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把守三关口 雄安新区和杨六郎
时下,雄安新区广受关注,介绍雄安历史时有个绕不开的名字,就是杨六郎。
杨六郎大名杨延昭,是太原人,杨家将一直是山西的骄傲,在雁门关外有成排的杨家将塑像,代县城东19公里的枣林镇鹿蹄涧村,至今还生活着杨家将的后人,村中始建于元代的杨家祠堂至今保存完整。不仅在家乡,在雄安新区,杨六郎的名字也很响亮,这里有许多关于他在今天的雄安新区一带抗击辽兵的传说,也有不少相关记载和遗迹。
北宋时雄安一带是宋辽对峙前沿,河北民歌《小放牛》唱词中有一句“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正史上没有杨六郎镇守的三关是哪三关的记载,人们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山西宁武关、偏头关和雁门关,也有说是在河北邯郸。据《宋史》记载,杨延昭在河北保定任职时间较长,打的仗也多在那里,曾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高阳关副都总管等,一直就是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边防军首长,57岁时在高阳关副都总管任上去世。
这一带确有三关,是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瓦桥关原址在如今划入雄安新区的雄县县城里面,益津关和淤口关也在雄安新区附近。
在雄安新区里的容城县,有个当地著名的古迹叫晾马台,民国九年编的《容城县志》中记载:“晾马台,在县东二十余里,宋杨延昭筑此以晾马,基址尚存。”当地有关部门考察分析认为,晾马台镇的东李营、西李营、王家营等村都是当年杨延昭屯兵驻地,晾马台村是杨六郎的中军营寨。
一般的庙宇是不供杨六郎的,晾马台村的明月禅寺却有座六郎殿,他在这儿还有个称号,叫“延昭护法尊者菩萨”。六郎殿里,有杨六郎及孟良、焦赞塑像,还有杨业、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和杨宗保画像。虽比不上雁门关外杨家将群像威风,但也算上是杨家群英的一次团聚了。
在雄安新区的白洋淀,也有不少杨六郎的传说,其中较有名的是火烧韩昌。说是杨六郎与辽军统帅韩昌在此激战,宋兵力不足,杨六郎从士兵砍芦苇做燃料中受到启发,再战时佯败,将韩昌引入早准备好的芦苇阵里,放起火来,将辽军烧得焦头烂额,辎重车辆也成了火堆,人们为了纪念杨六郎的战功,把这个淀叫烧车淀。烧车淀是白洋淀众多淀泊中较大的一个。
虽然这故事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宋史》中确实记载了杨延昭在雄安一带征战的史实,比如他守遂城(在雄安新区的容城以西)时,辽兵大举进攻,宋方城小兵微,也没什么防备设施,大家都很害怕,当时在不远的中山就有傅潜的重兵驻守,杨延昭多次求增兵但傅潜拒不发兵。
杨延昭就把城里的壮年人都集合起来发放兵器,让他们登上城墙守卫,正逢大寒天气,他组织大家把水浇在城墙上,一夜间冻成又硬又滑的冰墙,辽人没办法只好退兵。战后杨延昭升了职,傅潜被查办。
除了正史记载,人们在雄安还发现了许多宋辽遗迹。比如在雄县以及周边的永清、霸州等地发现了大面积的古地道。雄县古地道是1964年县城东北祁岗村村民在打井时发现的。1982年文物部门才开掘,鉴定认为是宋代作战用地道,命名为古战道,之后在县里其它地方也有发现。相邻的永清县古地道发现更早,清末就有记载,其后多次发现,1988年进行系统的挖掘探查,也认定为宋代作战用地道,分布面积300平方公里。
实地探访雄县和永清的古战道,地道距地面3米以上,战道中既有掩体、闸门等军用设施,又有灯台、土炕、气孔等生活设施。估算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近1米8,宽近1米,最宽1米6左右。建造所用的青砖,均为长30厘米、宽16厘米、高8厘米,应是统一烧制的。正史中没有记载是什么人修建、使用这些地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博物馆等单位的学者、专家来实地考察古战道,认为杨六郎可能主持或参与了古战道的建设。专家们从所用砖的年代判断战道是宋代所建,从当时历史背景分析认为是北宋防御辽国的“地下长城”。当时永清是在最前线,霸州和雄州是屯军所在,战道在无险可守的平原构成纵深防御工事。这么浩大的工程肯定是政府投资的国防项目,杨延昭长期在此担任军事首长,应该是主持修建或者参与修建古战道的。
虽然我们不能全面知晓杨六郎当年做过什么具体努力,但我们知道他曾在雄安新区一带保家卫国、奋勇拼杀,他的英名千百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传诵。