总会耐心地给她描述与死神搏斗的情形;每逢节日总有数不清的问候卡片在书桌上堆成小山,那都来自爸爸救治过的病人们;从憎恨,到懵懂,到理解,到选择,父亲对医生职业的执着和热爱伴随着她的成长每一个脚步,也成为她血液的一部分。
“无知、冷漠和道德缺失,是医生的三大禁忌。”王建安常对员工们说:“当病人把生命交到你手中的时候,这是莫大的信任。一个医生,一定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最深刻的答案:用管理给患者以信任
以前,CT室门口经常停着七八辆躺着病人的推车,往往一边按皮囊施救一边等待检查,病人的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生命安全受到影响。王建安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重新设计流程,设置了“CT室等待区”,配有专职人员以及抢救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小病人等候CT检查时的风险,保障病人安全。
2011年4月,正在浙二骨科病区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陈女士,突然感到胸闷、抽搐,突发昏迷。医护人员立即推来抢救车、除颤仪,拿来急救药物,整个抢救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几分钟后,陈女士睁开了眼睛。陈女士不知道,她能免于猝死正是得益于王建安的一个举措:为使患者在发生猝死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他坚持为全院每个病区、每个楼层统一配置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除颤仪和抢救车。
而此前除颤仪只有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少数科室才有,一旦出现抢救病人的情况,护士只能紧急调剂除颤仪,而病人就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为此,医院花了300多万元,在全院范围内配备了近百台抢救车。
“虽然有些病区,病人可能一年也用不上一次除颤仪,但生命无价,突发时用一次就值!”王建安说,“所谓好的医院,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它有几千几百张床位,而是从中得到一种可信赖、安全的就医体验。所以,我们学会从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2014年7月5日,杭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公交车纵火事件”。浙医二院收治了全部**重伤患者19名,其中,一人为95%深度烧伤,超过烧伤面积60%的有7人,颜面部和气道重度烧伤及气管切开的有16人。
事发当晚,院内急救快速反应,包括地下室、洗手间在内的院内所有区域的广播里响起“急诊1楼,333!”——这表示有3位以上的群体复合伤员被送入了急诊抢救室的呼**。于是,负责气道通畅的麻醉科、耳鼻喉科医生,负责生命支持的重症监护、心血管科医生……只要没在为病人做治疗的,马上从四面八方奔向急诊抢救室。
“333”呼叫为大批重症烧伤患者的成功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晚就有百余名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参与抢救。经过由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麻醉手术部、心理卫生科等25个专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医护团队及行政部门不分昼夜的奋战,最终,浙医二院创造了奇迹:烧伤患者零死亡,迄今为止已有13位患者康复出院。
“当病人把生命交到你手中的时候,这是莫大的信任。一个医生,一定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看似容易的“333”,背后却是浙医二院一次次培训、演练所换来的成果。浙医二院的一位主任医生很自豪地对记者说:“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医疗救治,既得益于我们医院成熟的抢救机制和全体医护人员的艰辛付出,更得益于王院长一直再强调的‘流程和细节管理’。”
“管理出生命”,由此得到了完美演绎。
走在浙医二院,记者会发现“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处处能感受得到。每个斜坡处都贴着“注意安全”的醒目标志;住院区和门诊楼,每隔几步就有免洗消毒液,瓶身上的使用期限清清楚楚;身着红马夹的志愿者随处可见,脸上的笑容亲切温和;到住院区探病的家属,人手一卡,刷卡进出,以免病人受到打扰;门诊、住院楼的一楼大门,人来人往,始终敞开着,冬天冷、夏天热,据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是王院长建议在门前做一块玻璃屏风,挡住了穿堂风;电梯里张贴着“禁止医务人员公共场所讨论病人病情”的温馨提醒……
采访札记: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如何做一个好医生这样的命题,不是一句口号、一声承诺和一日为医就能给出答案的。这样的命题,要有王建安这样三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付出才能回荡出肯定的声音。
2014年11月6日,在浙医二院脑科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现场,4年前从10楼坠落而被“最美妈妈”吴菊萍接住的妞妞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当年“最美妈妈”这伸手一接让妞妞保住了性命,当她在浙医儿院治疗后病情好转被转入浙医二院脑科中心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时,两只眼睛基本上没有视力,左手左脚无法动弹。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当时,王建安立即成立“妞妞救治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经过骨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多科室的联合诊治,妞妞渐渐恢复到视力正常、能坐、手能动,最终唱着歌、开开心心地走着出院。
妞妞爸爸说,妞妞的康复情况**超过了他们的期望值。世界顶尖的神经肌肉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奥本海姆博士曾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我没见过从10楼高空坠落存活的例子。我们越洋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
这一声“奇迹”,就是“王建安之问”的最好答案。但“奇迹”并非真的奇迹,而是王建安所率领的浙医二院学科团队的医术、态度和管理水平创造出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但王建安认为,浙医二院离自己心目中的医学圣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期待有一天,患者们能这样描述浙医二院——是希望和重生的灯塔。即使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我们依然不懈努力,坚持每日提供优质、细致的医疗服务,相信终有一天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犹如灯塔般照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值得信赖和安心的目的地医院。”
这是王建安的梦想。他知道,实现梦想需要无限丰满的**和无尽坚定的信念,他这样要求着员工们,更是这样要求着自己。
王建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
最新版全国八年制《内科学》教材共同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心血管病学学位点负责人、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里根医学中心客座教授、
浙江省特级专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
《心电与循环杂志》(原名《心电学杂志》)主编、
《World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主编、
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在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优化、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病和心衰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型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